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pptx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机的燃烧过程.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要求:1 1、熟悉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及存在的问题;2 2、懂得放热规律的意义及基本要求;3 3、懂得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4 4、掌握各种运转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1页/共50页一、燃烧过程1 1、燃烧方式-油滴扩散燃烧 柴油机是在压缩过程中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借助喷油设备将燃油在高压下成雾状喷入燃烧室,以便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油滴的着火要满足两个条件:(1 1)混合气的温度要高于着火临界温度。(2 2)混合气的浓度要适当,即混合气的浓度要在着火界限之内。着火时机、地点不固定,着火点位于喷注外围与核心之间。第2页/共50页图6-1 6-1 单个油滴的着火区域
2、T Tc c-热空气温度;T Tw w-油滴周围混合气温度;C Cu u-油滴周围混合气浓度;W-W-化学反应速度。第3页/共50页在稀火焰区形成着火核心;稀熄火区是未燃HCHC的主要来源后喷现象:雾化和贯穿度小,形成COCO、碳粒和未燃HCHC等第4页/共50页2 2、燃烧过程-滞燃期 -速燃期 -缓燃期 -后燃期 h h-针阀升程 Q Q-循环放热量 dQ/ddQ/d-放热速率 dq/ddq/d-喷油速率1)1)喷油始点2)2)缸内压力线偏离纯压缩线始点3)3)最高压力点4)4)最高温度点第5页/共50页、滞燃期(1-1-2 2)在压缩终点,Tc=450-800,Tc=450-800,大于
3、柴油的自燃温度(330-350330-350),但不会立即着火,进行着火前的准备。物理准备:雾化,加热,蒸发,扩散和混合。化学准备:裂化,着火前的氧化反应。一般着火延迟时间i i0.0007-0.003s0.0007-0.003s 从喷油开始到缸内压力线与压缩线偏离的始点阶段,称为滞燃期或着火延迟期。(图6-6-2 2)喷油时缸内温度压力及燃料性质是影响i i的主要因素。第6页/共50页、速燃期(2-32-3)(图6-26-2)着火后,在滞燃期内形成的混合气此时同时燃烧,活塞在上止点附近,接近于等容燃烧,平均压力升高率P/=(PP/=(P3 3-P-P2 2)/()/(3 3-2 2)升高很快
4、,放热率d/d d/d 大。柴油机P/P/一般0.40.6MPa/0.40.6MPa/A 同时,喷油持续进行,形成燃烧与喷油的重叠,喷油常在速燃期结束。第7页/共50页、缓燃期(3-43-4)(图6-26-2)速燃期内喷入的燃油在此阶段燃烧,放热量较大,占总放热量的707080%80%。一般在上止点后202035CA35CA,出现循环最高温度,达1600160020002000。温度虽升高,但活塞已下行,压力近似不变,近于等压燃烧。、后燃期(4-4-)从温度最高到燃料燃烧结束。远离上止点放热,大量的热传给冷却系,使排气温度升高,零件热负荷增加,导致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故应尽量减少后燃。第
5、8页/共50页二、燃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合气形成困难,燃烧不完全。混合极不均匀混合气形成时间短,边喷油、边混合、边燃烧。改进措施:促进混合气的形成。结构上,促进缸内的涡流运动。供给较多的空气。大于1 1,一般取1.31.3。但是至少30%30%的空气未被利用,使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降低,使升功率、平均有效压力降低,这与提高其动力性相矛盾。第9页/共50页 2.2.工作粗暴,燃烧噪音较大。速燃期内,急剧升高的压力直接使燃烧室壁面及活塞、曲轴等机件产生强烈的振动,并通过气缸壁传到外部,形成燃烧噪音。燃 烧 噪 音 与 速 燃 期 内 的 P/P/有 很 大 关 系。为 使 工 作 柔
6、和,要 求P/400kpa/CAP/400kpa/CA。P/P/的大小主要与滞燃期中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有关,缩短着火延迟时间i i,减少滞燃期内的喷油量,抑制此阶段混合气的形成,可减小燃烧噪音,但与提高动力性相矛盾。第10页/共50页3.3.排气冒黑烟 主要发生在大负荷工况时,如加速,爬坡时。燃油在高温缺氧下燃烧时易形成碳烟。减少黑烟的主要措施:(1)(1)增加过量空气系数。但与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相矛盾。(2 2)改善混合气的形成。与改善柴油机工作的柔和性相矛盾。第11页/共50页4.4.排气冒蓝烟、白烟 在冷起动及怠速、低负荷运转时,气缸内温度低,燃烧不良,不同直径的柴油微粒随废气排出,
7、受光线的反射呈现不同的颜色,白烟是由0.60.61 1微米的颗粒构成,而蓝烟是由0.60.6微米以下的颗粒构成。暖机时,一般先冒白烟,后冒蓝烟,然后变为无色。第12页/共50页图6-3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放热规律定义:放热率dQ/d(dQ/d(每度曲轴转角的放热量)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它决定压力升高率(噪音)的变化和热效率。三、燃烧过程的放热规律理想的放热规律应为:曲线要先缓后急。放热开始时刻要适当提前,持续时间为40CA40CA。第13页/共50页在燃烧期内,放热过程分三个阶段:预混合燃烧阶段对应速燃期,放热率很高,历时 3 7A3 7A。扩散燃烧阶段对应缓燃期,放热率下降,为主放 热阶段,
8、历时40A40A。这两个阶段放热达80%80%。放热“尾巴”对应后燃期,放热20%20%。放热规律三要素:燃烧始点、放热曲线形状、持续时间。燃烧始点使最高压力发生在上止点后78 A78 A。曲线形状开始放热适中,然后燃烧加快,尾巴尽量短。燃烧持续时间最佳约为40 A40 A第14页/共50页第二节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靠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一是燃烧室的结构,二是燃料的喷雾,三是缸内适当的空气运动。混合气形成特点:1、缸内形成 2、时间极短 3、过量空气系数较大 4、靠燃烧室、喷雾、空气涡流运动三方面配合保证燃烧完全、及时靠加快混合气的形成速度(汽油机是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第15页/
9、共50页混合气形成方法:由不同喷雾及气流运动组成了各种混合气形成方式,其基本型式可分为:空间雾化混合,油膜蒸发混合。空间雾化混合:将燃油喷向燃烧室空间以雾状油滴与空气涡流混合。油膜蒸发混合:将燃油喷向燃烧室璧面以油膜蒸发油气与空气涡流混合。在车用柴油机中,两种方式均有,但多数以空间雾化混合为主。球形燃烧室柴油机以油膜蒸发混合方式为主。第16页/共50页 1.1.燃油的雾化 燃油在经喷孔喷出时,在气缸中被破碎成微粒的过程。喷油横截面上燃油分布喷油横截面上油粒速度L:射程:锥角图6-5 喷注的形状一、燃油的喷雾第17页/共50页2 2喷注的特征:喷注射程L:表示喷注贯穿深度;喷注锥角:表示喷注紧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柴油机 燃烧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