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乡镇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 项目地址:*市*镇中心卫生院院内项目承办单位:*市*镇中心卫生院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项目总规模:扩建面积800 项目总投资:126.00万元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镇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非营利医院。卫生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设床位20张。现有职工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人(中级11人、初级11人)。设有内、外、妇、儿、骨科、中医科、检验科、心电、B超、放射线科及手术室等医技科室。辖区下设1
2、4个村卫生所、17个村卫生室。*中心卫生院担负着辖区5万人口及周边6万余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范围1.1.3.1 编制依据本项目是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数据、以及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等编制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市城乡总体规划;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办法; 5、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6、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7、*市现行工程建设材料价格;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
3、352-2005;11、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法规等;12、其他有关的文件资料等。1.1.3.2 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工程范围包括*镇中心卫生院住院用房建设、排污系统、环境绿化建设等。根据国家有关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在*镇中心卫生院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基础上,分析研究项目提出的背景、现状、必要性、可行性、项目方案、场址条件和建设规模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进度及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评价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特点,提出适应于本项目的建议和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为该项目的决策部门提供确切可靠的依据。1
4、.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可研报告的编制范围、编制深度等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2)根据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项目建设标准和规模。 (3)严格执行国家计委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标准和节约建设用地、节能、节材要求。(4)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地方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简朴庄重,建设规模适当的原则。(5)对住院用房的功能布局、交通、消防、给排水、供电、人防、智能化、环保及室外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6)项目总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符合今后的工作需要。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过大的影响。1.1.5 项目提出背景(1)*市*中
5、心卫生院现状分析*镇中心卫生院目前住院用房用房紧缺、病床少。客观上需要提高*镇卫生工作水平。 (2)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医院病房不足的问题,满足更多患者看病就医的需要 随着国家新农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项目的实施,病人就诊数量剧增,而目前卫生院住院用房、病床,远远满足不了群众多层次、人性化的就医需求。 (3) 项目建设是完善卫生院功能的要求卫生院至今为止,住院用房使用功能不齐备,不配套,不利于患者康复,无法满足诊疗需要,严重影响了卫生院的医技水平,进而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卫生院建设体系项目不仅是卫生院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民心祈盼的健康希望工程。(4)项目建设为当地及周边人民群众
6、就医提供基本保障 卫生院工作覆盖面广,近年来在用房和设备欠缺的艰苦条件下兢兢业业,创出了良好业绩,为病患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为保障当地群众的健康及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5)项目建设有利于响应国家农村医保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不断减轻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农民得实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基层医疗机构活力被激活,农民就诊人次明显增加。 2010年内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0万人,参合率达87.7,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能力和保障程度有了很
7、大的提升,门诊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项目的实施有助于*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6)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镇卫生院建设体系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决群众就医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都有积极意义。1.2 项目建设内容1.2.1 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市*镇中心医院院内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1.2.2.1 建设规模 扩建800住院用房一座。1.2.
8、2.2 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新增病床床位15张加,项目完成后可达到35床,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1.2.3 主要建设条件(1)政策与政府支持(2)项目用地已经确定*市*镇中心卫生医院院内(3)建设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额补助126万元。(4)配套基础条件成熟 本工程项目建设片区内交通方便,水、电、通讯条件完备。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1)投资项目总投入126万元,住院用房116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2)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病床15床,将大大改善本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环境,可接待大量门诊,提高*市*镇的医疗卫生事业对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能力,提高全镇
9、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一占地面积1800二总建筑面积16001原有建筑面积8002新增建筑面积800(2)主要经济指标每床位投资:8.4万元床 单位面积投资:1575元。1.3 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计划12个月,计划2011年5月完成可研编制、审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招投标、施工到2012年4月)全部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1.4 项目建设期间卫生院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新建项目建设对卫生院门诊、住院无干扰,建设期间卫生院正常上班不受影响。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镇
10、隶属*市管辖。位于市境西南部,通肯河中游北岸,南与海伦市隔河相望,西与拜泉县毗邻,西北与克东县相连。镇政府驻地距市区70公里。*镇全境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带,总面积8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万亩,是*市的小麦、大豆主产区。2.2 人口全镇共辖*、石龙、石昌、石岩、通河、爱国、长新、长发、长胜、新胜、石远、石丰、团结、石胜等14个村,全镇总人口4.3万人。2.3 *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状况*镇卫生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难以满足人民对各种疾病的防治需求,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2.4 *市卫生事业规划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11、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治能力。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严格控制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综合防治常见慢性病、职业病及高原病。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实行城乡医务人员交流制度。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为特困人群解决就医问题。第三章
