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考教案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考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考教案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把握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力量,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进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能解同意用题和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难点: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及工效、工时和工作总量三种数量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1口算:(口算卡片) 2040 530 2420 125 4210 6050 20030 2402 2复习上节课有关三量关系 提问:我们在购置商品时,常用到哪几种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请举一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每张课桌45元,4张课桌多少元?) 提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节课学习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今日我们一起来连续学习(板书课题) 投影出示: 例题 1汽车每分行750米,4分行多少米? 7504=3000(米) 2小强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多少米? 665=330(米) 3一艘轮船每小时行18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 183=54(千米) 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2=240(千米) 以上四道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
3、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以上四小题,讲的是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 (四个小题讲的是同一类事情,都是行车、走路的问题特点是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走多少路,所求问题都是求一共走多少路)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进展概括以上每题已知条件都是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同学们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速度,举出几例说明) 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叫速度(每分、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 教师赐予确定,并补充说明:依据物体实际运动的快慢,可以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叫速度(还可以再让同学举一些平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下什么叫速度) 提问:那么题目中4分、5分、3时、2时
4、又叫做什么呢?(答复是时间)(板书) 再问: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也就是题目中的问题)3000米、330米、54千米、240千米表示的是什么呢?(答复是共走的路程) 教师归纳:我们把一共走的路叫路程从题目中可以看出速度和路程都用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想一想速度和路程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 速度: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路程:一共所走的路 依据上面的四个算式,分别指出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每道题里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路程是多少然后依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式,编一道应用题,再请其他同学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 师: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乘法 应用题 常见 数量 关系 参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