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pptx
《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pptx(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2 2 2 2)应力和位移)应力和位移)应力和位移)应力和位移(79)平面应力时平面应力时第1页/共100页(710)平面应变时平面应变时第2页/共100页圆形洞室二次应力分布圆形洞室二次应力分布圆形洞室二次应力分布圆形洞室二次应力分布第3页/共100页(3 3 3 3)洞室的径向位移)洞室的径向位移)洞室的径向位移)洞室的径向位移(平面应变时)(平面应变时)(平面应变时)(平面应变时)轴对称、切向位移:轴对称、切向位移:V V=0=0 径向位移:径向位移:开挖前开挖前开挖前开挖前,岩体产生的位移(,岩体产生的位移(r ra a=0
2、=0)由上式得:)由上式得:(712)由于开挖引由于开挖引起的位移起的位移第4页/共100页(4 4 4 4)洞周的应变)洞周的应变)洞周的应变)洞周的应变 开挖前开挖前开挖前开挖前,岩体已完成应变,岩体已完成应变开挖引起开挖引起的应变的应变:可见 ,说明 时,岩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的特点。ra=0代入(7-10)式得:第5页/共100页(5 5 5 5)洞壁的稳定性评)洞壁的稳定性评)洞壁的稳定性评)洞壁的稳定性评 弹弹塑塑破碎破碎弹弹塑塑破破稳定条件稳定条件围岩可能围岩可能出现的情况出现的情况塑塑破破碎碎洞室周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最容易破坏。周边最大切应力:第6页/共100页二、二、时,二
3、次应力状态时,二次应力状态(1)计计算模型算模型I I轴对称轴对称IIII反对称反对称第7页/共100页(2 2 2 2)应力)应力)应力)应力位移分析位移分析位移分析位移分析 I IIIII加加二次应力埸二次应力埸等等于于(7-15)第8页/共100页(7-16)有工程应用价值的位移是由于开挖引起的位移,可用类似方法求出:第9页/共100页(3 3)洞室周边洞室周边应力应力洞室周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最容易破坏。代入(7-15)得洞室周边应力:可见洞室周边只有切向应力:式中:K-围岩内的总应力集中系数 Kz、Kx-分别为垂直和水平应力集中系数洞室周边应力集中系数与侧压力系数有关见图(7-5)
4、第10页/共100页第11页/共100页(3 3)洞室周边位移洞室周边位移将r=ra代入式(7-16),得由于开挖引起的洞室周边位移:影响洞壁位移的因素很多,有岩体性质、初始应力、开挖半径、位移与径向夹角等。径向位移比切向位移稍大些,因此,径向位移,对围岩稳定性起主导作用。径向位移便于测量与控制径向位移便于测量与控制!第12页/共100页三、深埋椭圆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三、深埋椭圆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三、深埋椭圆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三、深埋椭圆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 图7-6 椭圆洞室单向受力计算简图(1)计计算模型算模型第13页/共100页(2)(2)(2)(2)洞壁应力计算公式洞壁应力计算公式洞壁应
5、力计算公式洞壁应力计算公式 可能出现拉应力的(0,b)(0,-b),顶底 板中点,即(3)(3)洞壁应力分布特点洞壁应力分布特点最大压应力点(a,0)(-a,0)两帮中点,即第14页/共100页若ab,最大压应力点为:选择3个关键点关键点()代入(7-20)式得,3个关键点,在不同侧压力系数下的应力。见表7-1 (3)(3)最佳轴比(谐洞)最佳轴比(谐洞)最有利于巷道围岩稳定的巷道断面尺寸,可用它的高跨比 表征(轴比),称为最佳轴比或诣洞。最佳轴比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最佳轴比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最大拉应力点为:第15页/共100页巷道周边应力 对称均匀分布;巷道周边不出现拉应力;应力值是各种
