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诊治讲稿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帕金森病的诊治讲稿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病的诊治讲稿课件.ppt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又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变性疾病。好发年龄 4070岁之间,发病高峰在60岁左右,65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约2%。病理变化 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严重缺失,以黑质最明显。主要症状 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 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第1页/共86页 病病 因因 PD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最重要的致病原因:环境因素 基因遗传第2页/共86页 1.环境因素 由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和病理上都极类似PD,支持环
2、境因素可能与PD发病有关。尽管外在的和内在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PD发生的危险性,但是目前在PD患者脑中未能发现特殊的毒素。并且多数由毒素所致帕金森综合征中,未能见到PD患者典型的Lewy体。目前PD患者中也尚未鉴定出MPTP样因子。第3页/共86页 2.基因遗传 约5%10%PD患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的家族史,尤其是发病年龄比较年轻的患者,表现出遗传易患性。现已发现至少一部分家族性PD是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并发现有4q2123的-synuclein和6q2527的Parkin基因发生突变。但是在散发的PD患者中基因因素并没有起到主要的作用。因此目前认为,PD可能是由于多种基因突变间相互
3、作用和/或基因突变加上环境毒素共同作用所致。第4页/共86页第5页/共86页 临 床 表 现 P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平均约55岁,男多于女。PD起病隐袭,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很难察觉往往被忽视,病情逐渐进展。在病理证实的PD中约3/4的患者是单侧起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第6页/共86页一、主要症状 1 震 颤:63%的患者首发症状是震颤。震颤多由身体一侧的远端(手指或手)开始,经数月或数年从手逐渐发展到同侧的下肢,再扩展到对侧的肢体,或者下颌、唇和舌。第7页/共86页 疾病早期典型的震颤仅仅在肢体处于静止时出现,故称为静止性震颤。早期轻微的震颤可以间歇地出现;自主运动
4、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最先受累的肢体在整个病程中受到的影响最严重,一般随着病程的延长震颤的出现减少。40%50%的患者还可以有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少数患者整个病程中可以全无震颤。第8页/共86页 2肌强直:指让患者的肢体作被动运动时,在整个关节的伸曲活动中均存在阻力,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第9页/共86页 由于震颤对肌张力的影响可呈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患者从发病就可有某种程度的肌强直存在,可有肌肉僵硬、无力、疲乏的感觉。四肢、躯干、颈部及面部肌肉均可受累。一般肌强直两侧明显不对称,就是在同一肢体的不同关节也可表现出轻重的不同。颈、躯干和肢体的屈肌强直可引起特征性的屈曲姿势,转颈和转身动作缓慢、困难
5、。手、足姿势特殊(比如,指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第10页/共86页 3运动迟缓:有不同程度主动运动减慢和随意运动减少,其程度不同通常分别称为运动迟缓、运动减少和运动不能。表现为启动动作困难,行走时两臂的摆动减少,伴随动作减少。第11页/共86页 运动迟缓可表现为患者难于同时干两件事情。患者通常完成一个动作的速度受其本人的主观影响较大,一时间患者的运动可以很容易,轻松自如,一时间又变得需要他人的帮助。患者难于维持重复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不能以恒定的高度和固定的节奏用手指尖连续叩击桌面;写字时,字越写越小。患者的这种困难可以仅在重复某一种动作时明显。第12页/共86页 4姿势异常:患者常出
6、现姿势异常。患者身体常向影响较轻的一侧凹,造成脊柱侧弯,肩部一侧高一侧低;躯干屈曲,弯腰曲背,膝、肘和掌指关节屈曲。姿势异常通常是PD晚期的表现。运动时表现为步态障碍。姿势异常可表现为姿势不稳和姿势反射障碍,严重时容易向前或向后倾斜而跌到,跌倒时无正常保护性的反射,而是象木头人样倒下。第13页/共86页 早期患者就可出现卧位时很难协调手臂和躯干的活动,翻身困难;于坐位中慢慢地向一侧或向后偏移而倾斜;欲从坐位站起却不能移动双足置于重心之下,造成起立困难;患者转身缓慢,躯干不能旋转;行走时由于重心改变而失去平衡,患者以增加行走速度来防止跌倒,出现慌张步态。第14页/共86页 二、次要症状 次要症状
