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古代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古代史.ppt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二、古希腊教育三、古罗马教育四、西欧中世纪教育五、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第1页/共24页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二)古代埃及的教育(三)古代印度的教育(四)发展特点第2页/共24页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学校(与寺庙密切联系)-宫廷学校、僧侣或寺庙学校、书吏学校教育内容:重视语言,尤重书写能力,阅读、翻译、计算等教学方式:师徒传授制管理: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学校等级:初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特点:阶级性(对象)僧侣学校-性质:高等教育 内容:较高级的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 目的: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职官学校-内容:普通文化课程及专
2、门职业教育 教师:以吏为师文士学校-内容: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宫廷学校教学方法:教师常用灌输和体罚,教师施行体罚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婆罗门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以前核心任务: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学习内容: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特点:等级性强时间:公元前3世纪场所:寺院(教育机构、学术机构、学术(神学)研究中心学习内容:佛教经典教学方法:将讲道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影响:公元10世纪后,在公鸭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巨大影响第3页/共24页特点1.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等级性和阶级性3.教育内容: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
3、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5.教学方法:简单、盛行体罚、个别施教6.教师:地位较高第4页/共24页二、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二)古典时代的教育(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四)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时代(前1100-前800)-古风时代(前800-前500)-古典时代(前500-前330,黄金时代)-希腊化时期(前334-前30)P402第5页/共24页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比较:P412原因: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职统治及国内外战争频繁的需要教育目的: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内容: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态
4、度: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但不重视文化知识具体内容:7-18-20-30特点:1.阶级性;2.管理方面教育被国家控制;3.教育内容方面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女子教育(原因:帮助男子坚守城池;生育健康的儿童)原因:农业落后,工商业发达,国内以以奴隶主民主政治为主,国内外战争频繁教育目的: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教育思想:体、智、德、美和谐发展具体内容:7-12.、13-15、16-18特点:1.阶级性;2.重视体、智、德、美和谐发展;3.重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发展;4.忽视女子教育第6页/共24页古典时
5、代希腊化时期智者派教育活动教育贡献: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含义变迁:能力与技巧-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六个变化1.教育制度传播广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文化教育中心发生转移 雅典-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城3.初级学校-重知识轻综合4.中等教育-日益偏重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美育被忽视5.高等教育-明显发展6.教育机会逐渐扩大第7页/共24页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简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标准: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 种实际知识教育内
6、容教学方法德育智育: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内容:政治、伦理、熊板书、几何、天文、算数等实用科目地位:其哲学和教育思想的主题首要任务: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具体内容: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主张:知识即道德(核心)-德行可教途径: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含义:作用: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用条件:1.受着有愿望热情;2.受者积累一定知识;3.不适用于年幼的儿童第8页/共24页柏拉图简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理想国和法律篇(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教育主张:学习即回忆-学习并
7、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而已。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最高目标: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教育体系特点:1.以英才教育为中心,是一种领袖教育,以培养国家领袖为目的;2.实施考核,层层淘汰,保证少数体、智、德各方面优秀者成为国家统治者评价:积极/消极P408学前教育:管理-国家控制,公育公养主要内容-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精心挑选普通教育(7-18岁):学校类型-文法、弦琴、体操内容: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初步的读写算等尤其重视体操和音乐高等教育:四阶段-意志教育阶段(18-20);发展智慧阶段(20-30);继续学习阶段(30-35)-哲学王(50左右)第9页/共2
8、4页亚里士多德 简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伦理学、政治学灵魂论与教育教育的作用论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主要内容:1.体育-目的 2.道德教育-目的 3.智育-内容、目的 4.音乐教育-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原因、目的内容:将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部分(高级,思维理解和判断)和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最低级,身体)和动物的灵魂(人的本能、情感、欲望)作用:1.说明了人也是动物,不能违反人性;2.人具有理性,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3.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1.社会作用,对于巩固女里住政治统治起着巨大地作用2.强调教育是国家的职责3
9、.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第10页/共24页三、古罗马教育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第11页/共24页共和时期共和早期共和后期典型的农业城邦国家家庭教育家庭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内容:1.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2.军事方面的知识技能;3.利用民谣、诗歌以及十二铜表法对儿女进行简单的读写教育培养目标:既是合格的农夫,又是勇敢的士兵核心:道德-公民教育教育组织形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总体特征:迅速发展,并确立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最大特色:系统地为实现罗马理想即培养