6、截面中的最小值。当 时,满足此条件故 为 数佳轴比。此时 (与 无关)当 时,K=1,圆形最优。第16页/共100页第17页/共100页四、深埋矩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四、深埋矩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四、深埋矩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四、深埋矩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 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孔边应力分布:Kx,Kz-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的应力集中系数表7-2。时,由表可见多点出现拉应力。第18页/共100页第19页/共100页返回当时,矩形洞室周边均为压应力当时,洞室周边出现拉应力矩形洞室周边角点应力远大于其它部位的应力第20页/共100页只介绍只介绍只介绍只介绍 (其它情况太复杂、不介绍)(其它情况太复杂
7、、不介绍)(其它情况太复杂、不介绍)(其它情况太复杂、不介绍)极坐标下的平衡:极坐标下的平衡:第三节第三节 深埋圆形洞室弹塑性分布深埋圆形洞室弹塑性分布 的二次应力状态的二次应力状态1 1、塑性区内的应力态、塑性区内的应力态 假设岩体服从库仑-莫尔准则,是理想塑性体(极限平衡理论)。(1 1)基本方程)基本方程(不计体力)第21页/共100页、两个方程求两个未知应力分量优点优点:不用本构关系由于轴对称:与 无关,塑性条件式(2-43):此处:即:elasticityplasticity第22页/共100页(2 2 2 2)解方程)解方程)解方程)解方程(脚标(脚标(脚标(脚标P P P P 表
8、示表示表示表示塑性应力分量塑性应力分量塑性应力分量塑性应力分量)平衡方程第一式自动满足,由第二式得:代入上式:(一阶微分式)第23页/共100页塑性区的应力分量塑性区的应力分量边界条件:(若考虑支护 )积分并考虑边界条件得:代入得:第24页/共100页 轴对称,塑性区边界是圆周轴对称,塑性区边界是圆周轴对称,塑性区边界是圆周轴对称,塑性区边界是圆周 ,有有有有 在弹性与在弹性与塑性的交界塑性的交界面上,应力面上,应力分量和第一分量和第一应力不变量应力不变量相等相等 2 2、塑性区半径、塑性区半径R RP P边界条件:边界条件:(见下图)解:解:+得:第25页/共100页弹、塑性分析应力边界条件
9、弹、塑性分析应力边界条件第26页/共100页(7-28)可见,RP与原岩应力PO、岩体强度 和 有关。锚杆长度:锚杆长度:第27页/共100页3 3 3 3、塑性区与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塑性区与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塑性区与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塑性区与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 式(式(7-287-28)代入(代入(7-277-27)得,)得,(7-29)塑性区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呈线性,仅用广义虎克定律不能正确地表现塑性区内的应力、应变关系。用平均应力与平均应变之间的关系,乘于一表示两者所具有的非线性关系的塑性模数,并假设塑性体积应变为0。4 4、塑性区的位移、塑性区的位移第28页/共100页平
10、均应力:平均应变:三个广义虎克定律相加:代入广义虎克定律第29页/共100页 在以上在以上3 3式的右边乘上式的右边乘上 ,就得到塑性区,就得到塑性区的应力的应力-应变关系。当应变关系。当 时,为弹性的时,为弹性的应力应力-应变关系。应变关系。同理得另外两式,最后得到消除静水压力部分的应力应变关系注:体积应变为注:体积应变为0第30页/共100页 塑性塑性区应力区应力-应变应变关系关系:设塑性区的平均变形模量为E0,横向变形模量 ,剪切模量为G0,体积应变平面问题平均应力轴对称下的平面应变问题轴对称下的平面应变问题由第31页/共100页几何方程:求得:式第32页/共100页由得:(7-31)2
11、CC利用边界条件求利用边界条件求C C代入(7-31)式得:塑性区边界上的应力分量差由(7-29)式给出第33页/共100页(7-32)(7-32)(7-30)得塑性区径向位移:(7-33)将上式求出的系数C代入(7-31)式得塑性模数第34页/共100页5 5 5 5、弹性区的应力和位移、弹性区的应力和位移、弹性区的应力和位移、弹性区的应力和位移 n n 受力模型:相当于内外受压的厚壁圆筒。受力模型:相当于内外受压的厚壁圆筒。n n 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求出弹性区的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7-34)第35页/共100页转换成平面应变下的位移:开挖前完成的位移由于开挖引起的围岩总位移增量即为弹性区
