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课件.ppt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节 眼球光学第1页/共78页1.眼屈光系统组成: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2.眼的屈光:光线进入眼的光学系统,在视网膜黄斑部成像称为眼的屈光。第2页/共78页5.5.屈光度的形成人眼总屈折力的大小是由各屈光要素 的代数和。例如:中+中+中+中=正视眼 高+高+低+低=正视眼 高+高+高+高=近视眼 低+低+低+低=远视眼第3页/共78页6.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眼轴长度 24mm眼总屈光力(静止时)+58.64D第4页/共78页7.简化眼: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结点用人眼来研究眼的屈光比较困难,因此将人眼简化。定义:可将屈光系统简化为单一球 面屈折,并大致保存有原光学 性的简单屈光系
2、统称简化眼。第5页/共78页三对基点:焦点、主点、结点。前焦点(距第一主点)-17.05mm 后焦点(距第二主点)+22.78mm 第一主点;1.348mm 第二主点;1.602mm 第一结点;7.078mm 第二结点;7.332mm 前焦点主点结点后焦点第6页/共78页前焦点主点结点后焦点静止状态下眼球总屈光度为 58.64D最大调节力为 70.57D简化眼:一个主点、一个结点、二个焦点。第7页/共78页二、眼的调节与集合第8页/共78页调节定义: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体的 曲率(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称
3、为眼的调节。调节晶状体的弹性和睫状肌的肌力。调节与集合第9页/共78页机制机制:平时睫状肌松弛使悬韧带保持一定紧张度,晶状体被牵拉而扁平,屈光力最小,有利于视远。视近时环形睫状肌收缩-睫状冠形成的环缩小,放松晶体悬韧带-晶体凭本身的弹性和晶体囊的张力前凸-在结点前移和屈率变大两种作用下增加了屈光力。调节第10页/共78页调节范围与调节力、调节幅度:调节近点:经过眼的调节所能看清楚的最近距离。调节远点:无调节作用下所能看清楚的最远距离。调节范围:远点与近点距离之差称为调节范围。调节范围 调节远点 调节近点 第11页/共78页 调节幅度、调节与年龄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称调节幅度。调节力与年龄有
4、关:青少年调节力强;老年人调节力弱,视近困难症状(老花眼)。调节与屈光状态无关:无论正视、远、近视及散光人其绝对调节力基本相同,但是调节近点、远点与屈光不正有密切关系(详见各论)。第12页/共78页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第13页/共78页一、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和发育 新生儿眼轴长度1216mm,和发育成熟的眼球相比,需要增长811mm。从数据看,外界光线要聚焦在视网膜之后,造成20D左右的远视,实际并非如此。新生儿眼轴短,角膜屈率小,晶体呈球形,眼的屈光系统,折光力强,使外界光线仍可聚焦在视网膜上。第14页/共78页成人眼球重约 7.5g,前后径 24mm,新生儿只有 2g 及 16mm,
5、婴幼儿多为远视,随着生长眼球前后轴越来越长,远视便逐渐减退。成人眼球长度24mm新生儿眼球长度16mm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和发育第15页/共78页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和发育 婴幼儿由于受眼轴的影响,存在轻度远视可以视为生理现象,远视度数不应超过34D。随眼球发育,眼轴延长,年龄到青春期时,可以逐渐变为正视。远视便逐渐减退;近视逐渐增加。第16页/共78页 正视眼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称为正视眼。(屈光正)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第17页/共78页屈光不正(非正视眼)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称为
