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主要知识点.docx





《2022年高中地理主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主要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高中地理主要学问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固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相宜(平均气温为15 度)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影响地球气候;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 6 时和 18
2、时太阳高度是 0 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 度相差 1 小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夜越短;夏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显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 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显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名师归纳总结赤道
3、,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 小时;第 1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形与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 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
4、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 月为春季,6、7、8 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 为冬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依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其次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岩石在外力 的风化、腐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变质岩(
5、变质作用);从 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 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名师归纳总结-第 2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表趋向平整;表现为风化、腐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腐蚀地貌(V型谷)、积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地理 主要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