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项护理_操作规程.docx





《五十项护理_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十项护理_操作规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十项护理操作规程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一目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协作。(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状况。2.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预备,取舒适体位。(3) 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展穿刺, 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并压住导管前端处的静脉,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无菌透亮膜作封闭式固定。(4) 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5)依据患者病情调整滴速。(6) 在无菌透亮膜上注明穿刺日期。(7) 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
2、置于病人可及位置。10.专业资料.(8) 观看患者状况。(9) 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 5-10 毫升肝素盐水正压封管。3.指导患者:(1) 向患者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作用。(2) 告知患者留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开肢体下垂姿势, 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三)留意事项1. 更换透亮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2. 静脉套管针保存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状况,觉察特别时准时拔除导管,赐予处理。十七、静脉采血技术一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 询问、
3、了解患者是否依据要求进展采血前预备,例如是否空腹等。(2)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状况。2.操作原则:(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帮助患者做好预备,取舒适体位。(3) 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依据无菌技术原则进展穿刺。(4)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5)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3.指导患者:(1)依据检验的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预备。(2)采血后,指导患者实行正确按压方法。(三)留意事项1. 假设患者正在进展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2. 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开导致溶血的因素。3. 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十八、静脉注射法一目的1. 不宜口服及肌内注射的药物
4、,通过静脉注射快速发挥药效。2. 通过静脉注入用于诊断性检查的药物。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的协作。(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血管状况。2. 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预备,取舒适体位。(3)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4) 选择患者适宜的血管,紧止血带,依据无菌技术原则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 缓慢注入药液。(5) 注射过程中,观看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响。(6)注射完毕后快速拔针,按压穿刺点。3. 指导患者:(1) 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及留意事项。(2) 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反响,如有不适准时告知医护
5、人员。三留意事项1. 对需要长期静脉给药的患者,应当保护血管,由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穿刺。2. 注射过程中随时观看患者的反响。3. 静脉注射有猛烈刺激性的药物时,应当防止因药物外渗而发生组织坏死。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一)目的1. 为患者供给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2. 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化疗、胃肠外养分PN等。(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状况。(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状况。(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操作要点:(1) 做好预备, 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2) 选择适宜的静脉:在预期穿刺
6、部位以上扎止血带。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 选择贵要静脉为最正确穿刺血管。松开止血带。(3) 测量定位: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o。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 2 厘米。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根底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4) 建立无菌区:翻开 PICC 无菌包,带手套。应用无菌技术,预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5) 消毒穿刺点:依据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 10 厘米两侧至臂缘。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
7、两种消毒剂自然枯燥。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6) 预冲导管。(7) 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 15-30 度,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马上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8) 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开移位。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削减血液流出。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9) 置入 PICC 导管:将导管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10)退出导引套管:当导管置入估量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撤出导引钢丝:一
8、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12)确定回血和封管: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掩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取渗血,并留意不要盖住穿刺点。掩盖透亮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在衬纸上标明穿刺的日期。(14)通过 X 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置管后的护理要点:(1) 置管术后 24 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看局部出血状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 1-2 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亮敷料。(2
9、)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状况。(3) 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 毫升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 10-20 毫升以脉冲方式进展冲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4) 治疗间歇期每周对 PICC 导管进展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5)亲热观看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准时处理或者拔管。4.指导患者:(1)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正确状态。(2) 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枯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准时请护士更换。(3) 告知患者避开使用带有
10、PICC 一侧手臂过度活动,避开置管部位污染。(三)留意事项1.穿刺时留意事项:(1) 穿刺前应当了解患者静脉状况,避开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2) 留意避开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开穿刺进入动脉, 避开损伤静脉内膜、外膜。(3) 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展加压止血。2.穿刺后护理留意事项:(1) 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2) 可以使用 PICC 导管进展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3) 严禁使用小于 10 毫升注射器,否则如遇导管堵塞可以导致导管裂开。(4)护士为 P
11、ICC 置管患者进展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5)尽量避开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一目的采集动脉血,进展血气分析,推断患者氧合状况,为治疗供给依据。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协作。(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状况。2.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后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3)先抽取少量肝素,潮湿注射器后排尽。(或者使用专用血气针)。(4)消毒穿刺部位,确定动脉及走向后,快速进针,动脉血
12、自动顶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 1 毫升左右。(5) 拔针后马上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6) 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马上送检。(7) 使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 510 分钟。3.指导患者(1) 指导患者抽取血气时尽量放松,安静呼吸,避开影响血气分析结果。(2) 告知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保持穿刺点清洁、枯燥。三留意事项1. 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2. 患者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3. 假设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 30 分钟后再取血,避开影响检查结果。4. 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5. 标本应当马上送检,
13、以免影响结果。6.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一目的通过肌内注射赐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二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协作。(2)了解药物使用留意事项及患者注射部位状况。2. 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预备,取适宜体位,为患者进展遮挡,暴露注射部位。(3) 依据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进展注射。(4)推注药液时观看患者反响。3. 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急,肌肉放松,使药液顺当进入肌组织,利于药液的吸取。(2) 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留意事项。三、
14、留意事项1. 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留意配伍禁忌。2. 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避开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3. 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4. 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5. 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一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协作。(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观看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2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后,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 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选
15、择适当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进展注射。(4) 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两名护士观看结果。3.指导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协作、留意事项。(三)留意事项1. 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制止皮试。2. 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3. 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一目的通过皮下注射赐予药物,多用于局部麻醉和胰岛素治疗。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协作。(2)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注射部位状况。2. 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项 护理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