12、 需求分析3.1 需求分析3.1.1*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范围与服务人口 (1)辖区人口:50000余人; (2)周边人口:60000余人。3.1.2 *镇中心卫生院业务量预测(1)充足的医疗需求绝对额 *镇中心卫生院在医院规模、基础设施、人员结构、诊疗技术水平等医疗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是*镇乃至邻县周边地区的主要医疗机构,承担着服务范围内大约25-30%的危急重症病人和疑难患者的救治任务。(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0000人,参合率达87.7。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 项目建设的目的及预期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改善*镇卫生院的条件,完善卫生院的基础建
13、设条件,扩展病患治疗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其逐步正规化、科技化、现代化,以良好的生活居住、医疗保障、宣传教育、心理矫治条件,为病患者营造安定、祥和、和谐、温馨、亲近的医疗环境,体现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一切为了和谐的卫生院的新形象。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是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需要“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更好地利用*中心卫生院,对广大的患病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从根本上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到有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真正把党和国家的关怀传到民族地区千家万户。因此必须尽快落实*卫生院的建设,改善卫
14、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保障*及邻近乡镇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2)实施本项目,是*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慢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日益增多。同时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患病诊治任务日益艰巨而繁重。本项目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的业务范围,规范病患救治工作,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实施本项目,是*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3)实施本项目是促进*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疾病防治要求也
15、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卫生院不断拓展卫生预防服务范围,利用专门、规范的服务窗口,进行疾病防治。从而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服务水平。因此,必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增加业务科室人员,扩大业务用房,促进疾病防治专业性及规范性,以适应和推动*市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第五章 场址选择5.1 场址所在区域现状5.1.1 地理位置*市*镇中心卫生院院内5.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 土地使用权属*镇中心卫生院,性质为国有土地。5.2 场址条件5.2.1 地形、地貌*市地处小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向松嫩平原过度的中间地带,由第四纪冲积、洪积物组成的堆积地形。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波状
16、起伏、岗地和坳谷分明的地貌。整个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海拔高程在300500m之间。小兴安岭山脉纵横市境东西,为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5.2.2 气象、水文*市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气候特点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常为势力较强的蒙古高压所控制,严寒而干燥;夏季由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增大,升温较快,降雨集中,光照时间长,雨热同季,加上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春季多风,降水较少;秋季降温急剧。年平均气温1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42.2年平均风速2.7m/s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降水量528.6mm年平均光照2624.2h年平均无霜期115d最大冻土
17、深度2.5m最小冻土深度1.81m主导风向西北风5.2.3 工程地质、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的规定,*市属6度地震烈度区。5.2.4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拟建项目选址在*镇中心卫生院院内。场址四周均有建筑物、环境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5.2.5 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选址点位于城市道路边,入口与大道相连,交通十分便捷。5.2.6 公共设施条件本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区域内地势较好,无不良地质情况,无市政设施的地下管线穿越,适于建设。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相关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均以完成,适合该项目的建设。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重点建设区,给排水、电力、电
18、信等配套设施完备,具备建设条件。5.2.7 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各建筑材料可利用周围方便的交通,采用汽车运输至施工地点。市域内有多个资质合格的施工队伍,施工用水、电等可以就地解决,施工劳动力来源可由承包商自带或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5.3 场址方案 详见附图“项目区域位置图”第六章 建筑方案选择6.1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建筑总面积800,主体工程为:住院用房一栋一层。设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6.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体系建设方案是经过了多方案比选论证后,再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院方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可行的规划及单体方案。6.2.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卫生院建设
19、体系的可行性研究过程将遵循如下指导思想:稳定发展、稳步推进、强化过程控制和风险评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兼顾;紧扣规划设计思想,体现城镇周边应有的建筑形态与城镇形象相协调。6.2.2 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大大扩展了医学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技术革命使医疗性建筑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产生了发展变化。因此卫生院的建设规划必须有适度的前瞻性和合理性,才能充分地结合未来医疗的状况。注重科学的交通组织、合理分区和良好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的创造。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良好的就医、施医环境是现代医院人性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现代医疗的发展方向。6.2.3 总体布局和功能
20、分区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规划用地分析,如何综合处理好规划用地和合理功能分区及良好医院环境的矛盾是规划的关键。扩建房屋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合理布局,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用地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整合医院用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组织清晰,布局满足靠近使用核心和就近原则,方便患者使用。总体布局上医疗区建筑均沿用地周边布置,内部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 同时,规划建设后的卫生院布局结合城市路网形成环通的消防通道,保证建筑两个长边均有消防通道。整体布局结合景观绿化形成宜人的就医环境。 总体布局既强调了建筑的主次关系,又综合考虑到各功能关系的合理安排,在遵循原规划的基础上,做到功能关
21、系明确、主次清晰、环境优雅、交通合理。6.2.4 交通组织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是规划中的重要元素。而卫生院建设项目的交通组织,除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原则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外部人员行为模式和洁污流线,并充分考虑到空间模式的可变性和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6.3 建筑方案6.3.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玻璃运用技术规程J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中心 乡镇卫生院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