6、屈光不正。第18页/共78页一、近视眼 定义: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成为近视眼。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远点第19页/共78页分类 按屈光成份 轴性:眼轴长 多见 屈光性:球形晶体、圆锥角膜 按近视程度 轻度 -6.00D近视第20页/共78页 按屈光成份分轴性近视屈光力正常,但眼前后径(轴)过长。眼轴每长1mm,近视增加3D。某些青少年发展到成年期,眼轴逐渐增长,发展过快,视力不能矫正,度数较高,称为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称为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近视分类第21页/共78页屈光性近视眼轴长度正常角膜、晶体,曲率过大,弯曲度过高。圆锥状角膜、球形晶体。近视
7、分类第22页/共78页临床表现视力:视近清楚,视远不清视力疲劳:调节集合失调外斜视:不用调节 集合不足 外斜眼球改变:眼轴长,轻度突眼。近视第23页/共78页高度近视眼底改变退行性变(病理性近视)近视弧形斑:眼轴伸长,巩膜扩张快,脉络膜扩 张慢,而暴露出白色弧形巩膜斑。豹纹状眼底:后极部巩膜扩张引起视网膜色素上 皮脱失,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呈豹纹状。黄斑变性:出血、新生血管、白色萎缩斑、黑色 FuchsFuchs斑。巩膜后葡萄肿:网膜周边变性:囊样,格子样,裂孔,网脱。玻璃体液化、混浊、后脱离。临床表现第24页/共78页治疗 光学眼镜矫正:青少年必须散瞳验光 视远戴凹镜,视近不戴镜;低矫正,最
8、好矫正到0.8-0.90.8-0.9;最好用双光眼镜;隐形眼镜矫正 屈光手术近视第25页/共78页二、远视眼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从视网膜上发出的光线穿出眼球之后呈发散光线)其远点在球后,是虚焦点。远点第26页/共78页分类 按屈光成份 轴性 眼轴短、小眼球 屈光性 晶体缺入、扁平角膜 按远视程度 低度 +5.00D远视第27页/共78页屈光性远视:眼轴长度正常,眼的屈光力小,角膜及晶体弯曲度低,晶体脱位,无晶体等。屈光间质的屈光指数低。远视分类第28页/共78页轴性远视轴性远视:屈光力正常,眼轴前后径短。发育异常,眼轴短,小眼球。远视分类第29页/
9、共78页 与调节、年龄的关系:远视看近看远都不清楚,需要调节。轻度远视;青少年调节力强,当屈光力不高时,可以加强调节,得到明视(假正视、假近视)可出现调节痉挛(隐性远视、潜伏性远视)。老年人调节力下降,出现早花。中、高度远视;(多为显性远视)。远视第30页/共78页视力;远、近视力都不好,都用调节。调节力与年龄和健康有关。1)低度远视;远近视力正常。2)中高度远视;远视力差,近视力更差。3)随年龄增长调节力下降,远近视力都下降,近视力更明显,出现“早花”现象。临床表现:远视第31页/共78页视疲劳;长时间近距离工作,调节过度,产生疲劳。视物不清,眼痛,眼胀,头痛,失眠,记忆力。调节性内斜视和斜
10、视弱视(后述);解剖学异常:眼球小,前房浅,眼轴短;眼底改变:见于高度远视,假性视乳头炎。常伴慢性结膜炎,睑缘炎。远视表现第32页/共78页治疗必须在睫状肌麻痹下,配戴凸透镜。学龄儿童,每年验光更换眼睛。轻度远视,视力好,无症状可不戴眼镜。有视疲劳,内斜者必须戴镜。中高度远视患者应戴充分矫正眼镜;中老年人远视者要常戴远近两付眼镜;配镜原则:矫正视力好,度数高的镜片。远视第33页/共78页三、散 光 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在不同的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前后两条(不能在网膜上形成焦点)焦线,称为散光。第34页/共78页 规则散光示意图第35页/共78页 病因:角膜、晶体各
11、经线曲率半径不同。规则性不规则性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圆锥角膜角膜斑翳多发性角膜异物分类散光第36页/共78页临床表现:视物不清,远近均不清。眼疲劳。不正常头位,视物歪头。视盘呈斜形边界不清。散光第37页/共78页轻度: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者,要配柱镜矫正。高度:接触镜矫正或屈光手术。不规则散光:角膜移植。治疗:散光第38页/共78页四、屈光参差 定义:双眼屈光度不相等称为屈 光参差。双眼相差大约 2.50D 2.50D 以上。第39页/共78页分类两眼屈光状态;单纯近视屈光参差1 一只眼正视 单纯远视 另一眼非正视眼 单纯散光性2 复性屈光参差 复性近视屈
