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
《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2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贯注与倾听技术一、贯注与倾听技术 定义 指咨询者全神贯注地听取来访者的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及体势变化,并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第1页/共214页内容说明内容说明贯注与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倾听不同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来访者的烦恼中去,细心注意来访者的所言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来访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第2页/共214页 贯注
2、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适当的反应。反应包括言语的,如“是的”、“噢”、“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的更详细些”,等等。也包括非言语的,如身体微微前倾,做开放姿态,目光注视对方(但不能长时间的直视),时而点头表示理解,面部表情随着来访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第3页/共214页功能功能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鼓励来访者进行宣泄,开放自己,坦诚表白。澄清问题,促进咨询员对来访者的 理解和来访者对自己的了解。第4页/共214页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贯注与倾听贯穿于心理咨询的任何阶段,并伴随其他技术(具体化、情感反应、简述语义、复述等)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也是贯
3、注与倾听的学习过程。使用贯注与倾听技术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点偏颇:第5页/共214页急于下结论 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了解来访者所叙述的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论,提供咨询意见。这有许多弊端:第6页/共214页首先,来访者感到咨询员没耐心听自己的述说,会因为讲话被打断而扫兴,容易影响咨访关系的建立。其次,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把握会因此不够全面、准确。若来访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对咨询员所作的判断和提供的意见表示怀疑。第三,由于倾听不够,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个性、思维方式、情感特点等就可能了解不多、把握不准,从而影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7页/共214页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认为来访者的
4、问题是小题大作、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因而流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第8页/共214页 虽然有些来访者的问题在他人看来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来访者而言却是一个困扰他的难题,因为他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影响了他对事物做出客观、理智的评价,这也就是心理问题的特点。对于咨询员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来访者真实地感知到问题的性质,转变其观念。轻视来访者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明咨询员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咨询员还缺乏共情的特质。第9页/共214页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准问题背后所潜藏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常打断来访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结
5、果搞得来访者无所适从,不知道说什么好。正如一幅漫画所讽刺的,有一个打井的人,眼看快要出水了,他却放弃了前期的努力,去挖第二口井、第三口井这种缺乏耐心,随意干扰、转移来访者话题的做法,是需要加以警惕的。第10页/共214页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有些初学者喜欢对来访者的所言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评判。比如,“你讲话怎么有这么多的口头禅”,“你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这件事明明是你错了,你还说别人的不对”,“你这种价值观念是不正确的”,等等。并非说不能作这样的评判,但这样的评判一是不要轻易下;二是不要在来访者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讲;三是不要仅仅只下判断而没有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四是尽量少下
6、或者改用别的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咨访关系建立得较好,咨询员的分析适时适度,有根有据,则效果较好,否则可能会起反作用。初学者必须认识到,来访者是来求助的,而不是来听批评、指责的。最好让来访者自己来评价,而不是由咨询员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强加于他。第11页/共214页练习题练习题【1】试分析咨询员的下列回应:来访者: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虚伪的人。她表面上喜欢我,骗取我对她的信任,可背地里为了她的儿子能保送进重点中学,利用职权出卖了我(忿忿不平地捶桌子)。老师平时总是对我们说,待人要真诚,为什么她自己就不能真诚待人呢?第12页/共214页咨询员1:(面对来访者,开放的身体姿势,身体稍微前倾,
