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00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游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平安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1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
2、光明,却用爱与暖和照亮了很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行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凝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无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无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看、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慢慢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行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确定走出家门,用
3、行动找寻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变更。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最终能靠自己的双手安家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悲观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志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2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
4、、为和平付出珍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改变,我们都要恒久牢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火灾无情人有情,30个救火英雄中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他们看似平凡,但又极其宏大。平凡的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了国家安静和人民华蜜,义无反顾献出了珍贵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30名救火英雄在紧急关头自告奋勇,将“平凡”与“宏大”画上了等号。他们用行动告知我们,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终点。他们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可能不擅言谈、没有出类拔萃的成果,但是他们却用感人肺腑的力气、牵动人心的震撼和自告奋勇的选择,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
5、史诗。这是最感人的平凡英雄,也是最真实的超级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救火英雄的事迹与近日正在广泛开展的“传承2022清明祭英烈”宣扬教化活动交相辉映,映照出了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恒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宝。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是让我们饮水思源、赓续传统;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更重要的是传承英雄精神,争作时代先锋。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30名救火英雄,正是用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的榜样,他们是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最美诠释。泱泱大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将这种英雄精神融入血脉,不断激发前行
6、力气。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平凡,只要能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新时代成就一番新的英雄事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个清明,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让我们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气,让我们牢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以英雄精神为照亮前路的灯塔,为宏大复兴中国梦凝合起磅礴力气。 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3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多数人心中你给予的力气,再艰难的道路,我们接着着征程”最近,在广西百色市,很多人都在动情地传唱着这首名为力气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为哀悼因公
7、殉职的黄文秀所作。 黄文秀,一位广西的贫困山区的第一书记,一位从事于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好干部。但在6月16日晚,在回村部署抗洪的途中遭受山洪,不幸牺牲。她的身上有太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有太多的事迹须要我们全部人牢记。 学习黄文秀,就是要学习她“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除了感恩,她的心里还静默地存放着一份责任。她不怕艰辛,把能使家乡的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使命,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行。 “她饮水思源,不改本色。是党的扶贫政策让黄文秀一家摆脱贫困,让她坚决了牢记党恩、跟党走的决心。”黄文秀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缺始终照亮着我们在脱贫
8、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她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时刻提示自己要勇于担当,无私共享。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学习“黄文秀式”的好干部,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4 2007年,宁波市公安局党委确定将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于宁波市看管所。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高传染性的监管风险和空白的监管阅历,很多人望而却步,毛卓云却主动请缨,一干就是12年。 为了拉近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的距离,毛卓云
9、只试穿了一次单位为他配发的防护服就搁置了。2022年,为更加拉近距离,他将艾滋病在押人员从装有玻璃墙隔绝的特别监室搬到了一般监室,近两年他更是将谈话室搬进艾滋病监区,但随之而来的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毛卓云表示,管好艾滋病在押人员,让他们既体会法律的威历,又感受人性的暖和,在认罪、悔罪中看到将来和希望,将为社会安静增加一个重要砝码。 曾经,一些艾滋病患凭借着一张疾控中心诊断书,有恃无恐、屡屡作案,因“不符合收押规定”而接着流窜社会、危害社会。正是因为毛卓云挑起重担,啃下硬骨头,违法犯罪艾滋病患依法得到惩处,涉艾案件隐患大幅削减,为平安建设做出主动贡献。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10、,简洁的事情重复做专心做,他就成了不简洁的业务专家 毛卓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可以借鉴的阅历不多,毛卓云主动钻研法律法规,向市疾控中心请教学问,自学心理、教化、医学等学问,成为全市艾滋病防控的行家。同时他潜心钻研,边实践边总结,12年来积累了十余万字工作笔记,总结提炼出 “五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毛卓云工作室”获得省厅命名授牌,本人被评为优秀教官,在他的精神感召和传帮带作用下,市看管所多名同志主动要求接班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 忠诚使命、胸怀大爱,他成为在押人员眼中的 “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艾滋病在押人员既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也是社会上受卑视的人群,许多
11、人心理扭曲、漠视亲情、仇视社会。12年来,他对艾滋病在押人员就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有爱心、有耐性、有真心,赐予艾滋病在押人员活下去的决心和重归社会的信念。他教没文化的在押人员读书写字、他为被木刺扎进手指的在押人员拔刺止血他成为了在押人员眼中的“毛老师”“毛校长”“毛爸爸”。 即使在押人员离开了看管所,毛卓云还和他们常常保持书信联系,还为他们组建一个“关爱会”微信群,接着传递正能量,巩固教化转化效果。他立足公安监管平凡岗位,用行动用爱心感化暖和艾滋病边缘人群,让红丝带飘出高墙,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群体的关切爱惜。 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5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
12、邻长江,地处省道。2000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游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平安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老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整理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供应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00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果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
13、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便利,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起先,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担当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看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静默地协作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晰,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高校,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华蜜的微笑。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