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规则实用.pptx
《排球规则实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规则实用.ppt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规 则比赛场地;比赛用球;比赛方法;发 球;比赛;比赛暂停与换人;交换场区和局间休息;对不良行为的判罚。第1页/共66页1.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而且是对称长方形。比赛场地是一个18米9米的长方形场区,四周设有相互对称且至少3米宽的长方形无障碍区域。场内自地面向上至少7米的空间必须无任何障碍。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场外无障碍区域,自边线外至少须有5米;自端线外须有8米;自地面以上高度至少须有12.5米.第2页/共66页1.2场地表面1.2.1表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一致,场地表面须使球员无受伤之虞。粗糙、湿滑的球场严禁使用。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仅允许使用木质或人造
2、橡胶的场地。任何球场必须先获得FIVB的认可。1.2.2室内球场的表面必须为浅色。Fl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球场的界线皆为白色,场地与无障碍区域则须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1.2.3室外球场可有每公尺0.5厘米的倾斜度,以便于排水。界线禁止用固体材料做成。第3页/共66页1.3球场界线1.3.1所有的球场界线皆为5公分宽,且必须为浅色,并与地面及其它线条颜色不同。1.3.2界线:比赛球场由两条边线及两条端线所构成。边线与端线均包含在比赛球场范围内。1.3.3中线:中线的中心线把球场分割成每边9米9米,此线从网下延伸至二条边线为止1.3.4攻击线:攻击线位于中线的中心点向后三米处。第4页/共66页进
3、端进中攻攻区后线线线或场前区场区发球区6米替补队员席替补队员席替补队员席替补队员席 3米3米 18米 换人区记录台记录台准准 备备活活 动动区区准准 备备活活 动动区区175米9米第5页/共66页2.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米,女于2.24米。2.1.2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第6页/共66页2.2球网构造:球网宽1米,长9.50米,垂直张挂于中线轴的上方。网面由10厘米见方的黑色网孔组成。网顶有5厘米宽的水平带子,系以自帆布对折,沿球网的全长缝住。
4、带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孔,孔中穿有绳索与网柱相系,使网顶呈拉紧状态。带子的中间有一可弯曲的钢索,以利于将球网紧系于网住上。在网的下方(无水平带),有一条绳子贯穿于网孔之中,以系紧两网柱,使球网下半部呈拉紧状态。第7页/共66页2.3标志带两条宽5公分、长1米的白色带子垂直紧系于两边线上方球网上。标志带视为球网的一部份。2.4标志竿 标志竿是一支具有弹性的竿子,长度为1.80米,直径为10公厘。标志竿由玻璃纤维或类似的物质制成。两支标志竿紧系于标志带的外缘,两边各一支标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长标志竿由玻璃纤维或类似的物质制成。两支标志竿紧系于标志带的外缘,两边各一支标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长度超出网顶,每1
5、0公分涂以对比鲜明的颜色,以红白相间为佳。2.5网柱网柱为支撑球网,位于球场与边线相距0.50至1.00公尺处,其高度为2.55公尺,且最好能够调整 第8页/共66页3.球3.1球的规格球必须为圆形,以柔软具有弹性的皮革制成,其中实以橡胶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颜色:一致且浅色,或是由FIVB核可之组合色彩排球。圆周:65公分到67公分。重量:260克到280克。内部气压:294.3到318.82毫巴(每平方厘米0.30到0.325公斤)3.2球规格的一致性一场球赛中所使用的球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例如:球的圆周、重量、气压、式样等。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必须使用FIVB认可的球。3.3三球制
6、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可使用三个球。因此项设六名捡球员,即在无障碍区域的四个角落各站一人,两名裁判员身后各站一人。第9页/共66页4.球队 4.1球队的组成 4.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球员之一是队长且需在记录表上注明。4.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4.1.3只有登录在记录表上的球员,方可参加比赛,一经教练,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名后,既不得更换。第10页/共66页5.球队的领导者队长与教练均须为队中成员的行为与纪律负责。5.1队长自由球员不得担任队长5.1.1比赛开始前,队长应
7、:在记录表上签字,代表球队参与掷硬币。5.1.2在比赛时,球队队长若在场上,便成为比赛队长。当队长未上场比赛须由教练或者队长本人指定另一位选手代替队长职务,直到队长回到场上比赛或者一局结束为止。唯有当死球时,比赛队长且唯有其本人,才有权向裁判要求:第11页/共66页6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6.1得一分6.1.1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6.1.1.1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6.1.1.2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6.1.2犯规结果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6.1.2.1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6.1.2.2发
8、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第12页/共66页6.2胜一局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6.3胜一场6.3.1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6.3.2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第13页/共66页6.4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6.4.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6.4.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规则6.4.1相同。6.4.3
9、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所需的分数或分数与局数。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第14页/共66页7.比赛程序7.比赛程序7.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周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7.1.1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7.1.2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7.1.2.1发球权或接发球权。7.1.2.2选择场地。输者只有另一选择。7.1.3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7.2热身时间7.2.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
10、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第15页/共66页7.3球队上场阵容7.3.1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7.3.1.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7.3.1.2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周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军士。7.3.2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7.3.3凡末列在上场阵容单内的球员即为替补球员。第16页/共66页7.4位置7.5位置错误7.6轮转7.7轮转错误第17页/共66页8.球员替补 球员替补是指裁判员允许一名球员退场,并由另一名球员上场代替其位置8
