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培训教材(共132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HSE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培训教材(共132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培训教材(共132张).pptx(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SE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HSE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HSE管理体系审核 第三章 管理评审 第 一 章 概 说 第 一 节 定 义 和 摘 录 第二节 几点启示 第三节 管理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定义和摘录 1.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审核 客观地获取可验证证据并予以评价及独立、系统地形成文件的过程。以确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结果是否符合审核准则;-该体系是否被有效地实施;-该体系是否适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方针和目标。 录自 SY/T6276 3.9审 核 内 容 的 要 求审 核 内 容 的 要 求 : 适合性-审查管理体系活动是否适合于达到健康、
2、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 符合性-审查体系文件是否符合选定的 标 准 和 国 家 法 规 的 要 求 。 有效性-现场的运行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审 核 方 式 的 要 求 : 系统性-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可以遵循的程序,采用抽样检查办法。 独立性-审核应由与被审核单位无直接责任的审核员进行。 1.2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评审 高层管理层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的正式评审。该评审包括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问题、方针、法规以及 因 外 部 条 件 改 变 而 提 出 的 新 目 标 。 录自SY/T6276-1997 3.11评审内容的要求: 适应性-管理体
3、系是否适应企业内外部条件,包括方针目标的修订。 有效性-管理体系的运行和HSE工作计划书的执行是否持续有效 评审方式的要求: 系统性-按程序,有计划,有步骤。 独立性-由高层管理者评审。层次高,是战略决策。 (1)由最高管理者组织进,包括对内审结果的评定 (2)一项正式活动,有计划、有实施,应提交 有关结果、结论和建议的书面报告 (3)目的是评价管理体系的现状,有效性及适应性 (4)结果应实现管理体系的改进第二节 几点启示 2.1 2.1 提示提示 * 本标准所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ISO/CD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
4、境管理体系 以上录自SY/T6276-1997 前言 * 审核换应参照GB/T24001、GB/T24010、GB/T24011和GB/T24012的规定。 录自SY/T6276-1997 附录K * 本标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遵循共同的体系原则,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9000系列标准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但应当看到,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应用会因不同目的和不同相关方而异,质量管理体系针对的是顾客的需要,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服务于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不断发展的需要。 录自GB/T24001-1996 2.2 启示 * 各管理体系标准都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则。 * 按SY
5、/T6276-1997建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的符合ISO9000标准的质量体系作为基础。 *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可与ISO9000、ISO14000相同的程序进行审核和管理评审 。 第三节 管理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3 .1 全员化、文件化、程序化、记录化 3.2 过程控制原则3.3 预防控制原则3.4 不断改进,闭环管理的原3.5 滚动球原理 3 .1 3 .1 全员化、文件化、程序化、记录化全员化、文件化、程序化、记录化全员化全员化:人人参与,职责明确 文件化文件化:体系是用文件确定、描述、规定,充分体现规范化、
6、正规化 程序化程序化:通过书面程序,实施控制 记录化记录化:体系运行用记录来证实3.2 过程控制原则 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一个活动可以划分成若干个过程,每个过程又经历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也能分成若干个环节,对此进行逐层控制,就可以保证过程的质量。3.3 预防控制原则 突出预防为主的思想 预防不符合的发生 确保各种影响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加强验证活动的力度 完善监督与反馈的机制3.4 不断改进,闭环管理的原则 PDCA循环是理论基础 每经一次循环就是一次改进 验证不符合应重新制定纠正措施,安排计划和实施,再验证,给以总结,形成闭环。3.5 3.5 滚动球原理滚动球原理 随着PDCA
