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docx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3篇)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篇一 1、使学生熟悉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育学生观看和抽象思维的力量;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别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1、 学问构造:本小节先回忆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
2、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表达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 ,现在,从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熟悉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白代数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详细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头,表达了特别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消失,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
3、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肯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挨次。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毕竟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终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留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3
4、.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根据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肯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拟简洁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拟简单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特地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拟简洁的代数式的意义。由于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别的数,就可以像对待原来比拟熟识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5、。 6、教法建议 (1)由于这一章学问大局部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即复习了旧学问,又引出了新学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肯定要留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的连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拟熟识、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上熟悉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算和运算挨次,才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熟悉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普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预备。 (3)条件比拟好的学校,教师可选用
6、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 (4)教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肯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安排有一个了解,留意前后学问的连接,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学问,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 (5)由于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教师肯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好的开端等于胜利了一半。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比,英语口语好的教师,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愿语。其次,上课时尽量使用多种语言与学生沟通,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
7、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安排律 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
8、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吗? 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平方厘米) 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便利;(3)像上面消失的a,5,153,4a,a+b,s/t 以及a2等等都叫代数式。
9、那么毕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 填空: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册; (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立方厘米; (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到达_千克 (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 解:(1)12n; (2)(t-2); (3)a3; (4)(1+10%)m 例2 说出以下代数式的意义: 解:(1)2a+3的意义是2a
10、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5)a2+b2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2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 说明:(1)此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 (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动身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2)m与5n的差的平方; (3)x的2倍与y的和; (4)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要留意: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填空:(投影)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数学 教学 设计 教案 初中 数学 课堂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