7、目光与来访者接触,偶尔点头表示对来访者的理解)嗯,你能不能具体谈一谈事情的经过?咨询员2(打断来访者的谈话)你怎么能用“骗取”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老师呢,这样是不礼貌的。咨询员3:(面对来访者,身体后仰,眼神游离不定)第13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1(正确)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传达对来访者的关注与倾听,并鼓励来访者继续谈下去。咨询员2(不正确)转移来访者话题,并对来访者作了价值评判。咨询员3(不正确)急于下结论,提忠告,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第14页/共214页 二、简述语义技术二、简述语义技术 定义简述语义(paraphase),又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
8、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第15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简述语义应简洁、明了。有些来访者因受问题或情绪困扰过久,刚来到咨询室时思维混乱,语言杂乱无章,甚至自己都不知所云。咨询员选择来访者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有“拨云见日”之效。对于某些带有敏感性的词汇和一些重要的词语,仍以来访者用过的词汇为好。第16页/共214页 功能 检查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解程度。来访者有机会重新解释自己的思想,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深化谈话内容。有助于来访者更清晰的做出决定。第17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简述语义适用于咨询的初期。使用简述语义技术时需注意:能够抓住来访者言语或思想的实质进
9、行简述。能完整概括来访者的叙述,不遗漏重要信息,力求简洁、明了。第18页/共214页 练习题 【1】对咨询员的下列回应做出评价 来访者: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想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做的最好、最优秀我希望别人在谈起我时会说:这姑娘什么都行,又聪明又能干,特讨人喜欢。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我似乎什么都没做好,老师不喜欢我,同学关系也不满意,我快烦透了。咨询员:你希望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让别人觉得自己挺聪明、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第19页/共214页 来访者:嗯,差不多吧,我什么都想做的十全十美。咨询员:愿做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人?来访者:嗯(点头)。第20页/共214页 参考答案:咨询员
10、两次发言用的都是简述语义技术。第一次是对前面来访者的大量谈话内容的总结,使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实质进一步思考,第二次说明使双方对问题的实质的认识都得到了深化。第21页/共214页 【2】使用简述语义技术回应来访者的叙述。来访者: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有不同意见,我母亲喜欢我女朋友,但我父亲反对我大学里谈恋爱,我为此很烦恼,书也看不进,晚上常失眠,不知怎么办好!第22页/共214页 参考答案及评析:咨询员1:你的父亲反对你和女朋友的事 (不正确,过于笼统)咨询员2:你认为你和女朋友彼此相爱,你母亲也同意,但你的父亲不赞成,因为他不希望你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这样吗?(正确,咨询员以简明的
11、话语把来访者的思想反馈给了来访者)咨询员3:父亲反对你恋爱,你非常恨他。(不正确,咨询员3用的不是简述语义技术,而且有些主观武断)第23页/共214页 三、情感反应技术 定义 指咨询员细心辨别来访者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感,并将其反馈给来访者,以便协助来访者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感受。第24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 情感反应技术往往包括三到四个部分:人称代词“你”;感受性的动词,如“你觉得”“你似乎感到”;情绪性的字眼(常是情绪名称),如“愤怒”、“悲伤”等;有时还有附加的说明、解释部分。第25页/共214页 来访者所使用的情绪性词语,是观察其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很好线索。比如某来访者谈及自己
12、的某同学时,可能用“他可真有趣”或“他真令人讨厌”这样的词语,这些情绪性词语往往表达了来访者的心境。咨询员可由此了解到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情感反应,使来访者获得更为清晰的感知。来访者在面谈中往往会出现混合情感或矛盾情绪,如“我很想去找个女朋友,可心里又有些怕,感到很矛盾。”发现来访者身上这些混合情绪的涵义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咨询来说意义颇大。富有技巧的咨询员常常善于寻找来访者困扰中的矛盾情绪予以突破,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尽快地觉察自己的问题。第26页/共214页 功能 情感反应技术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此时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或把这些感受和与之伴随的情景、事实联系起来,达
