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CAM实用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2.0(余华俐)第8章.pptx
《模具CADCAM实用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2.0(余华俐)第8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CADCAM实用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2.0(余华俐)第8章.pptx(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1 孔 特 征 孔是指使用剪切方式在零件实体上创建的空洞。根据创建孔的方式,可以把孔分为直孔、自定义孔、轮廓的草绘孔,以及根据ISO、UNC和UNF等标准定义的标准孔。8.1.1 创建直孔特征直孔指使用圆形截面沿着中心线垂直扫描剪切创建的孔。直孔的截面轮廓是一个矩形。创建直孔特征的步骤如下:(1)单击【插入/孔】命令或单击右侧特征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孔操作面板,如图8-1所示。第1页/共136页图8-1 孔操作面板第2页/共136页(2)定义创建直孔特征。单击孔操作面板中的【创建直孔】(图标按钮),在孔轮廓下拉列表中选择【简单】选项,定义直孔轮廓为矩形。(3)定义直孔的放置基准曲面和放
2、置位置。单击【放置】按钮,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如图8-2所示。第3页/共136页图8-2 【放置】上滑面板第4页/共136页该面板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主参照】:该收集器用于定义孔特征放置的参照基准曲面,定义的参照信息显示在收集器中,并且收集器只能收集一个孔特征的参照基准曲面。【反向】:单击该按钮可以改变孔的放置方向。【次参照】:该收集器用于定义孔放置的位置,定义的位置参照显示在收集器中。当以主参照作为基准点或者基准轴时,就已经确定了孔的位置,此时不需要再选择次参照来定义孔的位置。(4)定义孔的直径、深度。单击【形状】按钮,弹出如图8-3所示的【形状】上滑面板,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当前孔特征的形
3、状,并可以直接修改孔的直径、深度及类型等参数,修改后会自动更新,以及动态地反映出所做的任何修改。第5页/共136页图8-3 【形状】上滑面板第6页/共136页该面板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在此项中直接输入数值,或者从下拉列表框中选取数值来定义孔的直径。:此项用于定义直孔的深度类型及设置孔的深度。(5)单击孔操作面板中的【属性】按钮,弹出如图8-4所示的【属性】上滑面板,它主要用来定义孔特征的名称,单击【显示此特征的信息】(图标按钮),可以在系统的浏览器中查询孔特征的详细信息。第7页/共136页图8-4 【属性】上滑面板第8页/共136页8.1.2 创建草绘孔特征草绘孔是指首先草绘孔的轮廓,然后将草
4、绘轮廓绕中心线旋转剪切来创建孔。创建草绘孔特征的步骤如下:(1)单击【插入/孔】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孔】操作面板,在【孔轮廓】下拉列表中选择【草绘】选项。(2)绘制孔轮廓。单击图标按钮,进入二维草绘环境,使用草绘工具绘制孔轮廓。草绘孔轮廓时,所有图元都应在旋转轴的同侧且至少有一个图元垂直于旋转轴。(3)定义草绘孔的放置位置。单击【放置】按钮,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具体选项设置与创建直孔特征的【放置】上滑面板一样。(4)单击【形状】按钮,在弹出的【形状】上滑面板中可以显示当前草绘孔的轮廓。第9页/共136页8.1.3 创建草绘孔特征实例创建草绘孔特征实例原实体模型如图8-5所示,
5、在该模型上创建如图8-6所示的草绘孔特征,具体步骤如下:(1)单击【插入/孔】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孔操作面板。(2)在【孔轮廓】下拉列表中选择【草绘】选项,单击图标按钮,进入草绘环境。第10页/共136页(3)先绘制作为旋转轴的中心线,单击图标按钮,在设计绘图区中绘制中心线。然后单击图标按钮,按照图8-7所示绘制孔轮廓截面图,绘制完成后单击按钮。(4)单击【放置】按钮,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单击实体上表面(曲面:F7伸出项)放置孔,如图8-8所示。第11页/共136页图8-7 绘制孔轮廓截面图 第12页/共136页图8-8 草绘孔放置 第13页/共136页(5)若孔放置类型选择【