7、是指其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有些次要症状发生在主要症状之前,有些可成为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些症状对目前的治疗反应差。第15页/共86页 1精神症状:在许多PD患者中,精神症状可以表现为抑郁、焦虑、精神病。40%的PD患者可有抑郁,近5%的患者可有严重抑郁。抑郁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无关。40%PD患者有某种形式的焦虑:惊恐发作、恐怖状态和广泛性焦虑。精神病可出现在未治疗的患者中,但更常见于用左旋多巴(LD)药物治疗的患者,有20%可出现幻觉,主要是视幻觉。第16页/共86页 2认知功能障碍:PD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保持注意比较困难和记忆减退。早期患者表现为执行能力下降,患者不能计划、开始和
8、执行任务,痴呆一般是晚期患者的表现。至少有20%的患者出现痴呆。PD痴呆具有皮质下痴呆和皮质性痴呆的特性。痴呆多见于老年发病的患者,青年起病的较少出现。有运动徐缓和肌强直症状的患者常见认知功能下降,有震颤症状者较少见。第17页/共86页 3睡眠障碍:震颤或肌强直症状使67%的PD患者入睡困难,肌张力障碍症状使患者清晨从睡眠中早醒,患者醒后难以再入睡。88%的患者持续睡眠困难,睡眠障碍随疾病的进展而加重。第18页/共86页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PD患者可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早期可因副交感神经调节障碍出现心血管反射异常,但临床通常无症状。少数可有直立性低血压,于站位或行走时感到无力、头昏或出
9、现昏厥。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需要治疗。PD患者可有性功能障碍,性活动减少。多数患者可有全身性的多汗,少数患者多汗只影响身体的一侧,或者某一个局部。第19页/共86页 5语言障碍:约1/2 PD患者有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犹豫不决,重复语言,语言困难。PD患者还可出现许多其它症状,例如泌尿道症状、眼球扫视和跟随运动异常等。第20页/共86页 PD的预后 PD患者发生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或死亡,平均经历约1015年。运动功能障碍的进展在PD疾病的早期较晚期更迅速,在病程的头9年里PD的基本评分进展较快,而以后的进展甚微。发病年龄是影响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年发病者其疾病进展迅速,而且这类患者对LD治
10、疗反应差。老年发病者容易出现痴呆,男性多见。第21页/共86页 有痴呆的PD患者几乎一半表现为明显的运动不能-肌强直综合征;而无痴呆的PD患者仅19%出现运动不能-肌强直综合征。年青患者出现智能改变的非常罕见。震颤明显的PD患者很少出现痴呆。有认知功能下降的PD患者其运动功能障碍的进展更为迅速,出现PD症状时就可有运动功能障碍。有幻觉的PD患者可于数年里死亡。第22页/共86页 诊 断 确诊PD除了应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外,还应加上病理诊断结果。但PD患者生前难于获得其病理资料,目前又无特异敏感的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作为诊断的依据,所以 PD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而临床上尚无统一的PD诊断标准。
11、现提供以下三种诊断标准供参考。第23页/共86页1997年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提出的诊断标准:第一步 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标准 运动徐缓(主动运动启动缓慢、快复轮替动作速度和幅度进行性减慢)至少有下列一个症状 肌强直 46Hz静止性震颤 姿势不稳(非视觉、前庭、小脑或深感觉障碍所致)第24页/共86页 第二步 帕金森病排除标准 (具有下列一项可排除PD诊断)帕金森综合征 有明确病因,例如卒中、头伤、脑炎、精神安定剂、脑积水、脑肿瘤 动眼危象 症状体征有持续缓解 核上性凝视麻痹 小脑体征 早期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严重痴呆 对大剂量左旋多巴反应差第25页/共86页 第三步 支持PD诊断标准 确诊
12、PD需具备下列三条以上 单侧起病 静止性震颤 症状体征逐渐进展 症状体征持续性两侧不对称 早期LD治疗反应好并持续5年 LD治疗可诱发运动障碍 病程10年 第26页/共86页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一)帕金森病的诊断 1。运动减少:随意运动在始动时缓慢,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2。至少符合下述一项: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 46Hz;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功能,脑功能及本体感觉功能障碍造成)第27页/共86页 3。还需要至少符合下列各项条件中 3 个或 3个以上 单侧起病;静止性震颤;逐渐进展;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第28页/共86页 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非常好
