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空调系统运行调节.pptx
《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空调系统运行调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空调系统运行调节.pptx(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 N=100tt图 室内空气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室内热、湿负荷变化室外气象条件变化RHRH6.1 6.1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WWC CL L系统运行时遇到的变化因素:问题的提出:如何使房间参数在允许波动范围?运行中的调节允许波动范围大小由谁决定?第1页/共106页6.1 6.1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图 室内空气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1、保持室内参数要求2、节省运行费(经济运行)3、调节设备简单可靠运行中的调节要点、目的:N N=100WWC CL L第2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余湿量W室内热湿负
2、荷变化室内余热量QN N=100WWC CL L 若只调一个参数,必定有温度或湿度不符合要求,要考虑允许偏差,要想精确调节,至少要调2个参数,即:调节温度、湿度、风量中的二个参数。问题: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湿比比设计值大还是小?室内热湿比偏大还是偏小好处理?第3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调节方法:1、定(机器)露点和变(机器)露点的调节方法N N=100WWC CL L 2、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3、调节旁通风门4、调节送风量5、多房间系统的运行调节第4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
3、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1、定(机器)露点和变(机器)露点的调节方法(1)室内余热量Q变、余湿量W不变N N=100WWC CL L dN=dNdN=dN NN送风量G不变余湿量W不变若:定露点L若若NN仍在允许范围仍在允许范围内,内,则不作任何调节则不作任何调节第5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1、定(机器)露点和变(机器)露点的调节方法(1)室内余热量Q变、余湿量W不变N N=100WWC CL L dN=dNdN=dN NN若若NN超出允许范围,超出允许范围,或室内空调精度要求或室内空调精度要求很高:很高:则可以则可以调节再热量调
4、节再热量的的办法,而不是改变机办法,而不是改变机器露点器露点L L。OO NN第6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1、定(机器)露点和变(机器)露点的调节方法(2)室内余热量Q和余湿量W均改变N N=100WWC CL L Q 和W减少的程度不同: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若:送风量G不变 NNhNhNhNhN OO调节方式:调节方式:1 1)定露点再热)定露点再热第7页/共106页2 2)若定露点再热满足不了要求,则需)若定露点再热满足不了要求,则需变露点变露点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
5、行调节变露点:由送风状态点变露点:由送风状态点L L变成变成LLN N=100WWC CL L NNhNhNhNhN OOL L OO hL hLdL dL第8页/共106页改变机器露点的方法(以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为例)改变机器露点的方法(以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为例)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a a)调节)调节预热器加热量预热器加热量N N=100WWL L MMC CMMLL 第9页/共106页改变机器露点的方法(以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为例)改变机器露点的方法(以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为例)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
6、变化时的运行调节b b)调节新、回风比调节新、回风比N N=100WWL L C CCC LLc c)调节喷水温度或)调节喷水温度或表冷器进水温度表冷器进水温度第10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问题:定(变)露点调节方式的特点?第11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C CW WN NL Lt0=100O OCL余湿量W不变、总送风量不变假设:当室内显热负荷减小时,热湿比线变成变成。如何进行调节?如何进行调节?第12页/共106页6.1.1 6
7、.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C CW WN NL Lt0=100O OL调节一、二次回风调节一、二次回风联动阀门,联动阀门,减小一减小一次回风量。次回风量。C第13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调节一、二次回风混合比第14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3、调节旁通风门N N=100WWC CL L 余湿量W不变总送风量不变假设:当室内显热负荷减小时,热湿比线变成变成。LLOO d d节能显著存在的问题
8、或是其局限性?第15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3、调节旁通风门N N=100WWL L LLOO过渡季节节能显著W1W1W2W2第16页/共106页4、调节送风量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N N=100WWC CL L(1)问题:如果热、湿负荷减小后,热湿比线与原来仍相等,则此时改变送风量,室内状态点会如何变化?第17页/共106页4、调节送风量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N N=100WWC CL L (2)若室内显热负
9、荷减少,湿负荷不变 减小t tN N若要保持室内室温不变,则室内相对湿度会有所增大。若室内温湿度精度要求要,则可采用变露点调节。L L第18页/共106页4、调节送风量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N N=100WWC CL L 变风量调节存在的问题:一般不能同时保证温度和湿度两个参数不变,只能保证其中一个参数不变,而另一个参数还须通过其他方法加以调节才能保证。第19页/共106页N N=100WWC CL L 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4、调节送风量若要保持室内含湿量不变,则应如何调节?d
10、 dN N 第20页/共106页5、多房间系统的运行调节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若一个空调系统为多个负荷不同的房间服务时,则应如何调节?不同N N=100WWC CL L t tN N(1)若相关不大,则可采用同一送风状态点。第21页/共106页5、多房间系统的运行调节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2)若相关较大,或房间精度要求较高,则采用不同送风状态点N N=100WWC CL L 第22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6、
11、直接调节送风状态含湿量可不必把空气处理到露点状态,然后再加热到送风状态,而只需要相应地改变加热量和喷蒸汽量,就能得到所需要地送风状态,以满足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实现无露点控制。第23页/共106页6.1.1 6.1.1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6、直接调节送风状态含湿量第24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的变化:送风状态的变化负荷变化N N=100WWC CL L分析前提条件:假设室内热湿负荷不变总送风量不变第25页/共106页1、空调工况分区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