12、与塑性区位移增量之和即为弹性区与塑性区位移增量之和第36页/共100页6 6 6 6、小结(、小结(、小结(、小结()(1 1)圆圆形形洞洞室室,当当 时时,出现塑性区。出现塑性区。(2)塑性区内每点应力状处于极限状态,即 和 均随r 增大,但都与强度曲线相切。(3)塑性区内的应力分量与外载无关,外力增大,转移到弹性区,式塑性区扩大。(4)塑性区的存在对弹性区域起支护作用,参见(7-34)式。(5)弹-塑性岩体弹性区的应力分布与弹性岩体基本相同。第37页/共100页弹-塑性区应力分布图强度线塑性区内任一点的应力圆均与该线相切塑性区切向应力分布曲线弹性区切向应力分布曲线塑性区径向应力分布曲线弹性
13、区径向应力分布曲线弹性状态切向应力分布曲线弹性状态径向应力分布曲线塑性区弹性区应力升高区原岩应力区围岩原岩应力降区返回第38页/共100页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 洞室剪裂区及应力分析洞室剪裂区及应力分析洞室剪裂区及应力分析洞室剪裂区及应力分析n n岩体强度受结构面控制,岩体产生剪切滑移岩体强度受结构面控制,岩体产生剪切滑移一、基本假设:一、基本假设:一、基本假设:一、基本假设:(1 1)剪切区应力分布近似弹性应力分布。)剪切区应力分布近似弹性应力分布。(2 2)仅考虑一组节理,并不计间距的影响。)仅考虑一组节理,并不计
14、间距的影响。(3 3)剪裂区的切向应力受节理面的强度控制,并)剪裂区的切向应力受节理面的强度控制,并 服从库仑准则。服从库仑准则。径向应力,由弹性公式给出,径向应力,由弹性公式给出,破坏角破坏角 。(见下图)。(见下图)第39页/共100页岩体单元中强度最弱的方向量节理方向,岩体可能沿此方向剪切滑移最小主应力与破坏面的夹角:第40页/共100页二、破裂区的应力计算二、破裂区的应力计算二、破裂区的应力计算二、破裂区的应力计算代入上式得:破裂区的径向应力仍按弹性公式计算(弹-塑性极限状态,切向应力按塑性公式计算。由(4-51)式:其中:第41页/共100页其中:破裂区的应力(7-37)第42页/共
15、100页 弹性区的应力,(节理面不多破坏),仅按弹性区的应力,(节理面不多破坏),仅按弹性区的应力,(节理面不多破坏),仅按弹性区的应力,(节理面不多破坏),仅按各向同性同时的应力计算公式。各向同性同时的应力计算公式。各向同性同时的应力计算公式。各向同性同时的应力计算公式。三、剪裂区范围三、剪裂区范围把巷道外接圆形,破裂区仍近似为圆形,其半径为。利用弹性区与塑性区交面上的应力分量相等的条件求出破裂半径。即:将分别代入(7-9)和(7-37)的第二式并令相等:第43页/共100页两式相等(7-38)求出破裂半径第44页/共100页由(7-38)推出 破裂条件(7-39)破裂角将代入(7-38)得
16、(7-40)第45页/共100页最大破裂半径(7-41)返回第46页/共100页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围岩压力(地压)围岩压力(地压)围岩压力(地压)围岩压力(地压)一、围岩压力的基本概念一、围岩压力的基本概念一、围岩压力的基本概念一、围岩压力的基本概念n n狭义围岩压力:围岩作用于支护上的压力。狭义围岩压力:围岩作用于支护上的压力。(围岩和支护被看成独立的两个体系)(围岩和支护被看成独立的两个体系)n n广义围岩压力:支护与围岩是一个共同体,广义围岩压力:支护与围岩是一个共同体,二次应力的全部作用力视为围岩压力。二次应力的全部作用力视为围岩压力。n n(1 1)稳定状态:)稳定状态:n
17、n (2)不稳定状态:塑性 破坏塌垮 失稳第47页/共100页二、水平洞室围岩的主要破坏形式二、水平洞室围岩的主要破坏形式二、水平洞室围岩的主要破坏形式二、水平洞室围岩的主要破坏形式1 1、围岩整体稳定,可能有局部掉落。、围岩整体稳定,可能有局部掉落。(爆破震动、局部裂隙切割)(爆破震动、局部裂隙切割)2 2、脆性断裂破坏、脆性断裂破坏拉裂破坏,一般在洞顶。拉裂破坏,一般在洞顶。3 3、松散、冒顶、片帮、松散、冒顶、片帮自然拱自然拱4 4、围岩膨胀底鼓、围岩膨胀底鼓5 5、形成塑性滑移面、形成塑性滑移面第48页/共100页自然冒落拱自然冒落拱第49页/共100页水平或缓倾斜坚硬岩层巷道开挖轮廓
18、线急倾斜坚硬岩层高边墙塌落取决于节理分布第50页/共100页脆性裂隙岩体巷道围岩顶部掉块模型软岩巷道严重底鼓现象第51页/共100页软岩巷道围岩的膨胀现象第52页/共100页时时塑性区为环状分布,滑移线是对数螺线塑性区为环状分布,滑移线是对数螺线。开挖后开挖后 ,形成塑形成塑性区性区在与主在与主应力方应力方向形成向形成 的共轭对称的共轭对称两组滑两组滑移面。移面。第53页/共100页三、围岩压力分类三、围岩压力分类三、围岩压力分类三、围岩压力分类 1 1 1 1、松动压力、松动压力、松动压力、松动压力:松动脱落围岩,作用在支护上:松动脱落围岩,作用在支护上的岩体的自重荷载(自然拱、掉块,的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力 工程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