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ppt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流设施规划及其设计布置是站在物流网络角度来物流设施规划及其设计布置是站在物流网络角度来看待与物流系统有关的设施布局问题,除了之前讲看待与物流系统有关的设施布局问题,除了之前讲述的如何优化选址以外,还包括物流据点设施内部述的如何优化选址以外,还包括物流据点设施内部的相关有形资产如何优化与配置以提高设施内部物的相关有形资产如何优化与配置以提高设施内部物流作业效率的问题。流作业效率的问题。第1页/共73页所涉及的知识点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系统布置设计系统布置设计SLPSLP(流程)模式(流程)模式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设
2、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难点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第2页/共73页第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含义及程序设施设施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物流及相关设施物流及相关设施制造生产领域制造生产领域商贸流通领域商贸流通领域物流行业领域物流行业领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各经济领域设施的相关性第3页/共73页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内容第4页/共73页设施规划设计
3、的原则1.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3.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4.重视人的因素5.反复叠代及并行设计第5页/共73页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程序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与程序规划划时间0 0预规划划1 1确定方案确定方案2 2总体体规划划3 3详细规划划4 4规划划实施施5 5规划后划后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设施规划与设计阶段结构第6页/共73页物流设施的构成物流设施的构成构成第7页/共73页一一一一.系统布置设计的要求系统布置设计的要求系统布置设计的要求系统布置设计的要求简化加工或作业过程;简化加工或作业过程;有效地利用设备、
4、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缩短生产作业周期;缩短生产作业周期;力求投资最低;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第8页/共73页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1 1 1 1、工工工工厂厂厂厂系系系系统统统统布布布布置置置置设设设设计计计计基基基基本本本本要要要要素素素素将将产产品品P P、产产量量Q
5、Q、生生产产路路线线R R、作作业业单单位位部部门门划划分分S S及及生生产产时时间间安安排排T T称称为为系系统统布布置置的的基基本本要要素素。第9页/共73页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二、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2 2、物物流流中中心心的的规规划划与与系系统统布布置置要要素素物物流流中中心心的的规规划划除除了了必必须须先先了了解解是是属属于于哪哪一一种种物物流流中中心心类类型型外外,还还要要注注意意物物流流中中心心的的规规划划与与系系统统布布置置要要素素分分析析。订单(订单(EntryEntry)、商品的种类()、商品的种类(ItemItem)、商品的数量或库)、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存量(Qua
6、ntityQuantity),物流路径(),物流路径(RouteRoute),服务),服务(ServiceService)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交货时间)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交货时间(TimeTime)、物流配送成本()、物流配送成本(CostCost)等,简称为)等,简称为 E E、I I、Q Q、R R、S S、T T、C C。第10页/共73页三系统布置设计三系统布置设计SLPSLP(流程)模式(流程)模式原始资料:P.Q.R.S.T(或E.I.Q.R.S.T.C)4.所需面积5.可用面积6.场地面积、空间关系图7.修正因素8.实际条件限制方案X方案Z方案Y9评价选出最佳布置方案1
7、.物流分析(物料流程分析)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3.综合相互关系图解(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第11页/共73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术术术 一、物流分析的基础一、物流分析的基础1、计算物流量 当量物流量当量物流量当量物流量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10t10t的卡车,当运输的卡车,当运输10t10t钢材时,钢材时,10t10t钢材的当量重量为钢材的当量重量为10t10t;而运;而运输输2t2t塑料制品时