12、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1)定义根据当地的气象变化情况,在I-D图上分成若干个气象区,即空调工况区,对应每个工况区采用不同的运行调节方法。(2)工况区划分原则在保证室内温湿度要求的前提下,使运行经济,调节简便;考虑气象频度,尽量减少分区和调节环节。第26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2、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调节五个工况区:,图图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第27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1)第区域冬季寒冷季节室外新风要考虑预热,新风阀
13、门开到最小,保持最小新风比的新风量,加热器满负荷运行。iW iW1:第28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区:预热混合边界参数:Q一次一次Q二次二次室外参数变化:iW iW1:关闭一次加热器/预热器调节Q一次过程:室内温度变化:调节Q二次室内湿度变化:调节?调节?第29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区:冬季采用喷干蒸汽等温加湿?tW t:关闭一次加热器/预热器t边界参数:第30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2)第区域
14、1)若保持m冬%(最小新风比)iW1 iW iL1冬季WWCC2)改变新回风比(增大新风量,减小回风量不节能CC3)当室外空气焓值恰好等于iL1?第31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3)第区域iL1 iW iL2冬、夏季室内参数要求不同才存在的区域。过渡季若室内参数允许在范围内波动,则新回风阀门可不用调节,采用全新风方式。若室内参数要求相对稳定?第32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4)第区域iL1 iW iN2开始进入夏季利用室内回风是否合理?节能:采用全新风第33页/共
15、106页WL2 O N2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4)第区域调节喷水温度t喷水喷水;t喷水喷水WW OO=100 i iN2N2L L2 2C Ci iL2L2N2W第34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5)第区域iWiN2 进入盛夏季可采用m夏%(最小新风比),节能WN2L2 N2过程:第35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5)第区域 C CN2WW L L2 2i iWWi iN2N2WN2过程:L2 N2调节喷水温度t
16、喷水喷水;第36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一次回风(喷水)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第37页/共106页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图第38页/共106页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所遵循的原则:6.1.2 6.1.2 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室外空气状态变时的运行调节1)条件许可时,不同季节尽量采用不同的室内设定参数以及充分利用室内被调参数的允许波动范围,以推迟用冷(或用冷)的时间;2)尽量避免冷热量抵消的现象;3)在冬、夏季应允许利用室内回风,保持最小新风比,以节省
17、冷量或热量的消耗;4)在过渡季节,应加大新风量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调节能力,并设法尽量推迟使用制冷机的时间。第39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一、室温控制1、室温控制方法:加热量、m比、一、二次回风比2、提高室温控制的质量的方法(1)室外空气温度补偿控制(增强人们的舒适感和节省能量)(2)送风温度补偿控制(提高控制精度,消除室外气温、新风量变化以及冷、热媒温度波动等对送风温度的干扰)第40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节能否?室温控制模式室内温度给定值随室外温度的变化以室外干球
18、温度为室内温度调节器的主要参数第41页/共106页tN:室外气温补偿控制(无恒温要求时)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以室外干球温度为室内温度调节器的主要参数第42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t0:送风温度补偿消除室外气温、新风量变化以及冷、热媒温度波动等对送风温度的干扰在送风管上可增加一个送风温度传感器,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送风温度传感器共同作用,对室温进行调节。第43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二、湿度控制室内相对湿度控制方法有间接控
19、制法和直接控制法两种控制方式。1、间接控制法(定露点)室内余湿量不变或变化不大(通过控制露点温度来控制室内相对湿度)(1)调节新、回风联动阀门(主要应用于冬季和过渡季节)(2)调节喷水室喷水温度(该法用于夏季和使用冷冻水的过渡季节)第44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45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46页/共106页2、直接控制法(变露点或无露点)室内余热量和余湿量均变(直接根据室内相对湿度偏差进行调节)(1)冷水进水温度不变,调节进水流量(2)冷水流量不变,调节进水温度6.1
20、.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47页/共106页6.1.3 6.1.3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48页/共106页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1、局部调节风机盘管系统(1)水量调节当负荷减少时,调节三通(直通)调节阀以减少进入盘管的水量,室内相对湿度增加。水量调节法负荷调节范围小,为75100。第49页/共106页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2)风量调节当负荷减少时,调节风机转速来改变盘管风量,室内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但不利于室内气流分
21、别,调节范围小,为70100。第50页/共106页(3)旁通风门调节当负荷减少时,调节旁通风门来调节风量,室内相对湿度较为稳定。该方法负荷调节范围大,为20100,但风机总风量不变,风机能耗不减,不利节能,仅用于室内参数控制要求高的房间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51页/共106页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52页/共106页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53页/共106页2、风机盘管机组全年运行调节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
22、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1)风机盘管机组取用新风的方式1)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2)新风处理后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承担部分室内负荷;3)新风系统只承担围护结构传热负荷,盘管承担其他瞬变负荷。房间负荷性质:瞬时负荷太阳负荷热、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等,其大小和变化规律因房间使用性质及使用情况而异;渐变负荷通过房间外围护结构的室内外温差传热.第54页/共106页a、就地去用新风系统:房间的冷(热)负荷以及新风负荷完全由二次盘管承担,要求风机盘管能随时适应新风负荷变化,调节难度大。b、独立新风系统:新风系统不负担室内显冷(热)负荷,只需将新风处理到设定的室温,而由盘管承担全部室内冷(
23、热)负荷;新风系统只承担室内渐变负荷,盘管承担其他瞬变负荷。1)根据负荷性质不同进行调节(2)风机盘管机组全年运行调节方式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55页/共106页6.1.4 6.1.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2)双水管系统的调节不转换的运行调节盘管的水温全年不变,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通过集中调节再热量逐渐提高新风温度。转换的运行调节盘管的水温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一年中转换几次。通常的做法是,夏季,盘管内送冷水,由制冷机等冷源提供,过渡季节,盘管内不送水,冬季,盘管内送热水,由锅炉等热源提供,同时,根据室外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设备 节能 技术 空调 系统 运行 调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