6、通轴】选项,则孔的中心线自动与模型的原有轴A_1重合,次参照同样选择【同轴】选项,【放置】上滑面板设置如图8-9所示。(6)单击图标按钮,预览成型的特征,单击按钮,即可完成草绘图特征的创建。第14页/共136页图8-9 设置孔【放置】上滑面板第15页/共136页创建标准孔特征标准孔是指采用系列工业标准来创建的孔特征,如系统会自动创建螺纹注释,可以根据螺纹直径或间隙直径选定紧固件。标准孔特征的控制参数可以由选定的标准来定义,创建方法和直径的创建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创建标准孔还需要定义孔的标准和注释等。(1)单击【插入/孔】命令或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孔操作面板,单击【创建标准孔】(图标按钮)
7、,此时的孔操作面板如图8-10所示。第16页/共136页图8-10 孔操作面板第17页/共136页(2)定义标准孔的放置基准曲面和放置位置。单击【放置】按钮,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具体选项设置与创建直孔特征的【放置】上滑面板一样。(3)定义形状参数。单击【形状】按钮,弹出如图8-11所示的【形状】上滑面板,以预览形式直观地显示当前标准孔的形状特征,并且可以直接修改孔的直径、深度等参数,修改后会自动更新,动态地反映出所做的任何参数修改。第18页/共136页图8-11 【形状】上滑面板第19页/共136页图8-12 【注释】上滑面板第20页/共136页该上滑面板中各选项的说明如下:【包括螺纹曲面】
8、:该复选框可将螺纹曲面添加到零件模型中,表示当前标准孔的内螺纹。【退出埋头孔】:该复选框可在当前标准孔特征的底面创建埋头孔,此时孔所在曲面应垂直于当前的孔特征。(4)定义注释。单击【注释】按钮,弹出如图8-12所示的【注释】上滑面板,系统将自动在【注释】选项区中显示当前定义的标准孔的特征注释。(5)定义属性。单击【属性】按钮,弹出如图8-13所示的【属性】上滑面板。第21页/共136页图8-13 【属性】上滑面板第22页/共136页与直孔特征的【属性】上滑面板相比,标准孔的【属性】上滑面板中多了一个参数列表框,用以查看当前标准孔定义的参数数据。(6)孔操作面板其它图标的含义如下:该按钮用于添加
9、攻丝,定义标准孔特征是螺纹孔还是间隙孔。:该按钮用于添加埋头孔,定义标准孔特征为埋头孔。:该按钮用于添加沉孔,定义标准孔特征为沉孔。第23页/共136页8.1.5 创建标准孔特征实例在如图8-14所示的实体模型柱体的顶面上创建如图8-15所示的标准孔特征,具体步骤如下:(1)单击【插入/孔】命令,在弹出的孔特征操作面板中单击【创建标准孔】(图标按钮),选择如图8-16所示实体的平面A作为放置标准孔的平面。(2)单击【放置】按钮,在弹出的【放置】上滑面板中的【放置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同轴】选项,用鼠标选定柱体的轴,定义其作为标准孔的轴线。(3)单击【次参照】收集器将其激活,单击平面A作为基准
10、孔的次参照。第24页/共136页图8-14 原实体模型 第25页/共136页图8-15 创建标准孔后的实体模型 第26页/共136页(4)定义标准孔的直径和深度等参数。在“螺纹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UNC标准孔图表,螺纹尺寸选择1-1/4-7,在【深度】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深度选项,以指定值沿着定义的方向钻孔,孔深定义为5.00。(5)单击【添加埋头孔】按钮,定义创建的标准孔特征为埋头孔。(6)单击按钮,完成创建标准孔特征,如图8-17所示。第27页/共136页图8-16 选取放置平面 第28页/共136页图8-17 完成标准孔特征的创建第29页/共136页8.2 圆 角 特 征圆角特征的类型和参照
11、1.圆角类型命令【恒定圆角】:使用恒定的圆角半径创建倒圆角,如图8-18所示,倒圆角段的圆角半径恒定不变。【可变圆角】:使用可变的圆角半径创建倒圆角,如图8-19所示,倒圆角段具有可变化的圆角半径。第30页/共136页 图8-18 恒定圆角的创建第31页/共136页 图8-19 可变圆角的创建第32页/共136页【完全圆角】:将定义的平面替换为完全倒圆角,替换的完全倒圆角与选定的曲面相切,如图8-20所示。【曲线驱动圆角】:由曲线定义创建的圆角和半径如图8-21所示,倒圆角的半径由基准曲线驱动。第33页/共136页 图8-20 完全圆角的创建第34页/共136页 图8-21 曲线驱动圆角的创建
