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tn)整宿(xi)祷告(do)并蒂莲花(t)B祷告(do)憔悴(jio)花瑞(ru)罗摩衍那(yn)C慈怜(lin)徘徊(hu) 遮拦(zh)差可拟(ch)D宿舍(s)沐浴(y)林荫(yn)静悄悄(qio)2、下面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悔恨神秘人声顶沸混水摸鱼B严励蜈蚣川流不息甘败下风C博学鸣蝉小心意意不求胜解D蟋蟀脑髓兴高彩烈油然而生3、下列成语意思与成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草木丛生的样子莽莽榛榛B形容非常疲乏疲倦不堪C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无所事事D指心灵手巧,突然想出办法或注意灵机一动4、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各地都加强了校园安全防卫工作的力度。B在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所以并没有终止。C俄罗斯世界杯上,各国足球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奋力的呐喊,时时浮现在我眼前。D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_,_。(2)次北固山下中,“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3)观沧海中抒写想象的句子:_,_;_,_。(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的句子:_,_。二
4、、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5、,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称:称赞,赞不绝口。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卿:客气,亲热的称呼。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师:学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陈太丘与友期行 _元方入门不顾_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2)“法”字在古代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你认为乙文中“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只写序号)。(3)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你如何看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乙文中“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4)甲乙两文划线处陈元方的
6、两次回答分别妙在何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
7、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
8、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
9、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
10、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
11、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状况,“孤村”表明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首句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C本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向读者展现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D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请你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写。示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仿写:清清的露珠醒了,_ 。七、作文(共40分)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请你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500字左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