13、(70100%);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异动症;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 5 年或 5 年以上;(二)排出非帕金森病的诊断 1。帕金森病叠加综合征 有动眼危象;病情持续性缓解,或发展迅速;发病 3 年后,仍是严格的单侧受累;第29页/共86页 核上性麻痹;小脑征;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早期即有严重的痴呆,伴有记忆力、语言和执行障碍;锥体束征阳性;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第30页/共86页 早期出现摔倒;躯体僵直重于肢体僵直;2。继发帕金森病 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帕金森病特征的阶梯状进展;反复的脑损伤史;确切的脑炎病史;在症状出现时,应用精神抑制药;第31页/共86页 1 个
14、以上的亲属患病;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接受过 MPTP(一种阿片类镇痛剂的衍生物,对黑质细胞有特异性毒性)(三)临床诊断标准 1。可能的特发性帕金森病 标准 A 2/4(二条中必须有一条是运动减少或静止性震颤)标准 B,不符合&标准C,符合第32页/共86页 很可能的特发性帕金森病 标准 A 3/4,(三条中必须有一条是运动减少或静止性震颤)标准 B,不符合&标准 C,符合 3。肯定的特发性帕金森病 符合帕金森病组织病理学所见第33页/共86页注释:标准A(纳入):运动减少、僵直、静止性震颤、不对称性受累;标准B(提示为其他诊断):发病最初三年出现不典型的体征,核上性凝视麻痹/眼
15、球垂直运动缓慢,和治疗无关的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不良;标准C(支持是PD):对左旋多巴或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反应良好;第34页/共86页 PD的每一个临床表现都无特异性,其所有症状不是以一种固定的次序出现。大多数患者单侧起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震颤、其次是步态障碍、随之有行动迟缓、僵硬、肌痛和笨拙。就单个体征而言,PD患者在其病程中的某一时间里一般会有过静止性震颤。第35页/共86页 PD在使用LD制剂治疗后,其运动迟缓和震颤会得到改善,这种改善是明显的和持久的。因此观察LD治疗是否有效,可协助诊断PD。一般只有当LD的剂量每天给予1000mg,治疗1月后无效才能视为治疗失败。第36页/共86页
16、有人采用DA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apomorphine)作为诊断性治疗试验。阿朴吗啡皮下使用安全有效。皮下给予阿朴吗啡13mg,5分15分钟起效,可持续60分钟。还有人采用突然停服LD制剂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恶化的情况,通过治疗反应效果来诊断PD。但这种方法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慎用,要警惕有可能诱发患者发生恶性综合征。第37页/共86页 在常规诊断标准中,最敏感的PD临床表现是震颤、临床体征不对称和明显的LD治疗反应;当PD患者具有两个主要症状时可使诊断达到很高的敏感性(99%),但得到病理证实的特异性很低(8%);第38页/共86页 有突出震颤的运动不能-肌强直综合征其特异性最大(96%),但
17、敏感性很低(14%);PD是一种无缓解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因此为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患者症状至少应存在一段时间,在确保无支持其他诊断的临床表现时才能作出确诊诊断;第39页/共86页 病理证实PD患者临床体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 断 标 准 敏感性 特异性 -有二个主要症状:震颤、肌强直或运动迟缓 0.99 0.08无PD不典型表现 0.97 0.38LD治疗有明显反应 0.79 0.33单侧起病 0.77 0.57震颤 0.76 0.50单侧起病和无不典型表现 0.75 0.75全部症状: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0.65 0.71不对称体征 0.59 0.67有突出的震颤 0.14 0.96
18、-第40页/共86页 治 疗 症状性治疗 保护性治疗和修复性治疗。症状性治疗是减轻患者的症状,以便尽快地恢复患者的功能,为达到治疗的即刻目的。保护性治疗 指尽可能消除病因或干预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便有可能阻止疾病或至少能减慢疾病的进展,这是治疗的长远目标。修复性治疗 是通过脑移植术提供新的神经元或使用神经营养因子以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来达到治疗目的。第41页/共86页 一、一、症状性治疗症状性治疗 1.早期治疗早期治疗 2.晚期治疗晚期治疗第42页/共86页 (一)、早期治疗 由于PD是纹状体多巴胺缺乏,其治疗主要是增加纹状体内DA或DA激动剂的水平,或用抗胆碱能制剂减少胆碱能活性,以
