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卫生学考试知识点.docx
《2022年卫生学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卫生学考试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卫生学学问点【绪论】1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概念是: “ 健康 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2 卫生学 是在“ 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四周的环境为讨论对象,讨论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掌握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计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就,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3 环境 是指环绕人类四周的空间,仍包括这个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
2、;环境通常 狭义地 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卫生学长期以来以讨论自然环境为主,并人为地将其划分为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4 从预防医学的意义上定义环境,环境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行转变的自然环境;5健康在人类进展的重要位置已得到广泛认可;为此,我国政府近来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的卫生工作战略目标;6我国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其次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 三早预防”;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明白即可)【第一章 】7. 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认为: “ 环境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
3、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它包括了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8. 自然环境是指环围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9. 生物圈的范畴大致包括了 12km 深的地壳、海洋及 15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10. WHO 最近从环境可影响人类健康的意义上对环境下的定义: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有关的行为因素;11.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挑选)项目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定义 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4、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对 健 康 的 有 益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相宜的阳光照耀和小气 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稳,使其优于原生环影响 候 境,更适合人类生存,有益人类健康对 健 康 的 不 良 某些地区水、 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 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稳;产影响 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生环境污染12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13在肯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稳关系,称之为 生态平
5、稳 ;(名解)14 P11图 1-3 DDT 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的条件: 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取 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步积存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 在生物放大过程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15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缘由,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稳,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16 P13 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区分1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气、废水、废渣” 称为“ 工业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称为“ 生活性三废”;18环境污染物的迁移(简答)迁移 是指
6、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1)污染物在空气中迁移,靠扩散和对流两种方式;(2)污染物在水中迁移,通过扩散、弥散、水流和沉降迁移;(3)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靠水通过土壤颗粒间间隙的运动实现的;(4)污染物在生物间迁移,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19 P16 环境污染物的自净: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20污染物的吸取 (简答)存在于空气、水、土壤及食物的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取;(1)呼吸道 环境中以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式存在的
7、污染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2)消化道 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取,吸取部位主要是小肠;(3)皮肤 污染物通过表皮吸取需通过三层屏障:表皮角质层、连接角质层、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21铅吸取入血后,立即转移到肝、肾组织;随着时间延长,铅又重新分布,然后以铅盐的形式沉积在骨骼;成人体内铅约 90%贮存在骨骼中;22机体主要的屏障有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及血睾丸屏障;23有些物质入重金属等可通过毛发排泄;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判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学标记物;24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 ,
8、称为 致死剂量 ;包括 1肯定致死剂量:即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 (2)最小致死剂量: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显现死亡的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3)最大耐受剂量:指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显现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即可显现死亡;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4)半数致死剂量: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25观看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指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看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的形状、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26 生物学标志物 是指测定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或生物样本中细胞的结构或功能、或生化成分
9、或生物分子转变的指标;(名解)27生物学标志物分为三大类(1)接触生物标志物(2)效应生物标志物(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28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 2)多样性( 3)复杂性( 4)长期性2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而引起的危害称遗传毒性( 5)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干扰内分泌功能慢性危害 ;如,痛痛病) ( 3)致癌作用( 4)30迄今,已确定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混合物及接触环境有 90 种,分为三类: (1)致癌物质( 2)致癌混合物( 3)致癌的接触环境;31公害病是严峻的环
10、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地区中毒性疾病);34同一毒物的不同剂量引起的生物学损害不同;环境污染物引起的生物学损害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表达; (重点把握概念、例子,出简答或论述看 P29、 P30 图)1)相加作用( 2)协同作35同时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 ;化学物联合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四种(用( 3)增强作用( 4)拮抗作用【其次章】36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表且密度最大的一层,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亲密;38空气的物理性状( P35 明白)39紫外线 B 段波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卫生学 考试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