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结肠炎.pptx
《显微镜下结肠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下结肠炎.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显微镜下结肠炎指的是:有慢性水样腹泻症状,但纤维结肠镜检见到结肠黏膜基本正常,而在组织学检查有异常表现的综合征。第1页/共39页分两种类型:一、胶原性结肠炎。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第2页/共39页两者均有上皮内淋巴细胞增生,黏膜固有层内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胶原性结肠炎的上皮还有增厚的胶原层。医学界对此方面的认识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现在对它的自发性因素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第3页/共39页目前对显微镜下结肠炎及其亚型的报道很多,治疗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进展。近年国外对显微镜下结肠炎的报道显著增多。本病有时和溃疡性结肠炎早期及缓解期不容易区分。第4页/共39页1994年法国报道了第一例显微镜
2、下结肠炎。之后在瑞典、西班牙和冰岛对显微镜下结肠炎都有了报道和流行病学调查。短期调查得到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第5页/共39页胶原性结肠炎发病率 0.65.2/100000人口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发病率 3.7-4.0/100000人口第6页/共39页近几年在冰岛的许多地区,特别是炎性肠病高发的地区,胶元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超过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发病率。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在增加。第7页/共39页显微镜下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发病年龄为5868岁。男女比例为1:4.81:9.0。虽然中年男女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是近似的,但其比例也在1:2.7到1:
3、5.0之间。第8页/共39页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现在有了很多假设,表一中总结了一些。第9页/共39页表1 胶原性与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 第10页/共39页两种类型显微镜下结肠炎都是女性多发,提示可能和自身免疫或体内激素有关。家族性也有报道,但是否与PLA有关尚有争论。感染性因素也有争论。长期观察发现一种未命名的肠壁抗原可能是显微镜下结肠炎的炎性基础。显微镜下结肠炎可能是许多变异的共同表现。第11页/共39页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 显微镜下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可表现为渐进性的或急性发作的水样腹泻,可伴有腹部绞痛、体重减轻。第12页/共39页显微镜下结肠炎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
4、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的比例要高,常伴有血沉加快、抗核抗体阳性。第13页/共39页当腹部疾患未治疗时,可导致结肠上皮的轻度淋巴细胞样改变,此种改变在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的回肠末端也可见到。因此当显微镜下结肠炎药物治疗无效时正确的选择是进行小肠活检。第14页/共39页对那些已进无谷胶饮食、腹部症状仍不缓解的患者也应考虑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可能。第15页/共39页结肠镜检 只有20%-30%患者见到轻度水肿、红班、和血管改变。大部分镜检显示黏膜基本正常。第16页/共39页组织学检查结、直肠组织学改变尚不确定。欧洲人群调查发现直肠的组织学异常占1/3。一般对降结肠活检即可确诊,但对高度
5、怀疑者仍需做全结肠活检。左右结肠均可取到病变组织,但右半结肠的诊断率高一些。第17页/共39页组织活检发现两种亚型的上皮细胞内都有淋巴细胞的增多,在10%以上(100个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超过10个),这种改变在表面上皮内比隐窝内更显著,黏膜固有层增生,有急性和慢性炎性细胞弥漫,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是,其隐窝结构仍然存在,尽管也伴有中性粒细胞性炎症。第18页/共39页虽然诊断胶原性结肠炎必须有增厚的上皮下胶原,但仅有此一点是不能确诊的。第19页/共39页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性结肠炎虽影响生活质量,但其病程仍为良性。至今没有转化为结、直肠癌的病例报道。第20页/共39页治疗 对显微镜下结肠炎的治疗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显微镜 结肠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