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正稿.docx
《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正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正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考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 】: 明白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要求】:1. 明白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 熟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问预备】明白我国古代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朝代沿革次序歌):古代中 国的起讫时间是 一:夏 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东周),一统秦两汉 (西汉、东汉),三分魏 蜀吴(三国),两晋前 后延(西、东晋),南 北朝并立,隋唐 五代(梁、唐、 晋、汉、周)传 ,宋(辽夏金 )元,明清王朝 完;唐尧虞 舜夏商周,二:春 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
2、晋统 一,南朝北朝是 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 清帝王休;时空定位:朝代时间朝代时间夏约前 2070约前 1600 年南朝420589 年商约前 1600前 1046 年北朝439581 年西周前 1046前 771 年隋581618 年春秋前 770前 476 年唐618907 年战国前 475前 221 年五代十国907960 年秦前 221 一前 207 年宋 北宋9601127 年汉 西汉前 2029 年南宋11271276 年东汉25220 年辽9071125 年三国魏220266 年西夏10381227 年蜀221263 年金11151234 年吴222280 年元127113
3、68 年晋 西晋266316 年明13681644 年东晋317420 年清16361840 年(鸦片战争前)奴隶社会的重要进展时期:奴隶社会的时期: 夏朝(前2070- 前 1600 年):启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奴隶社会的 时期: 商朝(前 1600- 前 1046 年):汤纣王奴隶社会的时期: 西周(前1046- 前 771 年):姬发幽王奴隶社会的 时期: 春秋时期(前 770 年-前 476 年)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封建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商鞅封建形成和进展
4、时期:时期(公元前 221 公元 220 年)秦始皇封建强大时期:时期(公元 581 公元 907 年)唐太宗封建衰落时期:(前)时期(公元 1368 公元 1840 年)康熙【单元导引】本单元主要叙述我国先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化;政治制度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复习重点:一是关注奴隶社会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二是关注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巩固于西汉、完善于、进展于、强化于明清的过程,并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另外可联系选修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包括秦始皇、唐
5、太宗、康熙帝;复习时,除了精确评判三位历史人物之外,一方面要归纳三人顺应人民愿望、时代要求,促进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举措;另一方面要熟悉到他们作为地主阶级政治代表,实行专制集权,强化对人民掌握的本质;此外,要熟悉他们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演化所做起的作用;【考情分析】视考查角1 分封制 : 多侧重于分封制的详细内容, 古文献中“ 封建” 的含义等第 2 页,共 10 页度2 宗法制 : 易考查大、小宗关系及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等专题链将西周分封制形势图与秦朝疆域图结合, 以非挑选题形式考查地方治理制度的变角接迁分现实链1 从当今有关省、自治区的简称来源的角度考查分封制的有关学问析2 从家谱、
6、族谱、尊宗敬祖的历史传统、姓氏渊源等方面考查宗法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考向预接影响1 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特点仍是考查的重点测2 从宗法血缘上看, 两岸人民本是一家;易以此为切入点命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梳理】一、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建立时间: 公元前 1046 年建立标志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标志着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建立者 :周武王(姬发)政权性质: 奴隶制政权灭亡的时间:灭亡的缘由:2、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称,即周王(首次实行分封是)把肯定的土地和 ,分别授予、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
7、卫王室;即所谓的“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3、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畴;4、特点: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益和义务,“ 土地和人民”“ 义务” 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受封的诸侯具有肯定的独立性,导致地方分权分封对象多元化;层层分封;5、诸侯的义务与权益:义务: 受封诸侯必需肯定听从 的命令,有为天子、随从作战、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益: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进行再分封 ,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 有相对独立性(人民版)诸侯的权益:;诸侯的义务 :定期朝贡、供应 和力役;6、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诸侯必需肯定听从天子的命令;对
8、不履行义务的诸侯天子有权进行惩罚和征讨;7、西周分封制推行的过程:A、武王建立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B、周公东征,为了稳固东方,扩展周的统治范畴,再次分封;8、西周分封的对象:封国(姬姓诸侯国)燕、鲁;封国齐;先代贵族封国宋9、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宋、晋、吴、楚等;主要诸侯国有周武王时召公之子受封于(深化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代表周公受封于(姬姓贵族封国中位置最东);周成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 地;10、分封制的作用 (影响):积极: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固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消极: 但后来显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
9、步减弱,分封制逐步瓦解,后被 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11、分封制的进展历程:推广于西周,瓦解于春秋;12、分封制的崩溃 : 缘由 生产力进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力力日益壮大;表现: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诸侯不再听命于周王室,如楚王问鼎;周王室偏居一隅等;二、西周的宗法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含义: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依据关系安排政治权力,爱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点;2、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位
10、置,以保证稳固;相3、特点:( 1)实行(最大的特点或核心) ;(2)和小宗拥有相对性; (3)血缘关系与结合;(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4、实质:依据 安排政治权力,爱护;5、内容:核心是;分大、小宗,小宗须听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源于原始社会,由周天子和诸侯扩大到全国;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位置;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 周天子卿大夫” 这样的宗法等级;6、意义( 1)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2)防止贵族之间
11、由于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爱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团结;(3)深远影响: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形成了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结力,也形成了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宗法观念):懂得: 嫡长子继承制即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位置,庶子进行分封;依据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所以,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嫡子及庶子有着双重关系,在血缘上他
12、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问题:“ 想一想:“ 大宗” 肯定“ 大” 吗?“ 小宗” 就肯定“ 小” 吗?”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详细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全部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 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听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题目: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当判给谁?(小儿子);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嫡长子;三、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文字表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达和保证,它们互为表里, 相互依存, 共同成为支撑西周王朝统治的政治支柱;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表格归纳: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达就
14、是分封制,目的分封制等宗法制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的稳固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由来: 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重要诸侯国 :齐、鲁、晋、燕承袭商末内容诸侯国义务 :听从、镇守、随从、纳贡 基础: 血缘关系诸侯国权益 :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 核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时间 :西周后期,春秋战国,秦朝 春秋战国日益减弱破坏缘由 :独立性,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其观念与传统连续传承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有利于稳固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和谐了贵族内部关系;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了西周的统治;作用: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 但后来显现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周者
15、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子权威减弱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相互关系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当推行和稳固实施;示意图归纳分封制血缘纽带(里)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 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奠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以 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最高执政集团 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 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
16、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位置,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史论共享】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位置,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爱护统治集团的稳固和团结;【点击高考】1. 2022 年浙江文综 ,13,4 分 中国古代讲究 “ 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 故称两姓联姻为 “ 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行通婚;结合所学关于“ 西周分封制” 的学问 , 能够判定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
17、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2. 2022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 ,2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 , 崇周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服务 ,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心有效掌握地方的制度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掌握3. 2022 年陕西文综 ,24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以下省、自治区中 ,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 河南、河北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广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一轮 复习 必修 西周 时期 政治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