8、,则塑料制品时,则2t2t塑料制品的当量重量为塑料制品的当量重量为10t10t。2、对物料进行分类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依据是外形尺是外形尺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P-Q图,进行图,进行ABCABC分析。分析。(1 1)绘制)绘制P PQ Q图图。其中。其中P P代表物料种类,代表物料种类,Q Q当量物流量。当量物流量。(2 2)对图进行)对图进行ABCABC分类。分类。第12
9、页/共73页P1P2P3P4Pn-1PnPQABCP-Q图P P1 1P P2 2P P3 3P P4 4QPABCPn-1Pn第13页/共73页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物流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做到两个最小和两个物流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做到两个最小和两个避免,即避免,即经过距离和发生的物流成本最小,经过距离和发生的物流成本最小,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通过物流分析将。通过物流分析将帮助我们正确地排列和布置机器设备、工作帮助我们正确地排列和布置机器设备、工作站和各部门,同时也改进了设施物流过程。站和各部门,同时也改进了设施物流过程。常用的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10、有常用的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有: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多产品工艺过程物流连线图物流连线图从至表从至表物流相关表物流相关表第14页/共73页1 1、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情况。123856470.50.30.20.10.30.50.20.10.79原材料1原材料2符 号名称说 明操作表示工艺过程中主要步骤,操作中要对物料作物理或化学变革检查表示对物料品质或数量的检查运输表示物料由一处移向另一处
11、D停留表示在事件顺序中的等待,如工序间的在制品积压储存表示受控制的储存,如保持生产连续性的库存第15页/共73页2 2 2 2、多产品工艺过程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图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第16页/共73页3 3、物流连线图、物流连线图将各条物流路线的物流量的大小用物流图线表示与经过的物流节点绘制在平面图上,称为物流连线图(或物流图)。图5-10 物流连线图画法 第17页/共73页4 4、物流从至表
12、、物流从至表从至表是一张方格图,左边为“从”(From)边,从上到下按作业顺序(用作业设备表示)排列,上边为“至”(To)边,从左到右按作业顺序排列,然后将前物流量标在相应的方格中。从至表实际上表示从某一工作地到另一工作地的总物流量及其分布。举例举例某工厂有某工厂有ABCDEABCDE五个车间,布置见图,其中五个车间,布置见图,其中“”为各车间距心。该为各车间距心。该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所示,而且每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所示,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50件。件。产品号产品号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每月产量(件)每月产量(件)1 1
13、2 23 34 4ABCDEABCDEADEADEABCEABCEACDEACDE200200900900400400650650第18页/共73页(1)试以直角距离计算两两车间的距离从至表(2)计算物流搬运量从至表F(3)计算搬运工作量,并以之作为物流强度表示从至表。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是2元/米批,试将上述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第19页/共73页解:(1)直角距离意味着从一距心到另一距心只能水平或竖直走,只能直角转弯。他们的计算以两点坐标的X和Y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加,即:dr=|xdr=|xB B-x-xA A|+|y|+|yB B-y-yA A|设以左下角为原点,设
14、以左下角为原点,可得各点坐标可得各点坐标 A(12,48),B(39,48),C(54,36),D(45,6A(12,48),B(39,48),C(54,36),D(45,6),E(6,15),E(6,15),从而AB得直角距离为27米,同理可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第20页/共73页距离从至表距离从至表从 至ABCDEA27547539B27274866C54273969D75483948E39666948(2 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