13、到对自己的整体性认识。有时,情感反应也有稳定来访者心情的作用。例如,“换句话说,你讨厌他的莽撞粗鲁”;“你对妈妈有一种既亲近又嫌恶的感情”;“本来你就对他有些不中意,现在反而是他先提出分手,你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咨询员利用这些语词所做的情感反应,便对稳定来访者的情绪具有积极作用。第27页/共214页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情感反应技术往往与简述语义技术一起使用。一般来说,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情感与思想的反应是同时的。如“你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这是一句简述语义;而“你似乎对他非常气愤“,是情感反应技术;“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则是两种技术合用。两种技术的区别在
14、于简述语义技术着重于来访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第28页/共214页 练习题【1】用“你感到”开头,写出一个准确反映来访者情感的回应句子。来访者(受训练的售货员):我的脸红问题控制了我的整个生活。我努力避开教练员的视线,这样我就可以不被提问,而且,我退缩着不敢参加小组讨论。因为有这样的举止,我感到自己很没用。第29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害怕,脸红是你生活中的大事,而且你感到自己是个相当不适应的人,你避免被提问和参加小组讨论。来访者(14岁女孩):我希望拥有朋友,希望人家喜欢我。为了受人欢迎,我费了很大的劲,但别的女孩不是不理我,便是取笑我。她们为什
15、么要一直伤害我?我做错了什么?第30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迫切需要朋友,需要被人喜欢,可是尽管你用了很大努力,其他女孩仍然不理你、嘲笑你。这确实伤害了你,你在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2】对以下来访者的叙述,用“你感到因为”的格式作出恰当的情感反应。来访者(女学生):这对我不容易。以前我从来没和其他人谈论过我的家庭,我父母很可能不喜欢我跟你谈论他们,而且我会感到不忠实。无论怎样,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第31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不能轻松自如,不能肯定该如何进行下去,因为你以前从没有与其他人谈论过你的父母,你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赞成,你也不知道这样谈论他们是不是妥当。
16、来访者(男学生):一想到要去校园我就紧张不安。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害怕每一个人,只想离开他们,当我像这种状态的时候,即使我真的去了,每个人也都会发现我有什么毛病。第32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一想到要去校园你就感到不安,因为不知怎么的,你觉得似乎有点害怕别人,只想离开他们。而且你感到即使你真的作了努力,他们也会注意到你有毛病。第33页/共214页【3】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是否恰当:来访者(男青年):我和他们一样出色,可他们似乎认为他们可以欺侮我。哼,他们不能,我也有我的权利。我被人看得一钱不值,我很恼火,我再也不能忍受了。咨询员:你感到你受到欺侮,被人小看了,这使你很气愤。第34页/共
17、214页参考答案:恰当。该反应准确表达了来访者气愤恼火的情绪。来访者:我似乎处在一种双重困境中。我越努力就越不自然;而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会讨厌这种咨询的方式。看来无论怎样我都会失败,这真让人泄气!咨询员:你感到泄气,觉得自己处在一种必败的境地,因为你不喜欢努力,以免表现出生硬,你也不喜欢不努力,以免表现得很糟糕。第35页/共214页参考答案:恰当。咨询员首先分辨了来访者的情感,再用“因为”引出了对来访者情绪反应的原因分析,即内容简述。第36页/共214页 四、具体化技术 定义 指咨询员协助来访者准确、清楚地了解个人所表达的思想、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第37页/共214页内
18、容说明具体化技术使人们联想到要寻找具体的事物,但心理咨询中具体化的含义不止于此。在咨询中具体化是要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细节,使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咨询者使用具体化技术,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澄清具体事实;二是搞清楚来访者所说的词汇的具体含义。第38页/共214页在来访者的叙述中,经常存在模糊、混乱、矛盾、不合理的地方,这往往是引起来访者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运用具体化技术,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对方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情绪、情感的变化等,澄清当时的具体事实。还有的时候,来访者会使用一些与其自身环境背景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具有特定
19、的含义,咨询者一经发现就应及时了解其含义,避免来访者含糊、概括地对自己进行界定。第39页/共214页 咨询员要促进来访者准确地讲述其所面临的情境及对情境的的反应,可以借用开放式方式实现,如:“你的意思是”“你说你觉得你能说得更具体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所说的是指什么?”“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等等。第40页/共214页 此外,会谈的基调和深度也常常与会谈中是否涉及到具体问题有关,因而具体化技术决定着咨询的质量,并且影响到咨询关系的建立。只有在咨询过程中真正理解对方的经历、处境、感情等,才可能达到共情的境地。第41页/共214页 功能 具体化技术的功能在于:借助于具体化技术,咨询员可澄
