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中考文言文基础学问复习古今异义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居住 走 又 水池 次数 暴戾 命令 查找 监狱 坐下 水渠 微小 迁移 外形 卑鄙 品质低下 为正义事业而贡献 姻缘亲属 交通运输 男性的配偶 山穷水尽的地步 条件关系连词 数学学科之一 开业 财务人员1 居居十日过了2 走扁鹊望桓侯而仍走跑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其次次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 质量差;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7 令 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8 寻 未果,寻病终不久9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10 坐 停车坐爱枫林晚由于11 渠
2、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12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13 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14 形 无案牍之劳形身体15 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16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位置低下17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奠用的物品18 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19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叉相通20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21 绝境 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22 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23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2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扩大25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集合商议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
3、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 之” 字或“ 是” 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你太不聪慧 了”(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
4、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何以” 是“ 以何” 的倒装,可译为“ 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 是“ 吾与谁归” 的倒装,可译为“ 我和谁同道呢?”b 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 “ 何有”是“ 有何” 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 有哪一样”;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 即“ 有何陋” 的倒装;可译为“ 有什么简单呢?”“ 何” ,疑问代词, “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
5、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 是“ 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 不为自己感到悲伤”;“ 自” ,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 忌不自信” ,“ 自信” 即“ 信自”,意信任自己;_精品资料_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三、 用“ 之” 或“ 是” 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 即“ 爱莲” 的倒装,可译为“ 宠爱莲花”;“ 之” ,助词, 无实在意义, 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 何陋之
6、有”“ 何陋之有” 即“ 有何陋” 的倒装;可译为“ 有什么简单呢”宾语前置的标志;“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四、 介词“ 以” 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 文” 也;“ 是以” 是“ 以是” 的倒装,可译为“ 因此”;“ 是” 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 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关山度” 是“ 度关山” 的倒装;可译为(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位置,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一、“ 中心词后置定
7、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 是“ 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 三夫” 后置,以突出中心词“ 荷担者”,可译为“ 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 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 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二、 “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 是“ 隐逸之花” 的倒装;可译为“ 具有隐逸气质的花”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 “ 核舟一” 是“ 一核舟” 的倒装,定语“ 一” 后置,可译为“ 一个核舟”(4)介宾结构后置一、用介词“ 于”
8、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 于我有何哉” 的倒装句,介宾结构“ 于我” 后置;译为“ 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构“ 于帝” 后置,译为“ 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告之于帝” 是“ 于帝告之” 的倒装,介宾结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 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 的倒装,介宾结构“ 于南阳、于乱世” 后置,可译为“ 亲悠闲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二、介词“ 以” 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 以骨投之”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骨” 后置;译
9、为“ 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 是“ 以尉首祭”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 用将尉的头来祭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 是“ 以文述”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文” 后置,可译为“ 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是“ 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的倒装,介宾结构“ 以讨贼兴复之效” 后置;判定句1、用“ 者 也” 表判定“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 也” 表判定“ 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漂亮的人)“ 方柯,天才
10、也; ” (方柯是天才)3、用“ 者” 表判定“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4、 用“ 为” 表判定“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5、用“ 乃” 表判定“ 是乃狼也; ”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定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定词 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定,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 .也;” 这是文言判定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 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 的作用,谓语后用“ 也” 结句,对主语加以确定的判定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 (史_精品资料_
11、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记了涉世家 )“ .,.也;” 判定句中,有时“ 者” 和“ 也” 不肯定同时显现,一般省略 者 ,只用“ 也”表判定;如: “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 .者, .;” 有的判定句,只在主语后用“ 者” 表示提顿,这种情形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 者也”,表示加强确定语气,这时的“ 者” 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定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
12、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定句;文言文中的判定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定;如:备天下枭雄; ”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定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 刘副词“ 乃、必、亦、即、诚、皆、就” 等;需要留意的是,判定句中谓语前显现的“ 是” 一般都不是判定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定句的主语,而有些判定句中的“ 是” 也并非都不表示判定,“ 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定词,在汉以后作判定词就多起来;仍有,确定判定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定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 非” ,都不是判定词;判定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形、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确定或否定
13、判定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定;1用“ 者”或“ 也”表判定;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定形式;有用“ 者, 也”的,其中“ 者”表停顿,“ 也” 表判定;有单用“ 者” 或“ 也” 的;也有“ 者也” 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士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 乃”“ 就” “ 即” “ 皆” “ 耳” 等表判定;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 为”“ 是” 表判定;其中“ 是” 表判定,要留意和用作代词的“ 是” 的区分;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14、肉,何辞为 .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 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定;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直接表示判定;既不用判定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定;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2 省略现象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宋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 度我