15、相加,得搬运量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加,得搬运量从至表至表 。从 至ABCDEA200400600650900B600C850400D1750E第21页/共73页(3 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中对应元素相乘,从 至ABCDE合计A162003510067500118800B1620016200C331502760060750D8400084000E279750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 2元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米,则每件产品
16、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2/50(元(元/米米件)件)从 至ABCDE合计A648140427004752B648648C132611042430D33603360E11190第22页/共73页5 5、物流相关表、物流相关表在采用SLP法进行工厂布置时,不必关心各作业单位对 之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0、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
17、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第23页/共73页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物流强度等度等级符号符号物流路物流路线比例比例(%)承担的物承担的物流量比流量比例例(%)超高物流超高物流强度度A1040特高物流特高物流强度度E2030较大物流大物流强度度I3020一般物流一般物流强度度O4010可忽略搬运可忽略搬运U某厂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某厂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第24页/共73页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当各单位之间存在大量物流时,就要以物流为主当各单位之间存在大量物流时,就
18、要以物流为主来考虑其相互关系,可以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平来考虑其相互关系,可以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平面布置。当不存在重大物流时,如电子工业需要面布置。当不存在重大物流时,如电子工业需要运输的物料很少,化工厂主要用管道输送物料,运输的物料很少,化工厂主要用管道输送物料,就不必作物流分析而改用相互关系图作为布置的就不必作物流分析而改用相互关系图作为布置的依据。依据。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在一起统一考虑。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
19、在一起统一考虑。第25页/共73页1 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TCR布置各作业单位布置各作业单位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A=6,E=5,I=4,O=3,U=2,X=1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等级)及密切联系等级TCR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试对下列试对下列5 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权重赋值及密切联系等级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权重赋值及密切联系等级T
20、CR 作业单位作业单位1 12 23 34 45 5TCRTCR面积面积1 16 6(A A)3 32 22 2131320202 26 63 34 44 4171740403 33 33(3(O)O)2 22 2101040404 42 24 4(I)(I)2 24 4121260605 52 24 4(I)(I)2 24 412122020第26页/共73页根据表,根据表,TCRTCR值和面积确定布置顺序。表中作业单位值和面积确定布置顺序。表中作业单位2 2的的TCRTCR值最高,故先布置。随后布置与值最高,故先布置。随后布置与2 2有有A A级关系的作业单级关系的作业单位位1 1;与;与
21、2 2有有I I级关系的级关系的4 4,5 5,但,但4 4面积更大故先布置面积更大故先布置4 4;再;再布置与布置与2 2有有O O级关系的级关系的3 3;故布置顺序为:;故布置顺序为:2 21 14 45 53 3。接下来,由各部门面积确定最终平面布置。布置过程的结接下来,由各部门面积确定最终平面布置。布置过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果如下图所示:222214442212214445221444335第27页/共73页 2 2 2 2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置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置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置利用物流相关表进行设施平面布置A1A2A3A4A5A6面面积A121213
22、00A2131200A324100A411200A511100A61100例: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例: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下面物流区域的物流情况如下面物流从至表所示,表中的列为发从至表所示,表中的列为发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表中的数字为各单位由始发表中的数字为各单位由始发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1 1)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制物流相关表?制物流相关表?(2 2)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
