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3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机原理第3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第3章.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储信息的功能,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第1页/共49页 MOS型存储器按信息存放方式又可分为静态RAM(简称SRAM)和动态RAM(简称DRAM)。SRAM存储电路以双稳态触发器为基础,状态稳定,只要不掉电,信息不会丢失。其优点是不需要刷新,控制电路简单,但集成度较低,适用于不需要大存储容量的计算机系统。DRAM存储单元以电容为基础,电路简单,集成度高,但也存在问题,即电容中的电荷由于漏电会逐渐丢失,因此DRAM需要定时刷新,它适用于大存储容量的计算机系统。第2页/共49页内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内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1.存储容量存储容量 用字数位数表示,
2、以位为单位。单片存储容量为MN,其中:M:表示芯片中所有可寻址的单元数,它决定了该器件的地址引脚位数。例如,2 K8位2716的地址线是11位(211=2048=2 K)。N:表示每个可寻址单元的存储位数(即存储“位”信息),它决定了该器件的数据引脚位数。例如,对于16 K1位(2118)(16 K字节的同一位),若由2118组成16K字节容量的存储器,则需8片2118第3页/共49页 2.2.最大存取时间最大存取时间 内存储器从接收、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开始,到它取出或存入数码为止所需的时间叫作存取时间。3.3.功耗功耗 “维持功耗”:存储器不进行读写操作时的功耗,该功耗一般很小。“操作功耗
3、”: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的功耗。第4页/共49页 4.4.可靠性可靠性 抗干扰(温度、电磁场)的能力,一般无故障平均为几千小时以上 5.5.集成度集成度 所谓集成度是指在一片数平方毫米的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基本存储电路,每个基本存储电路存储一个二进制位,所以集成度常表示为位/片。目前典型产品的集成度有 1 兆位/片、16 兆位/片、64 兆位/片等。第5页/共49页基本结构及组成基本结构及组成图 3.1 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结构框图 3.2 3.2 随机存取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 读/写控制芯片开放输出开放第6页/共49页 1.存储矩阵也叫存储体,是存储器中存储信息的部分,由大量的基本存储
4、电路组成。每个基本存储电路存放一位二进制信息,这些基本存储电路有规则地组织起来(一般为矩阵结构)存储体中,可以由N个基本存储电路构成一个并行存取N位二进制代码的存储单元(N的取值一般为1、4、8等)。为了便于信息的存取,给同一存储体内的每个存储单元赋予一个惟一的编号,该编号就是存储单元的地址。这样,对于容量为2n个存储单元的存储体,需要n条地址线对其编址,若每个单元存放N位信息,则需要N条数据线传送数据,芯片的存储容量就可以表示为2nN位。第7页/共49页 2.地址译码器存储芯片中的地址译码电路对CPU从地址总线发来的n位地址信号进行译码,经译码产生的选择信号可以惟一地选中片内某一存储单元,在
5、读/写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可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第8页/共49页 3.3.存储器控制电路存储器控制电路 存储器控制电路接收来自CPU或外部电路的控制信号,经过组合变换后,对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及三状态双向缓冲器进行控制。芯片允许引线端CS 或芯片开放引线端CE、输出禁止引线端OD 或输出开放引线端OE 读/写控制引线端R/W或写开放引线端WE。第9页/共49页 4.4.三状态双向缓冲器三状态双向缓冲器 当对存储器芯片进行写入操作时,芯片开放信号及写开放信号有效,数据从系统数据总线经三状态双向缓冲器传送至存储器中相应的基本存储电路。当存储器芯片进行读出操作时,芯片开放信号及输出开放信号有效,写开
6、放信号无效或读/写控制信号为读态,数据从存储矩阵中相应的基本存储电路中经三状态双向缓冲器传送至系统数据总线。不对存储器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时,芯片开放(或芯片选择)信号无效,输出开放信号也无效,致使存储器芯片的三状态双向缓冲器对系统数据总线呈现高阻状态。第10页/共49页典型存储器芯片举例 1.Intel 6116静态RAM芯片图 3.6 Intel 6116 的结构框图及引脚排列 片选写入输出控制2k8第11页/共49页2.2164A2.2164A动态动态RAMRAM芯片芯片64k164k1位位图 3.7 Intel 2164A 引脚与逻辑符号 第12页/共49页图 3.8 Intel 216
7、4A 结构框图 第13页/共49页静态静态RAMRAM芯片组的连接芯片组的连接1)芯片组的组成:2)芯片组数的计算:3)芯片数的计算:第14页/共49页图 3.9 2568 芯片组 第15页/共49页图 3.10 用 2568 芯片组组成 40968 存储容量(a)片内地址线及片选地址线;(b)连线图第16页/共49页动态动态RAMRAM的连接与再生的连接与再生1)问题的提出 MOS管源栅电阻虽大但不是无穷大,存在泄漏电流,电容上电荷不可能永久保存,须定时恢复,所以定时对DRAM基本存储单元电路进行信息恢复的工作称存储器刷新(再生),刷新是按行进行的。虽然一行中的各基本存储电路在读写时都由刷新
8、放大器进行了刷新,但由于访问DRAM各行的随机性特性,必须有专门的刷新周期定时对DRAM各行的所有电路刷新。第17页/共49页图 3.11 动态RAM的连接 第18页/共49页1.4k1DRAM芯片存储矩阵64行 64列,再生次数642.16k 1DRAM芯片存储矩阵128行 128列,再生次数1283.Intel2164 :64k 1DRAM芯片存储矩阵4个128行 128列,再生次数128第19页/共49页 2)刷新方式 (1)定时集中再生方式:将刷新周期分为两部分。CPU对存储器进行正常的读写。停止CPU对存储器的读写,集中进行刷新。(2)非同步再生方式。采用这种再生方式时,再生操作与C
9、PU的操作无关,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再生操作,因而设计比较自由。但必须设有读/写周期与再生周期的选择电路。当两者出现冲突时,会因此而增加读/写周期的时间。第20页/共49页 (3)同步式再生方式。这种再生方式是在每一个指令周期中利用CPU不进行读/写操作的时间进行再生操作,因而减少了特别增设的再生操作时间,有利高速化,而且线路也不复杂,采用较多。第21页/共49页 3)刷新周期的特点(与存储器正常读写之区别)(1)相同点:再生过程与读写过程类似,再生周期与读写周期相等。(2)不同点:再生按行进行。具体有如下三点:刷新地址由专门的寄存器(刷新地址寄存器)提供而不来自AB,不需列地址。同时刷新存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