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 AB. BC. CD. D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BCD 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
2、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Na+ClCuCl2Cu2+2ClCH3COOHCH3COO+H+H2(g)+Cl2(g) 2HCl(g)H=183kJmol1A. AB. BC. CD. D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A族元素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B. 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A. AB. BC. CD. D6.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
4、H=1.3)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Ca(OH)2溶液(含酚酞)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气泡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C2H5O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H2C2O4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B. 酸性: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C. H2C2O4具有还原性,2+5+16H+2Mn2+10CO2+ 8H2OD. 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C2H5OOCCOOC2H5+2H2O7.实验测得0.5
5、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 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C. 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 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8.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2NCH2CH3的键线式为(1)
6、有机物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其钠盐可用于食品防腐。有机物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产生CO2;B加氢可得环己醇。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2)D中含有的官能团:_。(3)E的结构简式为_。(4)F是一种天然香料,经碱性水解、酸化,得G和J。J经还原可转化为G。J的结构简式为_。(5)M是J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是_。包含2个六元环M可水解,与NaOH溶液共热时,1 mol M最多消耗2 mol NaOH(6)推测E和G反应得到K的过程中,反应物LiAlH4和H2O的作用是_。(7)由K合成托瑞米芬的过程:托瑞米芬具有反式结构,其结
7、构简式_。9.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L1 KBrO3标准溶液;取v1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废水;向中加入过量KI;用b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Na2S2O3=2NaI+ Na2S4O6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1)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2)中发生反
8、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_。(5)KI与KBrO3物质的量关系为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_。(6)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gL1(苯酚摩尔质量:94 gmol 1)。(8)由于Br2具有_性质,中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10.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
9、应:i.CH4(g)+H2O(g)=CO(g)+3H2(g) H1ii.CO(g)+H2O(g)=CO2(g)+H2(g) H2iii.CH4(g)=C(s)+2H2(g) H3iii为积炭反应,利用H1和H2计算H3时,还需要利用_反应的H。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a.促进CH4转化 b.促进CO转化为CO2 c.减少积炭生成用CaO可以去除CO2。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
10、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制H2时,连接_。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结合和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_。11.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剂a是_。(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两者混合物。(资料
11、: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的产生有两个途径: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途径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
12、4。做出判断的理由:_。实验三的结论:_。(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生成。(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化学部分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
13、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
14、创新点在于除了要判断是否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还给其加了限制条件“同主族”,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BCD 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Na+ClCuCl2Cu2+2ClCH3COOHCH3COO+H+H2(g)+Cl2(g) 2HCl(g)H=183kJmol1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A、B、C选项应区分电离和电解的概念。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根据其
15、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如A选项),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如C选项);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构成: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阴阳电极)。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如B选项)。【详解】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于水,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l-,故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Cu2+2e-=C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电解总反应为:Cu2+2C
16、l-Cu+Cl2,故B符合题意;C.CH3COO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436kJ/mol+243kJ/mol=679kJ/mo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kJ/mol2=862kJ/mol)之差,即放热183kJ/mol,放热H为负值,所以H2(g)+Cl2(g)=2HCl(g)H=-183kJ/mol,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所选四个实验(或原理)均取材于课本,
17、可见高考题越来越回归于课本。本题综合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强、弱电解质电离、电解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题目把化学用语与化学反应原理巧妙地结合。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A族元素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在周
18、期表中的位置;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详解】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
19、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故C不符合题意;D.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 RbOH,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中有酯
20、基,能水解B. 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将X为Y为带入到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中可知,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据此解题;【详解】A.根据X为Y为可知,X与Y直接相连即羰基与醚键直接相连构成了酯基,酯基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不符合题意;B.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故B不符合题意;C.油脂为脂肪酸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即丙三醇,故C,不符合题意;D.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
21、CH2-OH,与邻苯二甲酸在聚合过程中只能形成链状结构,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高聚物单体以及性质的判断,注意把握官能团的性质,缩聚反应的判断,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发生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北京 高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