23、作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平面相关图与面业单位位置平面相关图与面积相关图?积相关图?第28页/共73页解:第一步,首先在解:第一步,首先在上表的基础上将顺行上表的基础上将顺行的物流量与逆行的物的物流量与逆行的物流量相加,得对流物流量相加,得对流物流量,如表:流量,如表:A1A2A3A4A5A6面积A12(5)12(1)1(7)300A23(4)4(3)1(8)200A34(2)100A42(6)1(9)200A51(10)100A6100第29页/共73页序号作业单位对强度值物流强度|1|2|3|4|5|6|7|8|9|10|11|12路线累计路线比例累计物流强度比例强度等级1131
24、2 11039A2344 22026E3244 3E4233 43022I5122 5I6452 6I7151 74013O8261 8O9461 9O10561 10O合计31第30页/共73页以单位配对关系计算公式:以单位配对关系计算公式:N(N-1)/2 N(N-1)/2(N N为单位个数)计为单位个数)计算,可得本例作业单位有算,可得本例作业单位有1515对配对关系对配对关系 计算过程:计算过程:6(6-6(6-1)/2=65/2=151)/2=65/2=15,而实际发生物流关系的路线只有,而实际发生物流关系的路线只有1010条。条。因此按实际发生物流关系的路径进行等级因此按实际发生物
25、流关系的路径进行等级A A、E E、I I、O O划分,划分,没有物流关系的路径其搬运可忽视,均定义为没有物流关系的路径其搬运可忽视,均定义为U U级。级。根据上面物流强度等级标准。本例作业单位对根据上面物流强度等级标准。本例作业单位对A1A1A3A3物流物流关系为关系为A A级(路线比例:级(路线比例:1/10=101/10=10;占总物流量比例:;占总物流量比例:12/59=3912/59=39),其他作业单位对的等级见下表。),其他作业单位对的等级见下表。第三步,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第三步,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物流原始相
26、关表,如下表。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物流原始相关表,如下表。第31页/共73页A1A2A3A4A5A6A1IAUOUA2IIEUOA3AIEUUA4UEEIOA5OUUIOA6UOUOO第32页/共73页第四步,绘制作业单第四步,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因为位物流相关表。因为上表中行作业单位与上表中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排列顺序列作业单位排列顺序相同,所以得到的是相同,所以得到的是右上三角矩阵表格与右上三角矩阵表格与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除掉称的方阵表格,除掉多余的左下三角矩阵多余的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将右上三角矩表格,将右上三角矩阵变形,就得到了阵变形,就得到了S
27、LPSLP中著名的物流相中著名的物流相关表了关表了,如下表。如下表。物流相关表物流相关表第33页/共73页第五步,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的各作业单第五步,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的各作业单位物流强度分值位物流强度分值TCR,TCR,根据各作业单位根据各作业单位TCRTCR大大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接近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接近程度排序表程度排序表,如下表。如下表。A1A2A3A4A5A6面积A12/I4/A0/U1/O0/U300A22/I2/I3/E0/U1/O200A34/A2/I3/E0/U0/U100A40/U3/E3/E2/I1/O200A51/O0/U0/
28、U2/I1/O100A60/U1/O0/U1/O1/O100TCR789943排序431256物流等级分值A=4 E=3 I=2 O=1 U=0第34页/共73页布置思路:按布置思路:按TCRTCR值大小排序先布置值大小排序先布置A A级关系,然后级关系,然后E E、I I、O O、U U级关系。表中作业单位级关系。表中作业单位A3A3的的TCRTCR值最高,故先布置,值最高,故先布置,随后布置与随后布置与A3A3有有A A级关系的作业单位级关系的作业单位A1A1;接下来布置;接下来布置E E级关级关系,与系,与A3A3有有E E级关系的级关系的A4A4,与,与A4A4有有E E级关系的级关系
29、的A2A2,接下来,接下来,再布置再布置I I级关系的单位与级关系的单位与O O级关系的单位。最后,可绘制出级关系的单位。最后,可绘制出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如图所示。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如图所示。第六步,考虑面积因素对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进行修第六步,考虑面积因素对作业单位平面位置相关图进行修正,可得作业单位平面位置面积相关图正,可得作业单位平面位置面积相关图,如图,如图5-145-14所示。所示。A1A3A4A2A5A6作作业单位位置相关位位置相关图A3A1A1A1A2A2A4A4A5A6作作业单位面位面积相关相关图第35页/共73页3 3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用作业单位关系