20、清来访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同时亦使来访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具体化过程的本身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没有具体化这种技术,把握的信息很可能是模糊的、错误的,从而很难使咨询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第42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具体化技术常常在如下情境中使用:1.问题模糊的情境。当来访者谈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会用一些含糊的字眼,如“我烦死了”、“我感到绝望”等。当来访者被自己的某种情绪所笼罩时,通常就陷入困扰之中。有时来访者表达不清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样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时他们所体验到往往是一种不确定、模糊的感觉。咨询员此时的任
21、务,就是要使这种模糊的情绪、思想逐渐清晰起来。第43页/共214页2过分概括化的情境。当来访者用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待人看物的时候,如当来访者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物的看法发展到对某人的看法,把有时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时,咨询员就需要运用具体化技术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帮助来访者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本来面目。第44页/共214页 3概念不清的情境。同样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词,其含义或程度会因人而异,有时甚至相距甚远。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发现来访者的说话比较杂乱和空泛时,咨询员可以用具体化技术予以澄清,层层解析,由表及里,这样不仅有助于咨询员对来访者所述
22、问题的了解,也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认识。如有位来访者不断强调自己得了“强迫症”,经过咨询员的具体询问,了解到来访者其实只是有了几次重复关门的回忆,其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强迫”的地步。第45页/共214页使用具体化技术时应当注意:一般来说,大多数来访者是愿意讲出具体的事情、经历或情绪体验的。但当某些情绪体验对来访者影响极大,他们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很深伤害时(如受虐待或遭强暴的痛苦体验等),这时就不应马上与来访者讨论具体的事情与经历。第46页/共214页 另一方面,咨询员本身的反应要针对来访者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情况进行,不可随便使用一些常见的和普遍性的词汇,或随便给人贴上标签。如 “我觉得你太自卑”、“
23、你的性格过于内向”、“你是个悲观主义者”等。咨询员的反应往往会对来访者产生很大影响,起到暗示、强化、评判的作用,因而在作出反应时需格外谨慎。第47页/共214页练习题 【1】咨询员对当事学生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当事学生:我觉得很苦恼,班里的同学们对我不好。咨询员:你说班里的同学们对你不好,是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你能给我举些具体例子吗?当事学生:有几个同学老喜欢开我的玩笑,有两次把我弄得很难堪。咨询员:还有吗?当事学生:我想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在班里却一直未能如愿。第48页/共214页参考答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经过咨询员的具体询问,可以发现来访者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分
24、概括化的思维,一是把个别人扩大到全班同学,二是把开玩笑当作对自己不好。这样一来,影响了对同学对集体的看法,使人际关系出现不和谐,进而影响到个人的情绪。第49页/共214页【2】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咨询员:你说你有些事要反复去想,总是放心不下,那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来访者:反正看书时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含糊地回答)咨询员:那么最近一次看书时,你看见什么就反复去想呢?来访者:比如看到一个化学公式,我就想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硫?以前的知识我是不是还记得?然后又想,为什么两个氧和一个硫相结合,而不与两个硫结合。由这儿又想到氧原子和硫原子的电子数第50页/共214页参考答
25、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有些事要反复去想”,有可能属于强迫性思维。但如果不具体询问,便很难作出准确判断。第51页/共214页【3】咨询员对来访教师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来访的教师:我这个学生简直不可救药了!我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咨询员:你能告诉我这个学生都有什么具体表现吗?来访的教师:比方说他上课时不好好听讲,爱做鬼脸引同学哄笑;时常不做作业;跟家长撒谎;欺负别的同学;经常迟到早退第52页/共214页参考答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经过具体询问,咨询者了解了当事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也使来访的教师在叙述过程中澄清了一些个人的认识。第53页/共214页 五、共情技术定义 共情(em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心理咨询 常用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