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1 当今世界,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子女的削减我们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静静发生了变化。 对此,我们对6班学生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调查问题:1.你父母的月收入是多少? 2.你家有几个孩子,几个人上学? 3.你每月的生活费,零花钱是多少? 4.你能算一下你所花费的钱占家庭收入的多少? 5.你每周的钱花在哪里? 调查地点:xx中学 9(6)班 调查人:奋斗组全体成员 零花钱是青少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主支配的开销,尤其能够表达出他们的消费意愿和倾向。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零花钱开销构造有三个最为显着的方面:一是购置书型这是开销最主要的局部(累计占
2、72.4,排第一位)其中用于购置课外书报的支出大于用于购置学习帮助书籍的支出;二是购置体育消遣方面的高科技产品,如cd/音乐磁带,电脑软件/电子嬉戏软件,以及vcd/dvd/影带(累计占52%排其次位);三是购置零食/饮料(占48%,排第三位)。学习;求知和沉迷新颖事物是青少年时期人们的主要特点。因此,用于精神追求或生理需要的支出占据了说要方面,而购置零食/饮料也是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表现。 当今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独立化,成人化的特征等等,喜爱名牌服装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又是对服装的作用的熟悉为根底的。“对于人靠衣装”这句话有多大的程度的合理性?调查说明:1
3、1.9%的被调查者认为“特别合理”,49.6%的人认为“较为合理”,表示中性的“一般”态度的人数比例为29.1%而有5.1%人认为较不合理,1.9%认为“极不合理”,另有2.4%认为“不清晰”。总体上看,当今的青少年对于人的外在层面的东西赐予了极大的重视;应当说这与对人的内在层面的东西的重视并非对立的,而且在后面我们还将看到,这种对外在方面的强调是自我取向性质的,即主要是为了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综合以上调查,中学生首先应当树适度消费观,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第三,中学生要抵抗不利于安康的消费内容。 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日,仍要提倡勤劳简朴的生活观,中学生应当从消费行为上
4、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明白了同学们的花销大约占全家总收入的10%,并且,这只是最根本的生活费。现在的学生不但吃的大手大脚,而且追求时尚,例如mp3 mp4 手机等。而且现在每个家庭的独生子女很少,大多都是两个孩子或三个,那家庭怎能承受的了呢? 所以,我们要养成节省勤俭的好习惯,削减父母的负担。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2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喧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我们从从最小的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我校初高中学生进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
5、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局部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
6、例均比拟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迟疑,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觉,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
7、一般都是依靠于父母,少局部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局部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置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展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嬉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嬉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1.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拟富强,课外的,课内的;消遣性的,电脑学问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
8、盼望孩子多长学问,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2.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展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说明,勤俭节省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3.很多同学喜爱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简单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展较为全面的经济学问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协作。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难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作。由于,
9、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3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头上升,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头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日,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殊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效劳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消失,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行及的幻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