30、图法布置平面图(1 1)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Relationship Chart)(Relationship Chart)及其分析及其分析密切程度密切程度代码代码A AE EI I O OU UX X实际含义实际含义绝对必要绝对必要特别重要特别重要重要重要一般一般不重要不重要不要靠近不要靠近所占比例所占比例%2 25%5%3 310%10%5 515%15%101025%25%454580%80%不希望接近不希望接近视情而定视情而定理由理由代码代码1 12 23 34 45 56 67 78 8理由理由用同一场地或用同一场地或站台站台物流物流服务服务方便方便库存库存控制控制
31、联系联系零件零件流动流动清洁清洁第36页/共73页第37页/共73页(2 2)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作业单位关系图法是一种系统而规律的方法,可作业单位关系图法是一种系统而规律的方法,可用以有效布置作业单位的平面。这一方法通常分用以有效布置作业单位的平面。这一方法通常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各作业单位的相对位置;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各作业单位的相对位置;第二阶段再根据各作业单位的应有面积画出真实第二阶段再根据各作业单位的应有面积画出真实的面积的平面布置图。的面积的平面布置图。第38页/共73页例:已知某工厂的各作业单位原始数据如下表所例:已知某工厂的各作业单位
32、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试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示。试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作业单位代码作业单位名称面积/m2T原材料零配件库120U铣削工段80V冲压工段60W车削工段120X装配工段80Y涂装工段120Z发送库120TUVWXYZTEOIOUUUUEIIUVUUOUWIUUXAIYAZ第39页/共73页解:首先取纸板用刀划出尺寸相同的方块作为样解:首先取纸板用刀划出尺寸相同的方块作为样板,每一块样板代表一个作业单位,样板中央写板,每一块样板代表一个作业单位,样板中央写上,作业单位名称、代码,在样板的四角根据作上,作业单位名称、代码,在样板的四角根据作业单位关系对应的作业单位关系表
33、写上各种关系业单位关系对应的作业单位关系表写上各种关系代码。如图所示。代码。如图所示。A-X-E-UI-WO-V,XU-Y,ZT原材料库A-X-E-T,WI-X,YO-U-V,ZU铣削工段A-X-E-I-O-T,Y U-W,X,Z,UV冲压工段A-X-E-UI-T,XO-U-V,X,ZW车削工段A-YX-E-I-W,U,ZO-TU-VX装配工段A-X,ZX-E-I-UO-VU-T,WY涂装工段A-YX-E-I-XO-U-T,U,V,WZ发货库第40页/共73页然后选出然后选出“A A”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作业单位作业单位)。如。如果遇到不止一块样板有相同数量的果遇到不
34、止一块样板有相同数量的“A A”关系,则再找下关系,则再找下一级一级“E E”关系进行比较,或进一步再找关系进行比较,或进一步再找“I I”关系比较,关系比较,依此类推。即在依此类推。即在“A A”关系数量相同的样板中挑选出关系数量相同的样板中挑选出“E E”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同时亦是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同时亦是“X X”级关系数量最级关系数量最少者。将挑出的样板布置在平面图的中部位置。所用例题少者。将挑出的样板布置在平面图的中部位置。所用例题中中“A A”关系最多的样板是关系最多的样板是X X和和Y Y,由于,由于Y Y的的“A A”关系较多,关系较多,所以先将所以先将Y Y布置在
35、平面图中部,见图。布置在平面图中部,见图。YYa)b)XYXTYXZUUc)d)YXZUWWe)TVZZ第41页/共73页其他按其他按“A A”,“E E”,“I I”,“O O”,“U U”,“X X”类推,如图中类推,如图中a)a)、b)b)、c)c)、d)d)、e)e)所示。所示。在第一阶段已得到各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平面布置图以后,将各作业在第一阶段已得到各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平面布置图以后,将各作业单位面积用实际面积代替,就可得到真实平面布置图。实际工作可按单位面积用实际面积代替,就可得到真实平面布置图。实际工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根据表先选择一个单位面积,要求各作业
36、单位面积除单位面第一步,根据表先选择一个单位面积,要求各作业单位面积除单位面积后其商近似为整数。如此则每一作业单位面积就成为单位面积样板积后其商近似为整数。如此则每一作业单位面积就成为单位面积样板的整数块。由表可见,以的整数块。由表可见,以20m220m2为单位面积样板块,由此也可求出各作为单位面积样板块,由此也可求出各作业单位的单位面积样板块数。业单位的单位面积样板块数。第二步,按原先的平面布置图,再将各作业单位的实际样板块数置入,第二步,按原先的平面布置图,再将各作业单位的实际样板块数置入,就可得到图所示的实际平面布置图。就可得到图所示的实际平面布置图。YXZUWTVUTUUTUTTTTW