19、便尽快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的功能。目前在疾病早期尚无最好的治疗选择。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功能障碍的程度。第43页/共86页 1.左旋多巴:使用LD治疗起到了替代DA神经介质的作用。目前,LD治疗PD运动症状仍然最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便利、起效快、副作用较少。LD治疗后,PD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会迅速的改善,运动迟缓和肌强直对治疗的反应最好,姿势障碍对治疗一般无反应,震颤对治疗的反应虽难以预料,但是仍然是最有效的。LD替代性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第44页/共86页 用LD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以100mg每日2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逐渐增量,剂量增加到最
20、适水平必须通过一个缓慢耐心地调节过程来确定。成人维持量1000mg6000mg/d。LD的副作用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各种不自主运动(如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等)。单独使用LD治疗可频繁地出现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是可逆的,暂时减量就可控制。第45页/共86页 在通常服用的LD剂量中只有极少部分能到达脑内。因LD在外周被多巴脱羧酶(AADC)转化成DA。将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和LD一起使用(脱羧酶抑制剂本身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可减少外周多巴胺的合成,促使更多的LD进入脑内,大大地减少LD的使用剂量,降低LD的外周副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有苄丝肼(Bens
21、erazide)和卡比多巴(carbidopa,或甲基多巴肼methyl-dopa hydrazine)。苄丝肼、卡比多巴和LD联合治疗,可使LD的剂量减少75%80%,使其有效治疗量仅为单用时的1/5。第46页/共86页第47页/共86页 (1)美多巴(Madopar)是LD与苄丝肼按4:1的混合制剂,LD200mg苄丝肼50mg或LD100mg苄丝肼25mg。疾病早期阶段的一般用量是每次62.5mg,日3次,维持剂量每天美多巴14片。美多巴对症状和体征起效慢,一般在治疗开始后两周出现明显的作用,最佳的效果需要在几周以后才能达到。(2)帕金宁(Sinemet,信尼麦)是LD与卡比多巴按10:
22、1或4:1的混合制剂,LD100mg卡比多巴10mg、LD250mg卡比多巴25mg或LD100mg卡比多巴25mg。开始治疗可给予LD100mg/卡比多巴10mg,日3次。逐渐加量,每隔数日每日增加1片,每日最大剂量不要超过LD250mg/卡比多巴25mg,34片。副作用与LD相比,其外周副作用(胃肠道和心血管)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程度较轻。但中枢的副作用(不自主运动,精神障碍)和长期用药后发生的并发症仍可出现。第48页/共86页 2.DA激动剂:DA受体激动剂可直接作用于突触后的多巴胺受体而起到症状性治疗作用。最初,DA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晚期患者LD制剂的辅助性用药,现在长效DA受体激动剂
23、已单独用于治疗早期PD患者。单独使用缓解PD症状的疗效不如LD制剂,且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所需的时间比LD制剂的长。激动剂以小剂量治疗开始,并根据患者的反应于4 48 8周内逐渐增加剂量;如与LD联合治疗时应减少LD剂量以避免出现运动并发症。所有激动剂产生的治疗反应都与剂量有关。第49页/共86页 麦角类和非麦角类DA激动剂:溴隐亭(bromocriptine)(bromocriptine):是一种麦角类D2 2受体激动剂和D1 1受体拮抗剂,最佳剂量在不同患者之间差异很大,所用剂量取决于治疗反应和副作用的大小。对帕金森病的所有主要症状均有治疗作用,只是对震颤的效果常较弱或起效较慢。副作用以妄想、
24、幻觉较常见,还有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运动障碍等。此药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禁用。有心肌梗塞、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和急性消化道溃疡患者要慎用。第50页/共86页 甲磺酸培高利特(pergolide)(pergolide):是一种麦角类D2 2受体激动剂和微弱D1 1受体激动剂,每日剂量0.750.75 mg 3 3 mg,分3 3次口服。药效是溴隐停的10倍,对溴隐亭不再有效的患者改用培高利特治疗仍可获改善。单药治疗时,在对新诊断的PDPD患者6 6个月治疗中,其控制症状的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与LD一样;对于恶化的PD患者,大剂量甲磺酸培高利特可减少症状波动和使PD症状得到很好地控制。联合治疗时,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帕金森病 诊治 讲稿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