7、循环,达到不断改进、闭环管理。为防止倒退和滑坡,体系有两个支撑来给以保证: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3.6 重申几个术语 * 不符合: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不满足标准、体系文件、合同和社会要求的事项 “规定要求”是明文规定,必须满足的 “不符合”是对实际运作与规定要求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价时得出的结论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某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场所的能力 * 是一种能力 * 这种能力通过“记载的标识”来实现 * 实现可追溯性是一系列精细管理活动的结果 客观证据客观证据: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获得的,证明是真实的基于事实的信息。可陈述的事实可验证的事实 不含有推测、猜想成分 审核观
8、察结果审核观察结果:对体系审核过程中所产生的并经观证据所证实的事实所作的阐述。 是审核工作过程的产物 是依据客观证据经分析得出的结论 是编制不符合报告的依据 第二章 管理体系审核 第一节 HSE体系审核的分类和目的 第二节 HSE体系审核的特点 第三节 HSE体系审核的步骤 第四节 内部HSE体系审核的策划 第五节 内部HSE体系审核的准备 第六节 内部HSE体系审核的实施 第七节 审核员 第一节 HSE体系审核的分类和目的-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 第三方审核 - - 分类 内部审核 外部审核 - 外部审核 - 方式 自己查自己 顾客查自己 | 第三方认证机构 - 对象 企业管理体系 H
9、SE保证能力 HSE保证能力 - 管理体系文件 SY/T6276-1997的有关要素 SY/T6276-1997国家有关 依据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双方共同确定) 法律法规 - 1.评价自身体系是否符合1.顾客对供方的初步评价 1.确认管理体系要素是否符 审 标准要求 合标准要求 2.验证供方管理体系是否 2.确定现行体系实现方针 核 2.作为管理手段自我改进满足规定要求并正在运行 目标的有效运行 提高 3.确定可否认证或确认注 目 3.为第二、三方审核准 3.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 册发证 备,纠正不足 求的共识 4.减少第二方重复审核和 的 4.促进供方改进管理体系 开支 4.验证管理体系是
10、否持续满足需方要求 5.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管 有效运行 理体系的机会 6.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 争能力 - 重在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重在评定,以便决定是否 重点 和预防以保持或改进管 给予认证、认定或确认 理体系 - -第二节 HSE体系审核特点 体系必须是正规的 体系审核是正式的规范化的活动 审核是一项抽样过程2.1 被审核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必须是正规的 体系文件完整 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实际活动符合文件规定 运作情况有记录可追溯2.2 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审核本身是一项正式的规范化的活动2.2.1 必须按正式、特定的要求进行2.2.2按正式的书面程序和检查表进行2.2.3健康、安全与
11、环境审核结果要有正式的报 告和记录2.2.4体系审核的依据是客观证据2.2.5审核由有资格,独立的人员进行2.2.1 必须按正式、特定的要求进行 * 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 合同要求 *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文件 *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 根据第一、二、三方审核确定2.2.2按正式的书面程序和检查表进行 明确审核目的、范围 制定正式审核计划 制定实施审核计划的检查表 依据计划和检查表实施审核 2.2.3健康、安全与环境审核结果要有正式的报告和记录 提交审核报告(包括不符合报告) 审核报告和记录作为正式文件留存归档2.2
12、.4体系审核的依据是客观证据 客观存在的证据(不受情绪或偏见影响) 可陈述、可验证的事实 可定性或可定量的事实 可形成文件的陈述2.2.5审核由有资格,独立的人员进行 内审时,与被审核的工作无直接责任的内审员 外审时,必须是国家、行业注册审核员或评审员2.3 体系审核是一项抽样过程2.3.1 体系审核的局限性2.3.2 体系审核的风险性2.3.1 体系审核的局限性 只在某一时刻进行,不能跟踪全过程 只涉及体系的主要部分,不可能遍及整个体系 只能调查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不可能人人事事都审查 2.3.2 体系审核的风险性 抽样进行,具有随机性,有风险,尽可能公正、客观 样本应有代表性 应着重去发现
13、有关系统失效的真凭实据 寻找客观证据,不是“非查找到不符合项不可” 任何审核都不能证明质量体系的完美无缺第三节 HSE体系审核的步骤 * HSE体系文件审查 文文相符 * 现场审查 文实相符第四节内部HSE管理体系审核 *符合性 *充分性 *有效性 *是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4.1.1审核管理手册和书面程序的符合性 体系、程序、规范等是否符合体系标准、合同企业的需要 HSE体系运作是否符合管理手册和程序的规定 是否被企业职工充分理解和执行 企业内与体系相关的所有部门 是否坚持依照规定的程序办事4.1.2 审核规律手册和书面程序的充分性公司的HSE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SY/T6276-1997BZ
14、标准的所有要求。如承诺、职责、资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削减、设施的完整性、应急反应计划等4.1.3 审核管理手册和书面程序的有效性 管理手册和各程序是否适合于HSE承诺、方针、目标 是否在不断改进中达到“最佳”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4.1.4 作为提高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 发现缺陷、低效和潜在问题 评定作业和活动 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活动 满足顾客、员工和社会的需要4.2 内部HSE体系审核的特点 * 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 * 重在充分性、有效性审核。 * 是一项正式的活动。* 是管理者介入体系管理的重要手段 * 依据客观证据。 * 开展内部审核有难度4.