37、WWWWWVVVYYYYYYXXXXZZZZZZ第42页/共73页第四节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一般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方法有:一般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方法有:第43页/共73页一、流量距离分析法一、流量距离分析法分析步骤:分析步骤:1 1首先编制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搬运从至表首先编制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搬运从至表2 2编制成物流编制成物流距离表距离表作业单位至j作业单位从i12n1f11/d11f12/d12f1n/d1n2f21/d21f22/d22F2n/d2nnfn1/dn1fn2/dn2fnn/dnn第44页/共73页3 3 3 3物流系统状态分析物流系统状
38、态分析物流系统状态分析物流系统状态分析(1 1)物流简图分析)物流简图分析物流图 第45页/共73页(2 2)量距积(搬运工作总量)分析法)量距积(搬运工作总量)分析法当忽略不同物料、不同路线上的物料搬运的差异,各条路当忽略不同物料、不同路线上的物料搬运的差异,各条路线上物料搬运工作强度与线上物料搬运工作强度与fijfijdijdij成正比,则可以将物料成正比,则可以将物料搬运总工作量搬运总工作量S S记为记为 S S=f fijij d dijij 为了使总的搬运工作量为了使总的搬运工作量S S最小,则当最小,则当fijfij大时,大时,dijdij应尽可应尽可能小,当能小,当fijfij小
39、时,小时,dijdij可以大一些,即可以大一些,即fijfij与与dijdij应遵循反应遵循反比规律。这就是说,比规律。这就是说,fijfij大的作业单位之间应该靠近布置,大的作业单位之间应该靠近布置,且道路短捷,且道路短捷,fijfij小的作业单位之间可以远离、道路可以小的作业单位之间可以远离、道路可以长一些。这显然符合长一些。这显然符合SLPSLP的基本思想。的基本思想。第46页/共73页(3 3)流量)流量-距离坐标图距离坐标图将每两点间的物流按其流量大小和距离大将每两点间的物流按其流量大小和距离大小绘制在一直角坐标图上,根据分析的需小绘制在一直角坐标图上,根据分析的需要,按照确定的物流
40、量和距离,将该图划要,按照确定的物流量和距离,将该图划分为若干部分,以发现不合理的物流。分为若干部分,以发现不合理的物流。距离 D(千米)物流量F(吨)10020030040050010200304050607080A1A2A3A4A5A6第47页/共73页二、优缺点比较法二、优缺点比较法优缺点比较法只是将每个方案的布置图、物流动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别列举出来进行比较。方案A案B案C案布置图评估项目空间使用效率物流动线顺畅搬运距离扩充弹性建设成本营运成本作业安全性管理程序需求第48页/共73页三、加权因素法三、加权因素法 加权因素法根据评估方法的粗细程度可以分为因素分析法、点评
41、估法、权值分析法和AHP评估法。1 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评估因素权重方案号ABC服务方便性10U/0I/20E/30可控制性6O/6A/24E/18扩充性5O/5I/10O/5投资成本8U/0 E/24I/16弹性7 A/28O/7E/21搬运经济性10O/10I/20E/30总计49105120A=4 很好;E=3 较好;I=2 好;O=1一般;U=0不好第49页/共73页 2 2点评估法点评估法 步骤一:评估因素权重的分析,其程序如表所示。(1)经由小组讨论,决定各项评估因素。(2)各项评估因素两两比较,若AB,权重值1;AB,权重值;AB,权重值0为原则,建立评估矩阵,并分别统计其得分
42、,计算权重及排序。评估因素ABCDEFG权重和权重排序面积需求A110.51115.526.21扩充性B0000.510.529.55弹性C01010.502.51194人力需求D0.5110114.521.42自动化程度E00.501113.516.73整体性F000.5000.514.87先进先出G00.51000.529.56合计21100第50页/共73页步骤二:进行方案评估,其程序如表所示。(1)制定评估给分标准:如非常满意5分、佳4分、满意3分、可2分、尚可1分、差0分。(2)以规划评估小组表决的方式,就各项评估因素,依据方案评估资料给予适当分数。(3)分数分数权重乘积数。权重乘积
43、数。(4)各方案统计其乘积和,排出方案优先级。评估因素权重方案1方案2方案3分数乘积分数乘积分数乘积面积需求A26.2378.651315131扩充性B9.5547.5328.5547.5弹性C11.9447.6223.8223.8人力需求D21.4364.2242.8242.8自动化程度E16.7466.8466.8233.4整体性F4.814.852414.8先进先出G9.5328.5547.5219合计A100338364.4302.3优先顺序第51页/共73页3 3权值分析法权值分析法 权值分析法是一种更细化更准确的评估方法,它是将各个评估因素分成不同的组别和层次,然后分别进行评估和比
44、较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设定评估因素项目 (2)将评估因素适当分组及分层,建立评估指标及详细评估因素 (3)将各组的指标因素给予适当的百分比权重后,再对各评估指标所属的因素分配权重 (4)评估确定各方案各评估因素的得分数 (5)计算各方案各项因素的权重与分数乘积之总和 (6)选择最合适的方案第52页/共73页评估要素群组与权重分配表评估要素群组与权重分配表第53页/共73页第54页/共73页方案评估表方案评估表第55页/共73页第56页/共73页4AHP评估法 AHP评估法是以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为基础构建的布置方案评估模式。AHP评估