15、至军中,公乃入; ” 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仍; 录毕,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 何以战 .”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 左传 .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 沈括活板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 就与 斗卮酒; 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
16、的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 谋; 同上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轼石钟山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 于” 也常常省略;例如: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激扬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6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就 )说( yu ):通“ 悦” ,开心;2、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论语十就 );女:通“ 汝”,你;知:通“ 智” ,聪慧;3、扁鹊望桓侯而仍走; (扁鹊见蔡桓公) )仍:通“ 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
17、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通“ 剂”;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 只”;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 )亡:通“ 无”;7、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 无”;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帖:通“ 贴”; 火:通“ 伙”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 尔:通“ 耳”,相当于“ 罢了”;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 怎”;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 现” ;才美不外见 ( 马说) 见:通“ 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见:通“ 现”;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
18、“ 座”;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 攀”,牵,引;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反:通“ 返”;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惠:通“ 慧”,聪慧;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厝:通“ 措”,放置;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那:通“ 哪”,怎么;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 缺”;19、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 僵”,僵硬;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 )道:通“ 导”,引导;21、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 )曷:通“ 何”;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 )熙:通“
19、嬉”,开玩笑;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仍珠 )辑:通“ 缉”,连缀;24、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遽:通“ 讵”,岂;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 拒”,挡;26、公输盘诎,而曰 ( 公输)诎:通“ 屈”,折服;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 又”;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 横”;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衡:通“ 横”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 父”;,梗塞,这里指不顺;_精品资料_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 拣”,选择;第 4 页,共 11 页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0、唐雎不辱使命 )错:通“ 措”;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仓:通“ 苍”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 才”,仅仅;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 谪”;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唱:通“ 倡”,提倡;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 已”;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被:通“ 披”;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被:通“ 披”;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 饲”,喂;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 才”;40、其真无马邪?( 马说)邪:通“ 耶”,表示疑
21、问,相当于“ 吗”;41、自余为僇人, (始得西山宴游记 )僇:通“ 戮”,遭到贬谪;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 )暴:通“ 曝”;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 叛”;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曾:通“ 增”;-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45、入就无法家拂士; (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拂:通“ 弼”,辅佐;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具:通“ 俱”,全,皆;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属:通“ 嘱”;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通“ 资”,资财,
22、钱财;49、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不:通“ 否”;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通“ 值”;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辟:通“ 避”,逃避;52、万钟就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辩:通“ 辨”,辨别;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得:通“ 德”与:通“ 欤” ,语气词;,恩惠,这里是感谢;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乡:通“ 向”,从前;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通“ 伸”;56、自董卓已来 ( 隆中对)已:通“ 以”;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徧:通“ 遍”,遍及,普及;58、四支僵硬
23、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支:通“ 肢”;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常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中的“ 日”“ 月” ,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渐渐、逐步;小练习 找出以下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说明;1、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常常显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
24、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肥矣” 中的“ 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练习 找出以下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说明之;1、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5、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三、名词使动用法“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中的“ 臣” ,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 称王2、汗牛充栋汗:使 出汗3、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 为将四、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
25、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中的“ 师”,就是“ 以 为老师” 的意思;稍稍来宾其父 来宾:把 当作来宾;鱼肉百姓 鱼肉:以 为鱼肉孟尝君客我 客:把 当作门客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五、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其”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 “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中的“ 亡”逃的人;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之” 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 北” 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
26、汇总_ - - - - - - - - -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六、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 项伯杀人,臣活之” 中的“ 活”,就是使 活命的意思;1、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 争斗2、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 饮酒3、生死而肉骨 使 复生4、惊天动地 使 诧异;使 感动5、可烧而走也 使 逃走七、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由于)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八、动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在谓语前,修饰
