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工学习.pptx
《梁板结构工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结构工学习.pptx(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弯矩调幅法的基本概念l0l01F1Fl0/2 l0/2ABAMB=-0.188Fl0M1=0.156Fl0弹性方法求内力MB=0.038Fl0叠加三角形分布内力M1 =0.156Fl0+0.019Fl0=0.175Fl0MB=-0.150Fl00.5MBM1M0调幅后的弯矩+=弯矩调幅系数第1页/共111页2承受均布荷载时承受均布荷载时 1 1)弯矩设计值:)弯矩设计值:(3)等跨连续梁、板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2 2)剪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弯矩调幅法)和一般原则,可导出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弯矩调幅法)和一般原则,可导出等跨连续板、次梁在承受均布荷
2、载下的内力计算公式,等跨连续板、次梁在承受均布荷载下的内力计算公式,设计时可直接利用。设计时可直接利用。第2页/共111页3总结: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等跨、不等跨梁板的内力计算*跨度相差不大于10%,q/g 1/3,可直接查表求出内力系数,再求内力,教材表格不等跨梁:先按弹性方法求出弯矩包罗图,再调幅,剪力仍取弹性剪力值;不等跨板:先选定大跨内的弯矩,由平衡关系求支座弯矩,再由支座弯矩求相邻跨的弯矩第3页/共111页4一)一)板的设计要点板的设计要点.截面计算:截面计算:(1 1)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塑性内力重塑性内力重分布分布的方法计算。
3、的方法计算。(2 2)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要求,设计时可)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要求,设计时可不进行抗不进行抗剪计算剪计算。四、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第4页/共111页5A、弯起式: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弯起式: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罗图确定,而按下图进行布置。罗图确定,而按下图进行布置。当板的相邻跨度当板的相邻跨度相差超过相差超过20%时,或各跨时,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荷载相差较大时,时,仍按弯矩包罗图配置。仍按弯矩包罗图配置。配筋方式等跨连续板中的钢筋布置(弯起式)第5页/共111页6等跨连续板中的钢筋布置(分离式)B、分离式a的
4、取值:板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的上部钢筋,一般做成直钩,以便施工时掌在摸板上。第6页/共111页7B B、分布筋的配置:分布钢筋应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分布钢筋数量:应不少于受力钢筋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间距宜250mm,且直径不宜小于6mm。在受力筋的每一弯折点内侧应布置分布筋。分布筋的末端可不设弯钩。第7页/共111页8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为防止在板中产生裂缝,沿墙长每米配56构造钢筋(包括弯起筋),伸出墙边长度l0/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8200的负筋,伸出长度l0/4。第8页/共111页9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如下图:第9页/共11
5、1页101.1.截面计算截面计算(1)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确定内力。调幅截面的相)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确定内力。调幅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0.35;在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在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还应注意将计算所需的箍筋面积(按弹性剪力计算的还应注意将计算所需的箍筋面积(按弹性剪力计算的箍筋)增大箍筋)增大20%进行配置。进行配置。等跨次梁直接利用有关系数计算内力。等跨次梁直接利用有关系数计算内力。(2)截面:跨中)截面:跨中T形;支座形;支座矩形。矩形。次次梁梁的的跨跨度度一一般般为为46m,高高跨跨比比为为1/181/12;高高宽宽比比为为23。纵筋配筋率一
6、般为。纵筋配筋率一般为0.61.5%。二)次梁的计算及构造特点第10页/共111页112.次梁配筋构造要求当跨中、支座处截面分别按最大弯矩确定配筋后当跨中、支座处截面分别按最大弯矩确定配筋后,纵向钢筋的布置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布置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但但q/g3q/g3,且相邻两跨相差,且相邻两跨相差20%20%的次梁的次梁,可以按下可以按下图所示配筋方式布置钢筋。图所示配筋方式布置钢筋。第11页/共111页12三)主梁的计算与构造特点1、计算特点:主梁除承受自重和直接作用在主梁上的荷载外,主要还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截面:跨中T型,支座矩形;主梁内力通常按弹性理论计
7、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第12页/共111页13 主梁支座处,截面的有效高度为:主梁支座处,截面的有效高度为:单排筋单排筋 h0=h(5060)mm;双排筋双排筋 h0=h(7090)mm 主梁支座处,截面的有效高度第13页/共111页14主梁跨度一般为主梁跨度一般为58m,高跨比为,高跨比为1/151/10;受力钢筋的布置按受力钢筋的布置按弯矩包络图弯矩包络图确定;确定;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顶部会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顶部会发生裂缝,而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发生裂缝,而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的剪压区剪压区传至传至主梁的腹部主梁的腹部,有可