12、第35页/共136页2.圆角参照命令【边、边链】:直接选取创建圆角的边或者边链(相切边组成链),按住Ctrl键,一次性可以选取多条边,如图8-22所示。在选取一条边时,与之相切的边链会同时被选取,如图8-23所示。第36页/共136页 图8-22 选择创建圆角的边第37页/共136页 图8-23 相切边链同时被选取后进行圆角处理第38页/共136页【曲面到边】:选取一个曲面和一条边来创建圆角,创建的圆角通过指定的边与所选曲面相切,如图8-24所示。以这种方式确定圆角时,首先选择一个曲面,然后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一条边。【两个曲面】:选择两个曲面来确定圆角的放置,创建的圆角与所选取的两个曲面
13、相切,如图8-25所示。第39页/共136页 图8-24【曲面到边】方式创建圆角第40页/共136页 图8-25 【两个曲面】方式创建圆角第41页/共136页8.2.2 创建恒定圆角实例(1)创建一个实体模型,如图8-26所示。(2)单击【插入/倒圆角】命令或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如图8-27所示的倒圆角操作面板。(3)选择圆角的放置参照,以边的方式选取如图8-28所示的一条实体边。第42页/共136页图8-26 实体模型第43页/共136页图8-27 倒圆角操作面板第44页/共136页图8-28 圆角的放置参照第45页/共136页(4)指定圆角半径。指定圆角半径有以下两种方式:【以数值的方
14、式控制半径大小】:在倒圆角操作面板中输入数值作为圆角半径。【以参照的方式指定圆角半径】:通过选择一个半径的参照点(基准点或者顶点)确定半径。本例以参照的方式指定圆角半径,将如图8-29所示的【设置】上滑面板中最下端一栏【值】选项切换为【参照】选项。图形上原有的半径数值消失后,选取如图8-30所示的基准点作为参照,就会产生圆角,并且由参照点引出参照注释,如图8-31所示。第46页/共136页图8-29 以参照的方式指定圆角半径第47页/共136页图8-30 参照基准点 第48页/共136页图8-31 参照圆角和参照注释 第49页/共136页(5)单击倒圆角操作面板中的【预览特征】按钮,可以看到与
15、两面相切终止于基准点的圆角,如图8-32所示,单击按钮,即可完成恒定圆角的创建。第50页/共136页图8-32 创建恒定圆角第51页/共136页8.3 倒 角 特 征倒角特征可以对模型的实体边或拐角进行斜切削加工,它包括以下两条命令:(1)【边倒角】:该命令用于选取实体边线作为倒角特征的放置参照。(2)【拐角倒角】:该命令用于选取实体顶点作为倒角特征的放置参照。8.3.1创建边倒角特征单击【插入/倒角】命令或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弹出如图8-33所示的边倒角操作面板。第52页/共136页图8-33 边倒角操作面板第53页/共136页边倒角操作面板中的选项说明如下:【DD】:在两曲面距参照边距离为
16、D处创建倒角特征,此选项是系统的缺省选项,如图8-34所示。【D1D2】:在一个曲面上距参照边距离为D1、在另一个曲面上距参照边距离为D2处创建倒角特征,如图8-35所示。第54页/共136页 图8-34 【DD】倒角的创建第55页/共136页 图8-35 【D1D2】倒角的创建第56页/共136页【角度D】:在一个曲面上距参照边距离为D,同时与另一曲面成指定角度来创建倒角特征,如图8-36所示。【45D】:与两个曲面均成45角,且在两曲面上与参照边距离为D处创建倒角特征,如图8-37所示。第57页/共136页 图8-36【角度D】倒角的创建第58页/共136页 图8-37 【45D】倒角的创
17、建第59页/共136页创建拐角倒角特征实例(1)创建一个实体模型,如图8-38所示。(2)单击【插入/倒角/拐角倒角】,弹出【倒角(拐角):顶角】对话框,如图8-39所示,其中的【元素】项包含以下内容:【顶角】:该选项用于选取实体顶点作为倒角的参照。【尺寸】:该选项用于设置倒角尺寸的大小。第60页/共136页图8-38 原实体模型第61页/共136页图8-39 【倒角(拐角):顶角】对话框第62页/共136页(3)单击选取图8-38中实体边线上的一点,系统将自动选中与该边线上单击位置最近的顶角作为倒角特征的放置参照。选取第一条边确定倒角顶点后,系统将该边线加亮为红色,同时弹出【选出点/输入】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CADCAM实用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2.0余华俐第8章 模具 CADCAM 实用教程 ProENGINEER Wildfire2 余华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05233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