45、法是于1971年研究出来的一套决策方法,主要应用在不确定情况下及具有多个评估要素的决策问题上。其目的是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化,进行层次分解,并通过量化的判断觅得脉络后再加以综合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利用AHP进行方案评估的流程如图所示。第57页/共73页规划群体划群体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构建层次次结构构一致性一致性检验整体一致性整体一致性检验决定要因决定要因权重重值N N决策群体决策群体问卷卷设计第一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三步第四步第四步第五步第五步第六步第六步问题描述描述问卷填写卷填写建立成建立成对比比较矩矩阵计算特征算特征值与特征与特征向量向量计算算综合合评价指价指标第5
46、8页/共73页四 成本比较法成本比较法是以投入成本比较或经济效益分析等量化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是最实用和最具参考价值的方案评估方法之一。成本分析比较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分析方法及评估指标包括年成本法、现值法、投资收益率法等。第59页/共73页案例:SLP模式应用机加工车间布置某自行车制造公司管材车间是该企业自行车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个管材加工车间,由于该车间的现有设施布置是建厂初期规划设计的,随着生产量的不断提高,加工设备逐步增加,原有布置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产量要求,车间内物料倒流、无效装卸次数增加、在制品数量和停留时间增加等物流混乱现象日趋严重。虽然设备加工能力增加,而生产能力却不能得到相
47、应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为适应市场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该企业在管材加工车间生产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应用SLP对该车间设施布置进行重新设计,改善生产物流,达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第60页/共73页切管冲弧口冲弧口铣弧口铣弧口钻孔钻孔去毛刺去毛刺打扁打扁座管座管下管下管上管上管平叉、平叉、立叉立叉部分座管、下管部分座管、下管立叉立叉平叉平叉1.管材加工艺流程分析第61页/共73页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作业相互关系表作业相互关系表根据上述原则,画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第62页/共73页作业单位面积与特殊要求序序号号作业单作业单位位设备:台设备:台面积面积特殊要求等级
48、特殊要求等级供水排气供水排气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 特殊通风特殊通风 直通车间大门直通车间大门1钢管临时堆放100 A2切管切管机1;车床280 E3打扁冲床1(2)154铣弧口铣床141505冲弧口冲床3306钻孔钻床7707去毛刺打磨机550E E 8检验25 I9磨铣刀工具磨床22010半成品库120 E11工具房6012车间办公室80合计800第63页/共73页作业单位间关系连线图根据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和作业单位面积表,画出作业单位关系连线图,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更多地反映的是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密切程度,该图是下面进行设施初步布置的索要依据。第64页/共73
49、页初步布置方案根据所作作业单位间关系连线图、作业单位面积及特殊要求表和车间实际使用面积、形状及门、水、气等位置,设计出不同的设施布局作为初步布置方案。车间初步布置方案一般以块状区划面积相互关系图表达,按照以上原则和方法,作出管材车间初步布置的三个方案。第65页/共73页第66页/共73页4.对各初步方案进行评价对上一步设计出的各初步布置方案进行评价,以得出最优方案。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分级加权评分法、因次分析法、费用对比法等。本例应用加权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对各因素确定合理的权重和等级。采用领导和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数和等级。第67页/共73页显而易见,方案A得分最高,为3个初步方案中的最优布置方案。第68页/共73页5.对选定方案进行详细布置对选定的方案A进行详细布置,包括机床、工作台、工具柜、物料架等设备,同时要考虑工件放置区、物流通道、人行通道、水电气安装位置等因素。第69页/共73页第70页/共73页6.效果分析通过对该车间设施重新布置前后的设备、人员、生产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由于理顺了加工过程中工序间的物流关系,车间内生产物流得到明显改善。物流效率提高,同时,作业环境得到改善。第71页/共73页完完 结第72页/共7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3页/共7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