11、.1替补限制8.1.1每队每局最多可准许有六人次的替补,且同时可替补一名或多名球员。8.1.2每局开始时上场的球员,仅可在该局中退场一次及再进场一次,但仅以回到原比赛位置为限。8.1.3替补球员每局仅可上场一次,以替换开始时上场的球员,同时该替补球员亦仅能由原来被替补退场的球员所替换。第18页/共66页9比赛中的击球9.1球队的击球比赛队员与球的任何触及都视为击球。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将球击回对区,如果超过则判为“四次击球犯规”.9.1.1连续击球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9.1.2同时击球两名或三名队员可以同时触球。9.1.2.1同队的两名(或三名)队员同时触到球时,被记为两次(或三次
12、)击球(拦网除外)。如果只有其中一名队员触球,则只记一次。队员之间的碰撞不算犯规 第19页/共66页9.1.2.2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比赛继续进行,获球一方可再次击三次。如果该球落在某方场区之外,则判对方击球出界。9.1.2.3如果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并造成“持球”。则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9.1.3借助击球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之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支持进行击球。但是队员可以挡住或拉住另一名即将犯规(如触网、过中线等)的同队队员。第20页/共66页9.2击球的性质9.2.1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9.2.2球不能被接住和/或抛出。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9.2.3球可
13、以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同时。下列情况除外:9.2.3.1拦网时,一名队员或多名队员可以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9.2.3.2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第21页/共66页9.3击球时的犯规9.3.1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击球四次。9.3.2借助击球;队员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9.3.3持球;球被接住和/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9.3.4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第22页/共66页10.球网附近的球10.1球通过球网10.1.1球必须通过球网上空的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10.1.2球的整体或部分从延长空间进入对方
14、无障碍区,可以在下列情况将球击回;10.2球触球网球通过球网时可以触及球网。10.3 球入球网10.3.1 球入球网后,可以在该队的三次击球内再击。10.3.2 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该球重新进行。第23页/共66页11 球网附近的队员11.1 越过球网11.1.1 拦网时允许拦网队员越过球网触球,但不得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妨碍对方。11.1.2 进攻性击球后允许手过网,但击球时必须在本方空间。11.2 网下穿越11.2.1 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第24页/共66页11.2.2 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11.2.2.1 队员的一只(两只)脚或一只(
15、两只)手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11.2.2.2 队员身体的任何其它部位都不允许接触对方场区。11.2.3 比赛中断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11.2.4 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第25页/共66页11.3 触网11.3.1 队员触网不是犯规,但击球时或干扰比赛的情况下除外,某些击球可包括实际上没有触及球的击球动作。11.3.2 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它任何物体,但不得影响比赛。11.3.3 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的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11.4 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11.4.1 对方进行进
16、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11.4.2 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11.4.3 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11.4.4 队员击球时或干扰比赛情况下触及球网或标志杆。第26页/共66页12.发球后排右侧队员在发球区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是发球。12.1首先发球12.1.1第一局和第五局由抽签选定发球权的队首先发球。12.1.2其它各局由前一局未首先发球的队首先发球。第27页/共66页12.3发球的允许第一裁判员检查发球队员已握球在手,而且双方队员已做好比赛准备时,鸣哨允许发球。12.4发球的执行12.4.1 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
17、任何部分将球击出。12.4.2 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是允许的。12.4.3 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12.4.4 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12.4.5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的发球无效。第28页/共66页13.进攻性击球13.1 进攻性击球13.1.1 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13.1.2 在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必须清晰并不得接住或抛出。13.1.3 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直平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
18、13.2 进攻性击球的限制13.2.1 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行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方空间。13.2.2 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是:13.2.2.1 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超过进攻线;13.2.2.2 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第29页/共66页13.2.3 后排队员也可以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13.2.4 接发球队队员不能对处于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第30页/共66页13.3 进攻性击球的犯规13.3.1 在对方空间击球。13.3.2 击球出界。13.3.3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
19、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13.3.4 对处于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13.3.5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13.3.6 队员在高于球网处,对同队自由防守队员在前场区用上手传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第31页/共66页14.拦网14.1 拦网14.1.1 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动作。只能前排队员可以完成拦网。14.1.2 拦网试图没有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拦网试图。14.1.3完成拦网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完成拦网。14.1.4集体拦网两名或三名队员彼此靠近进行拦网为集体拦网,其中一人触球则完成拦网。14.2拦网的触球。在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球 规则 实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