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实用.pptx





《无土栽培实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土栽培实用.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无土栽培常见病害防治一、无土栽培蔬菜、瓜果的常见病害防治(一)根部病害 侵染根部的真菌: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多种镰刀菌和疫霉菌。侵染根系的细菌:单孢杆菌、欧氏杆菌。第1页/共74页1.病害的症状:植株矮化、凋萎、根系腐烂、有时整株死亡。2.病害的侵染来源:种子、水、基质、空气、昆虫及工作人员衣物、双手、工具等。第2页/共74页3.病害的防治1)生物学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来防止根系病害,b.微生物防治。目前还比较少。2)栽培措施和物理方法及时清除植物残株,以及可能带病菌的用具,尽量保持无菌的栽培环境。设备及用具消毒;种子消毒;营养液消毒。3)化学消毒a.杀生物剂b.表面活性剂第3页/
2、共74页(二)地上部病害侵染植物叶片、果实的病原菌很多,有空气传播的病害,也有通过水源传播的。由于无土栽培大都是在温室或大棚中进行的,环境卫生比较好,这就避免了许多病菌的发生和蔓延。第4页/共74页1.黄瓜霜霉病症状识别:俗称“黑发”、“火龙”。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叶背面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斑点很快扩展,12天内因扩展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出现多角形水浸状病斑,早晨湿度大时比较明显。12天后水浸状病斑逐渐变黄色、黄褐色至褐色,此时湿度大时叶片背面的病斑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致使叶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植株提前拉秧。第5页/共74页发病条件:是由古巴假霜霉
3、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喜温湿的条件,萌发和侵入需要叶片有水滴存在。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22,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发病。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利于发病。多雨、多雾、多露和昼夜温差大,阴雨和晴天交替出现的天气,发病早而重。温室中的黄瓜温、湿度控制不当,放风不良,或傍晚灌水,使叶面长时间保持水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叶面存在水膜时,孢子囊1.5小时即可萌发,2个小时后即可完成侵入发病。病斑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时,4个小时病斑上即可产生孢子囊。条件适宜时病菌由气孔侵入发病,潜伏期只有35天。植株生长衰弱时病情加重。第6页/共74页防治1.用抗病品种温室栽培的品种有津春3号、中农13号、
4、津优2号、3号等品种。2.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盛瓜期后植株容易早衰,及时追肥灌水。最好定期喷施糖尿素(蔗糖:尿素:水1:1:200),以及喷施磷酸二氢钾0.2%的溶液,补充营养,提高抗病性。3.积极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利用黄瓜和霜霉病菌的生育对环境条件的不同,创造一个有利黄瓜生育而不利于病菌发育的环境来控制病害发生,如表。第7页/共74页温度、湿度管理对黄瓜及病菌的影响第8页/共74页具体做法是:白天把温室气温控制在28-32,湿度超过30%逐渐放风,当下午温室气温下降到20时及时闭风,在日落后再打开通风口通风,一般夜间外界最低气温10时,通风1小时,以后外界气温每升高1延长通夜
5、风1小时,13时可整夜通风。生态防治的关键是防止温室大棚内出现95100%的相对空气湿度,不在叶片上产生水膜。除了通风换气外,灌水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渗灌。灌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湿度高时也可在早晨进行,灌水后闭棚提温,然后通风排湿,阴天不宜浇水。第9页/共74页4、药剂防治5、高温闷棚 病势猛时,利用药剂已经控制不住病情,可采取高温闷棚的方法控制病情的发展。具体方法是:选择晴天10时左右密闭大棚或温室,使气温上升到4446,持续2小时,然后逐渐加大通风,使温度恢复常温。闷棚前一天要浇足水,增强黄瓜的耐热性。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闷棚后加强肥水管理。第10页/共74页2.瓜类白粉病
6、案例瓜类白粉病(cucurbits powdery mildew)是瓜类作物上分布广泛,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通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瓜类植物中的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苦瓜等均可被害。我国的南北方,不论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黄瓜上均有发生,它与霜霉病一样,对黄瓜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病害一旦发生,病情发展迅速。本病在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中、后期危害较重。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苦瓜最易感病,其次是冬瓜、西瓜次之,丝瓜则抗病性较强。第11页/共74页黄瓜叶片被害状第12页/共74页苦瓜白粉病第13页/共74页南瓜白粉病第14页/共74页丝瓜白粉病第15页/共74页
