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3 馒头发霉了教案3 青岛版(共3页DOC).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3 馒头发霉了教案3 青岛版(共3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3 馒头发霉了教案3 青岛版(共3页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3、馒头发霉了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5.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教学准备: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霉?什么物体容易发霉?(学生自由发言)2、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一)观
2、察霉的形态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双手。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二)猜测馒头发霉的原因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对霉的种类和形态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会发霉?(1)请大家
3、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三)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2)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控制变量实验。(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修改,得到比较合理的、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3)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补充,之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更加科学。小结: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四)、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并完成上表以备下节课学习。教师总结:根据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馒头发霉了教案3 青岛版共3页DOC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单元 馒头 发霉 教案 青岛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