15、2.1 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 企业自己审核自己; 发现风险因素;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制定纠正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4.2.2 重在充分性、有效性审核。 管理体系是否覆盖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 各要求程序实施有效; 是否有效地实现了风险控制;4.2.3 是一项正式的活动。 依据程序; 按计划执行; 有资格的内审员; 不符合报告与纠正措施; 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4.2.4 是管理者介入体系管理的重要手段 管理者组织; 评价HSE体系的运行状况 批准审核报告; 组织纠正措施的实施; 资源的配置4.2.5 依据客观证据。 可陈述、验证、追溯的事实; 不因情绪或偏见而左右事实
16、。4.2.6 开展内部审核的难度表现在: * 都是同事,难以产生权威效应; * 最高管理者等人的支持往往因人事或 环境的因素打折扣; * 审核结果涉及员工或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生争执; * 有水平、有能力、懂管理、技术高而又有充裕时间的内审员队伍难以建立。 * 内审员有持续跟踪纠正措施实施验证和分析其有效性的工作量。4.3 内部体系审核时机和频度4.3.1 例行的常规审核4.3.2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4.3.1 例行的常规审核 按年度审核计划 一年1-2次 建立体系试运行时, 频次可多些 体系运行基本正常 频次可减少 4.3.4 审核计划方式 内审 例行审核 集中式 滚动式 追加审核 集中
17、式 外审 集中式 按部门 按要素 4.4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和外部管理体系审核的比较比较项目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外部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目的重点在改进,评价的目的在于重点在于评价,改进是受审核 推动改进 方的行动 审核组织企业自己组织的审核组 第三方审核机构委派审核组 审核员 管理者聘用的内审员 国家行业注册审核(评审)员文件审查根据需要安排文件审查 初次接触,需安排完整的文件 审查 比较项目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外部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计划年度工作计划(集中/滚动式) 集中性审核计划跟踪监督 临时性计划(视需要)跟踪(滚动式进行) 监督(滚动式进行) 检查表 1.设计专门用于内审的检查表1.根据审核
18、对象和抽样需要确 2.检查表尽可能全面 定检查表 3.检查表涉及内容比外审广 2.不同企业、不同审核员可使 用有区别的检查表 审核深度时间较充裕,样本量可较多,时间较少,样本量和审核深度 审核可以较深 相对较小 实施审核1.按计划和检查表进行 1.按计划和检查表进行 2.受审核部门的管理者的参与2.努力取得受审核方的协助 和支持十分重要 3.抽样进行 3.比较注意追求审核的全面 - 比较项目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外部管理体系审核 争执处理发生争执,提请管理者代表仲发生争执,审核组应耐心根据 裁,或最终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客观证据说服受审核方,如不 能解决,最后请国家行业技术 监督部门或认可委员会仲裁
19、 |-|-| 审核报告1.由审核组长提交企业管理者1.由审核组长提交委托方 2.提交审核报告和采取纠正措2.一般在完成现场审核后一周 施往往同时进行 提交书面报告 纠正措施1.随时发现不符合,随时采取1.跟踪一般限于审核确认的不 与跟踪 纠正措施,随时跟踪 符合的纠正措施 2.跟踪由指定内审员进行 2.跟踪过程在审核后3个月内 由审核机构指派的人员完成 比较项目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外部管理体系审核 管理评审是企业内部的活动 把管理评审的情况作为正式审 核时的参考 监督 重点问题制定专门监督计划,通过认证或认可后,审核机构 面上的问题在年度滚动审核计每年至少要进行1-2次的监督 划中解决 检查
20、关系 1.把内审的管理和实施纳入审 核范围 2.把内审的结果及纠正措施实 施情况作为审核的参考 4.5 内部体系审核的策划 4.5.1 关键是取得最高管理者的支持 4.5.2 组织和实施内审是管理者代表的重要工作 4.5.3 具体工作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4.5.4 组建一支合格的内审员队伍 4.5.5 内部HSE体系审核需要一套正规的程序 4.5.6 建立管理体系时就应考虑内审工作 4.5.7 编制内审年度工作计划 年度计划编制依据:年度计划编制依据: * 最高管理者的指令 * 上年度发生问题较多的部门或薄弱环节的状况 * 体系各环节或要素的衔接存在不紧密或不平衡的状况 * 体系内外条件变
21、化,需要调整、完善的有关要素 * 员工、顾客、社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 示例:公司HSE管理体系 1998年第一次内部审核计划编码: 编号:一、目的:检查本公司HSE管理体系是否能按SY/T6276-1997提供质量保证,是否能有效的按计划运行。二、性质:例行内部体系审核。三、范围:手册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素,重点是SY/T6276-1997要求的各要素和涉及的职能部门。四、依据: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五、审核组:组长:赵; 组员:钱,孙,李。六、审核时间:1998年8月15日-16日七、日程安排:见附件 日 程 安 排
22、表 日期 时 间 第一组:赵李第二组:钱孙 9:00-9:30 首 次 会 议 9:30-12:00 经理办公室(HSE方针 技安环保部(HSE 职责 、目标、管理者代表、落实,领导的承诺HSE 组织机构,资源管理) 方针目标的制定和批准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月 14:00-17:00 生产协调部(HSE职责 方案,HSE策划,工作 15日 落实,HSE策划,危害 计划书,危害确定和风 确定和风险评价报告书险评价,审核和管理评 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计审 不合格控制,纠正 划,收集顾客、员工和和预防措施) 社会的反映和意见) 17:00-18:00 审核组内部会议,整理审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
23、交换意见 环保监测中心(HSE职 45129队(三标班组管 9:00-12:00 责落实,健康、安全与理,危害确定和风险评 环境管理的监测方案,价,应急计划演习) 8月 重大危害监测点的监测 16日 14:00-16:00 数据,监测报告书) 供应站(采购、储存和 管理,应急计划演习)- 审核方式: * 集中式,全部门、全要素审核 * 滚动式,在一个审核周期内,对全部门、全要素滚动审核一遍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量 (工作量分配比例如下) 、审核准备 、审核实施 、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的跟踪 审核准备 1.明确各次审核的目的 2.组成审核组,审核员分配任务 3.收集并审查有关文件 4.编制审核计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SE 管理体系 审核 管理 评审 培训教材 13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