8、能在主梁内引起,有可能在主梁内引起斜裂缝。为防止此斜裂缝,应在次梁支承处的主斜裂缝。为防止此斜裂缝,应在次梁支承处的主梁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或吊筋),将集中梁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或吊筋),将集中力有效地传递到主梁上部混凝土的受压区域。力有效地传递到主梁上部混凝土的受压区域。2.主梁构造要求第14页/共111页15主梁的附加横向钢筋布置附加横向钢筋布置长度附加横向钢筋布置长度:h1h1为次梁与主梁的高度差,为次梁与主梁的高度差,b b为次梁腹板宽度。为次梁腹板宽度。第15页/共111页16主梁的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附加横向钢筋应优先采用箍筋,横向钢筋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式中:F作用在梁的
9、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力设计值;fyv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v承受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当采用附加吊筋时,Asv应为左、右弯起段截面面积之和。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m在s范围内附加箍筋的个数 当仅选择箍筋或吊筋时,可取Asb0或Asv10第16页/共111页17主梁钢筋的组成及布置第17页/共111页18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第18页/共111页19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杨鼎久建筑结构P236第19页/共111页20板的构造和计算简图第20页/共111页21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第21页/共111页22板配筋计算第22页/共111
10、页23板配筋a 边区板带 b 中间区板带第23页/共111页24板配筋图第24页/共111页25次梁构造和计算简图第25页/共111页26次梁各截面弯矩和剪力计算第26页/共111页27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27页/共111页28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第28页/共111页29次梁配筋第29页/共111页30次梁施工图第30页/共111页31主梁的构造和计算简图第31页/共111页32主梁各截面弯矩计算第32页/共111页33主梁各截面剪力计算第33页/共111页34主梁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第34页/共111页35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35页/共111页36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第36页/共111
11、页37主梁配筋第37页/共111页38主梁施工图第38页/共111页56 设计装配式楼盖时,一方面应注意合理地进行楼设计装配式楼盖时,一方面应注意合理地进行楼盖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选型;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预盖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选型;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预制构件间的连接以及预制构件和墙制构件间的连接以及预制构件和墙(柱柱)的连接。的连接。装配式楼盖主要有:装配式楼盖主要有:铺板式铺板式 密肋式密肋式 无梁式无梁式第四 节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第56页/共111页571 1)根据建筑平面图、墙柱位置,确定楼盖结构布置方)根据建筑平面图、墙柱位置,确定楼盖结构布置方案,排列预制板梁;案,排列预制板梁;2 2
12、)选择预制板梁的型号,并对个别非标准构件进行设)选择预制板梁的型号,并对个别非标准构件进行设计,或局部采用现浇处理;计,或局部采用现浇处理;3 3)绘制施工图,处理好楼盖构件的连接构造。)绘制施工图,处理好楼盖构件的连接构造。铺板式楼盖的设计步骤第57页/共111页58常用的预制板常用的预制板有实心板、空心板、槽形板、有实心板、空心板、槽形板、T T形板等。形板等。预制铺板的截面形式(a a)实心板(b b)空心板(c c)槽形板(d d)T T形板1)预制板和预制梁的形式第58页/共111页60预制梁一般为简支梁或伸臂梁。有时也可以是连续梁。预制梁一般为简支梁或伸臂梁。有时也可以是连续梁。梁
13、的形式梁的形式有矩形、有矩形、T T形、形、I I形、倒形、倒T T形、十字形、花篮梁等。形、十字形、花篮梁等。T T形、形、I I形截面相对自重较轻,十字形、花篮梁可将板搭形截面相对自重较轻,十字形、花篮梁可将板搭在梁腰上,板面和梁面平齐,增加了房屋的净高。也可在梁腰上,板面和梁面平齐,增加了房屋的净高。也可采用叠合梁工艺,使板梁整体性提高,节点刚度加大。采用叠合梁工艺,使板梁整体性提高,节点刚度加大。梁的跨高比一般为梁的跨高比一般为1/81/14。预制梁截面形式第60页/共111页66第66页/共111页67)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的种类:按照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楼梯分为:按
14、照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楼梯分为:板式楼梯板式楼梯梁式楼梯梁式楼梯一般当楼梯的水平投影跨度小于一般当楼梯的水平投影跨度小于m m时,应采用板式时,应采用板式楼梯,超过楼梯,超过m m时宜采用梁式楼梯。时宜采用梁式楼梯。第五节楼梯和雨棚设计 第67页/共111页68优点:下表面平整,施工制模方便,外观轻巧。优点:下表面平整,施工制模方便,外观轻巧。梯段厚度:取跨度的梯段厚度:取跨度的1/251/30。板式楼梯的组成第68页/共111页69梁式楼梯的组成第69页/共111页71当房屋层高较大,楼梯间进深不够时,可做成三折楼当房屋层高较大,楼梯间进深不够时,可做成三折楼梯,该楼梯由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结 工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