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4.3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doc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4.3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4.3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3课时 正比例(2)教学目标1.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正比例,能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难点:能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42页内容和第43页“练一练”的第3,4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回顾旧知引入新课(3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成正比例的意义。练习本总价和本数的比值一定,当单价一定时,练习本总价和本
2、数( )正比例(填“成”或“不成”)。全班一起回答。2. 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5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5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圆的伴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圆的半径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提问: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指名汇报。教师小结:圆的面积公式是S=r2,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圆的面积与半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而=3.14,=6.28,,比值不相等,即两种量的比值不固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正比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
3、乐乐和为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乐乐和爸爸的年龄是否成正比例。让学生先将表格填写完整。提问:乐乐的年龄与爸爸的年龄成正比例吗?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计算,汇报。教师总结:爸爸的年龄随着乐乐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爸爸的年龄与乐乐的年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都不相等,所以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例。3.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分别举伴交流”的内容。让学生各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并与同桌交流。学生思考生活中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例子,指名回答,集体判断所举的例子是否正确。小结: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先判断两个量是否相关联,若两个量相关联,再看它们的比值(即商)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1.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3题。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4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课堂板书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通过两个例子加强巩固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加以判断,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提高分析、归纳、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4.3 正比例2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单元 正比例 反比例 表格 教案 北师大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99688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