12、光参差 两眼均为非正视眼 复性远视 复性散光性3 混合性屈光参差 一眼远视、一眼近视 屈光参差第40页/共78页临床表现:参差超过2.5D以上时,双眼影像清晰 度、大小不同,常常影响双眼单视。视疲劳:双眼使用的调节力不同。弱视,斜视。治疗:小于3D者眼镜矫正。大于3D者接触眼镜、手术。参差第41页/共78页五、老 视 定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核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降低,从而引起眼的生理性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视近困难)称老视老视。老视不是屈光不正。第42页/共78页 原因:晶体核逐渐硬化,晶体囊膜弹性降低,睫状肌力减弱。症状:1.近点远移;2.眼疲劳(睫状肌疲劳);3.辐辏力减弱。老
13、视第43页/共78页治疗:配戴凸透镜(花镜)、双光眼镜。随年龄增长,调节功能按规律逐年下降,因此花镜度数逐年加深,花镜在原有屈光状态基础上增加(取代数和)。老视第44页/共78页 第十七章眼外肌病和弱视第45页/共78页一、解剖与功能眼外肌眼球运动的肌肉,两眼各有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 主要作用内.外.上.下运动。上下直肌与视轴呈23角,次要作用内.外旋。斜肌主要作用内.外旋运动。与视轴呈51角,次要作用上.下.外转。眼外肌第46页/共78页2、活动方式及分组主动肌单眼起主要作用的肌肉协同肌同一眼中作用相同的肌肉拮抗肌 同一眼中作用相反的肌肉配偶肌 另一眼与主动肌同向作用的肌肉 眼外肌第4
14、7页/共78页3、诊断眼位及配偶肌右上诊断眼位: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右侧诊断眼位:右外直肌、左内直肌;右下诊断眼位: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上诊断眼位:左上直肌、右下斜肌;左侧诊断眼位:左外直肌、右内直肌;左下诊断眼位:左下直肌、右上斜肌。第48页/共78页2、双眼单视:落在双眼对应点上的像能在视中枢融合,并形成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单一印象的能力。3、双眼视功能的分级:级 同时知觉 级 融合 (融像)级 立体视觉 第49页/共78页三、斜视后(眼位偏斜)双眼视觉的改变复视 视觉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偏心注视弱视第50页/共78页第二节 斜 视 第51页/共78页斜视定义: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15、一只眼视轴指向目标,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的一侧,形成斜视(strabismus)。第52页/共78页斜视分类:共同性 非共同性(麻痹性)斜视位置:内斜、外斜、上斜(垂直)斜视表现:隐斜、间歇性、交替性、恒定性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麻痹眼偏斜角。第二斜视角:麻痹眼注视,健眼偏斜角。第53页/共78页共同性内斜临床分类:先天性内斜 完全调节性 调节性内斜后天性内斜 部分调节性 非调节性内斜第54页/共78页1.先天性内斜视(婴幼儿内斜视)生后6 6个月内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 临床表现 斜视角较大;远、近斜视角相等;发现于0.5岁前;多有轻、中度远视;睫状肌麻痹或完全矫正后内斜不减小;双眼视力相等,交替
16、注视。第55页/共78页2.后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远视未经矫正 过度的调节 过度的辐凑 内斜。临床表现:多发生于2-5岁前(因为调节出现于1岁左右);看近内斜或内斜加重,看远减轻或正位;睫状肌麻痹或完全矫正后双眼正位;经久不冶可以发展成恒定性内斜。AC/A 正常。第56页/共78页二、共同性外斜视第57页/共78页共同性外斜病因:神经支配异常:调节辐辏不平衡:(散开过强,集合不足);屈光参差:(特别是近视性屈光参差,一眼看近 一眼看远,无须使用调节,融合功能不良)。解剖因素:(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废用:(多见于青春以后一眼失明时,造成 另眼沿眶轴外斜)。
17、第58页/共78页共同性外斜分类: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角大于视近);基本型:(视远斜视角等于视近);集合不足型:(视远斜视角小于视近);疑似分开过强型外斜视:(视远斜视角大于视近;长时间遮盖后视远斜视角小于视近)。第59页/共78页分型及临床表现 (1 1)间歇性外斜视外斜视角有变化,有时正位有时外斜视;畏光;少有复视,多数人单眼抑制而无复视。第60页/共78页(2)恒定性外斜视外斜视角恒定不变;双眼交替注视;单眼交替抑制,无复视。第61页/共78页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功能治愈,恢复每眼的视力;重新获得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共同性斜视第62页/共78页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早