7、(1)病害症状白粉病自苗期至收获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亦危害茎部和叶柄,一般不危害果实。在黄瓜上,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叶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好似撒上一层白粉一样。这些白粉就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随后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布满整个叶面,白粉状物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叶片也变成枯黄而发脆,但一般不脱落。到秋季病斑上出现散生或成堆的黑褐色小点,即病原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第16页/共74页(2)病原特性瓜类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的两个属的真菌侵染所致:(1)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et Chen)
8、,属于白粉菌属;(2)瓜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属于单丝壳属。第17页/共74页 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吸取营养,寄主生长后期,在叶表面形成有性世代的闭囊壳。病菌菌丝体不侵入寄主组织细胞内,而是在寄主组织表面生长繁殖,形成吸器,直接穿入寄主的表皮细胞中,吸取营养,这就是白粉病一般在病叶上不出现坏死斑的原因。但当植物的大量营养物被病原菌夺取,最后寄主的细胞仍可死亡,所以,发病后期病叶呈枯黄状。有性世代闭囊壳的形成,一般多在植株中段以下老熟叶片上,特别是叶背面比正面形成的多。第18页/共74页(3)发生规律在低温干燥的地
9、区,瓜类白粉病菌以有性世代的闭囊壳随病株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在较温暖的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在保护地(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的被害寄主植物上越冬。越冬后的闭囊壳一般在次年56月当气温在2025时释放出子囊孢子,或由菌丝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寄主,造成初侵染。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当条件适宜时,在当年初发病的部位上,又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至晚秋,在受害部位再形成闭囊壳越冬。第19页/共74页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所要求的湿度范围较大,即使相对湿度低至25也能萌发,但如叶面上有水滴存在时,因分生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会引起孢子破裂,反而对萌
10、发不利。分生孢子在1030的范围内都能萌发,而以2025为最适宜,超过30或低于-1,则难以萌发并且会失去生活力。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情即受到抑制;病害发生一般在梅雨期和多雨潮湿的秋季。在温室、塑料大棚里容易造成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的条件,也适于白粉病的发生,并且比露地黄瓜发病早而严重。第20页/共74页 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灌水不适,尤其偏施氮肥的,易造成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株间湿度大,利于白粉病发生;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此外,瓜类生育期不同,对白粉病的感病性有差异,如黄瓜幼嫩的植株或成长中的嫩叶,一般有较强的抗病力;而至生长中后期,抗病
11、力则逐渐减弱。第21页/共74页(4)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主要是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等。温室栽培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露地栽培时,应避免在低洼、通风不良的园地种植。在生长期间,避免偏施氮肥,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力。当发现白粉病叶时,应及时摘除并销毁。第22页/共74页温室熏蒸消毒:在播种前或定植前23天可把整好地的温室熏蒸一次。其原理是利用病菌对硫制剂的敏感性,用硫制剂来熏蒸,能有效地防治温室黄瓜白粉病。具体方法是在幼苗定植前,每1000立方尺温室,用硫磺粉半斤和锯末粉1斤(1:2),分装在几个小
12、花盆内,并分置几处,然后引火燃烧,并密闭一夜。熏蒸时,使室内温度维持在20左右。黄瓜生长期间,每1000立方尺用硫磺36两、锯末89两,放在小花盆内,然后放入火红的煤球,提着花盆,边走动边扇风冒烟熏蒸。药量的大小,依苗的大小和强弱而定,苗小苗弱,药量宜减少,一般47天熏一次。第23页/共74页药剂防治:目前防治白粉病效果良好的药剂较多,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来特等。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使用方法多样,已推广使用。但发现托布律、多菌灵、苯来特等在连续使用后,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因此应注意交替使用。第24页/共74页番茄叶霉病田间识别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土栽培 实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