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厘米和米(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厘米和米(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厘米和米(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 长度单位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懂得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初步认
2、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学会画线段。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2)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3)认识线段1课时(4)解决问题1课时(5)练习课1课时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主要用启发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联系生活实际,锻炼
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表象。通过体验认识动手操作应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活动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2.建立1厘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借助观察尺子、图钉等实物,通过不断感知、思考、测量、判断和验证的活动过程,加深1厘米的表象,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3.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活动中,通过全面性、
4、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学习,全面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目标1.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尝试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认识测量单位。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2.能正确灵活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尺子学具准备:学生尺图钉小正方体油画
5、棒铅笔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上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2)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下半部分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想一想,古代的人们最初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的?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引导学生用“拃”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长。(2)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发现。1.(1)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明确:情境图中的人用伸开双臂的方法来测量石头有多宽。(2)观察、讨论、汇报。明确: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2.(1)实际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上册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厘米和米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6页DOC 年级 数学 上册 长度 单位 课时 厘米 认识 量导学案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996778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