18、期(最好1、2岁以前)矫正屈光不正,散瞳验光配镜;早期治疗弱视,弱视训练;早期做正位视训练,同视机训练;共同性斜视第63页/共78页治疗原则 2、手术治疗目的:尽可能使双眼视轴平衡,增加 获得双眼单视可能性。措施:减弱较强的肌肉作用。加强较弱的肌肉作用。共同性斜视第64页/共78页治疗结果:(1)功能治疗:完全恢复视力,获得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单视功能。(2)美容治疗:恢复正常眼位。共同性斜视第65页/共78页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内直肌麻痹(右)第66页/共78页病因及分类:先天性 后天性先天性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产伤;眼外肌异常。麻痹性斜视第67页/共78页共同性与麻痹性斜视的不同点
19、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斜视方向 内斜 外斜 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 眼球运动 单眼、双眼都正常 运动受限 第一,二斜视角 相等 不相等 各方向 斜视角 相等 不相等 复视 无 有 消除复视的方法 抑制,弱视 头位 注视眼 利用视力好眼注视 双眼视力相等时交替注视 发病年龄 幼年 任何年龄 病因 未确定 多种原因 第68页/共78页第三节 弱 视 看见过戴 遮纸片小 眼镜儿童?第69页/共78页 弱视的定义:由于先天性或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视觉(光觉和形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清淅成像的机会(形觉剥夺)和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楚物像和模糊物像之间的竞争(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
20、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一般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而视力不能矫正到0.80.8者均为弱视。第70页/共78页正常儿童视力发育出生时 无目的的眼动2周 对光有反应2月 眼可随手动6月 0.080.12岁 0.30.43岁 0.60.75岁 1.0第71页/共78页 弱视的特点:在异常视觉环境中视觉未能正常发育;在视觉成熟过程中是产生和矫正弱视的关键;防止弱视和矫正弱视与年龄密切相关。弱视发病率:2-4%估计我国弱视儿童约1千万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第72页/共78页病因及分类 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弱视弱视第73页/共78页1.斜视性弱视 生后早期如果发生斜视
21、会因物像落到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而产生复视和混淆,使黄斑功能长期抑制而形成的弱视。这种弱视是继发的,早期治疗可提高视力。弱视分类第74页/共78页2.屈光参差性弱视 生后早期患有较大的屈光参差,视网膜感受到的像清淅度不同,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双眼相互作用异常)视皮层抑制屈光度较高眼视力而形成弱视。这种弱视功能性的,早期治疗,可以治愈。右 0.9 +1.00DS =1.0左 00.3 +6.00DS =0.4 (弱视)弱视分类第75页/共78页3.屈光不正性弱视 双眼高度屈光不正(主要是远视及远视散光),造成双眼视网膜成像不清楚形成的弱视。右 0.3 +6.00DS =0.5 (弱视)左 0.3 +6.00DS =0.5 (弱视)弱视分类第76页/共78页4.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尤其是6 6个月龄内,任何原因造成视阻断(上睑下垂,角膜白斑,先天性白内障)影响到的正常视觉刺激,使视发育受到抑制,形成剥夺,造成严重的弱视。弱视分类第77页/共7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8页/共78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