27、或者限制谓语;儿惧,啼告母 啼,哭着九、形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点,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点的人或事物;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 中的“ 坚”“ 锐” ,指的是“ 牢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3、常在于险远;险远,危急而又道远的地方十、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进展;如: “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中的“ 穷”,是走到终点的意思;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十
28、一、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点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仍” 中的“ 绿”,就是“ 使 变绿” 的意思;1、诸侯惧怕,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 减弱2、富国强兵 富、强:使 富、强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苦、劳、饿:使 苦、劳、饿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点;如:“ 登泰山而小天下” 中的“ 小”,就是“ 认为 小” 的意思;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 小2、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 怪3、渔人甚异之
29、异:认为 古怪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1、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2、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十五、数词用作名词其一犬坐于前 一,一只狼(名词)一词多义1.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_精品资料_ 第
30、6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技) 3、预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1、影响(被于来世)2、同“ 披” ,穿(皆被绮绣)5. 鄙: 1、边疆(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 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 2、鞭打、促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3、记录;(策勋
31、十二传木兰诗) 4、计策;(成语“ 束手无策”)9.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 短”相对;(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3、长期,健康; (但愿人长期明月几时有) 4、永久;(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 1、相当、协作(称其气之小大 /不能称前时之闻)2、赞扬(先帝称之曰能)11. 诚: 1、诚意(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诚如是,就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
32、处13. 驰: 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逐) (公将驰之)14. 出: 1、发、起(方其出海门)2、 在边疆打仗(出就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 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 1、承当,承担; (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 5、值,正在
33、;(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抗;(“ 锐不行当”)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 1、能够(二者不行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 德” ,感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 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 敌: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3. 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慰问(人皆吊之)24. 度: 1、do 估量、估量(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
34、越过(关山度如飞)25. 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 恶: 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 发: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暗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 ,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 凡: 1、凡是(就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29. 方: 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 时候(方羲之之不行强以仕)30. 分: fn 1、划分,分开; (今日下三分出师表) 2、安排,分
35、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 奉: 1、通“ 俸” 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32. 否: 1、同“ 不” 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 ,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丈夫(夫3、轻轻擦齁声起 /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 1、违反、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 弼” ,辅佐(入就无
36、法家拂士)过(以手拂之)36. 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37. 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分,有很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就更相枕以卧)3、相互(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 1、假如(苟富贵 /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 /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期望(苟无饥渴)40. 固: 1、原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
37、固、顽固(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肯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 1、旧的,原先的(温故而知新 /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缘由,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 顾: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莫非(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3、探望,拜望(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 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 ,景象(此就岳阳楼之大观)44. 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 光
38、: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46.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光线(似乎如有光)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 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赛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 1、美(秦氏有好女 /好鸟相鸣)2、宠爱(好为梁父吟 /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 号:ho 1、大叫,咆哮;(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 2、ho,别名;(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 h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仍: 1、回家(仍以与妻乐羊子妻见蔡桓
39、公) 2、xun, 同“ 旋” ,回转、掉转(仍走扁鹊51. 患:1、担忧、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且人患志之不立)2、担忧(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 是祸害(为乡人所患)52. 惠: 1、恩惠(大王加惠)2、同“ 慧” ,聪慧(汝之不惠)53. 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54. 极: 1、终点、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特别、最(初极狭)55. 寂: 1、安静(视端容寂)2、安静(寂寥无人)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
40、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57. 间: 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8. 见: 1、同“ 现” (路转溪头忽见)公输盘 /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见之)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会见(于是见/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观察(贵人过而59. 将: 1、将领,名词(就命一上将)2、带领(就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60. 角: 1、
4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61. 借: 1、借(每假借于人)2、依 * (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62. 尽: 1、没有了(担中肉尽 /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63. 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 /颓然就醉) 2、完成,达到 3、即使64. 居: 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行久居)65. 举: 1、传播(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与(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庆祝 /举世无双)66. 具: 1、同“ 俱” ,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67.决: 1、判定(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68. 绝: 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逝(群响毕绝口技)69. 开: 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70. 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_精品资料_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71. 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