10、优秀的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提供最好的服务罗马小学:主要任务、课程、性质、设施、教师地位中等学校(文法学校):对象、内容(希腊文-拉丁文)、设备、教师地位、纪律专业学校:仿希腊模式,目的、性质、课程、教学方法第12页/共24页(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主要表现:1.教育目的2.教育管理3.教师待遇和地位4.教育问题第13页/共24页思想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简介: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讲家教育根本目的:培养政论家雄辩家素质:缺点:没有论述道德品质等问题培养方法:1.多诵文学精品;2.通过练习;3.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最佳课程)简介:罗马帝国初期最伟大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
11、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雄辩家的教育-四个阶段/非常重视幼儿教育教学理论:1.倡导因材施教;2.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3.坚决反对体罚学校教育的优势:1.2.3.P416论学前教育:1.2.3.P416简介: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哲学家,忏悔录,他所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教育哲学则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宗教哲学观-上帝即真理,真理即上帝。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本体。信仰高于理性原罪论-据此提出禁欲主义思想学习内容:1.文法、修辞、辩论术、几何、音乐、天文等学科(最终目的-为了认识上帝的至真
12、至善至美);2.重点学习圣经平等的教育思想P417主要目的-教育是为教会和神学服务的第14页/共24页四、西欧中世纪教育(一)基督教教育(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整体状况:P419阶层-僧侣场所-教堂和修道院内容-基督教最根本特征-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第15页/共24页基督教教育教育形式-教会学校对象-一般是僧侣子弟及世俗封建主贵族子弟类型主要学习内容: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对教育的评价:1.局限性-内容宗教中心;管教过于严格 2.优点-保存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起了一定的
13、作用教育思想-最高目的-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即培养虔诚的教徒特点-基督教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基督教所半酣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修道院学校-对象(十岁左右的儿童)、学习期限(八年至十年)、内容(教义、读写算基本知识教育、七艺)、教学方法(教师口授和学生记录、诵读牢记为主;问答法;个别教学)主教学校-位置(主教所在地)、特点(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教区学校-位置(牧师所在村落)、设施(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内容(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第16页/共24页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目的-主要培养治理国家的官吏对象-贵族子弟性质-世俗教育机构-是一种设
14、在国王和贵族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整体情况-数量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发展情况-查理曼大帝在其统治时期,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人物-阿尔琴内容-七艺目标-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和举止得体的骑士发展历程-9世纪开始,12世纪高峰,16世纪衰落具体内容重点-培养军事才艺,而不是读写能力教学方式-艺徒制机构-并没有什么正式教育的机构出生到7岁-家庭教育正式侍童(8-14)内容扈从(14-21)内容骑士(21)内容第17页/共24页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函含义:行会、社团、公会之意15世纪以后,拉丁语“大学”才专指大学兴起的原因:1
15、.城市发展之需要(法、医)2.东方文化的影响(穆斯林)著名大学:波伦亚大学(法律)、萨勒诺大学(医学)、巴黎大学(神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基本目的: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课程:单科综合/4系学位制度:先修文科,后选法/医/神等科西方学位制度的最早起源教学方法:讲演和辩论(评价:辩论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队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是脱离实际)性质: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特征:国际性、独立性、自主性、世俗性等内容:神学、民法、医学等评价: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以前更为有利的条件第1
16、8页/共24页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形成-原因:城市学校的发展产生原因: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含义: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管理:行会和商会市政府当局接管(决定学费的数目、教师的选聘以及儿童入学资格的确定等)性质:世俗性质目的:为了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特点:1.具有职业训练性质,强调世俗知识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2.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评价:城市学校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第19页/共24页五、拜占庭和阿拉伯的教育(一)拜占庭的教育(二)阿拉伯的教育第20页/共24页
17、拜占庭的教育世俗教育教会教育特点: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影响:1.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2.对东欧的影响很大(斯拉夫字母);3.对西欧影响也很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4.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世俗教育比较发达的原因:1.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2.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3.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发达表现:1.盛行私人讲学(对象、内容);2.中等教育;3.高等教育(目的、教师);4.法学(法典、目的);5.医学地位:受皇帝控制,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权利类型修道院座堂学校内容-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学习方法-主张苦思、默
18、想特点-文献资料中心目的-培养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高级神职人员内容-1.神学;2.世俗学科如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代表学校-君士坦丁堡大座堂学校第21页/共24页阿拉伯的教育历史发展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塞尔柱帝国的教育时间: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分类初等-昆它布中等-学馆 形式(学者在家讲学);内容(中等)地位(私人讲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高等组织形式-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注重背诵宫廷学校:8世纪起清真寺:性质、对象、内容、教学方法图书馆(特殊形式):发展状况(很发达)、作用管理-政府,提供教育经费主干-新学校,但清真寺的教育依然存在代表-尼采姆创办的尼采米亚大学也注
19、重初等教育,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思想-思想专制宗教科-目的、学习内容军政科-目的、学习内容第22页/共24页阿拉伯的教育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特点:1.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也是其发达的原因);2.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和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影响: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花刺子密创立代数,编写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阿拉伯数字的西传。学校-仿照尼采米亚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等级学习内容:分学科(分类)、体育、战术和专业训练,学时各25%考核制度:各科学习通过考试者方可升级,否则重学教师:伊斯兰教徒、学者或诗人,待遇丰厚费用:学生的费用由政府提供学生毕业去向:毕业为帝国文武官员,终身任职,报酬极丰且免税役初级:6-8年,基本训练高级:6-8年,分科训练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