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学时.pptx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学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学时.pptx(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第1页/共130页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一)细胞数量的测定(二)生物量的测定第2页/共130页(一)细胞数量的测定细胞总数:包括活的细胞和已丧失生活能力的细胞,多数情况下更关注计算活菌数测定方法: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稀释平皿法等第3页/共130页、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仅适用于单细胞的微生物类群,测定时需用细菌计数器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普通光学或相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细胞数用于直接测数的菌悬液浓度一般不宜过低或过高:细菌为107-1010个/ml;酵母菌和真菌孢子应
2、为104-106个/ml第4页/共130页第5页/共130页菌液中的总菌数=A/516104B=32000AB(个/ml)大方格体积=0.1mm31ml菌液=104个大方格设菌液稀释倍数为B大方格中方格计数: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第6页/共130页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优点:快捷简便、容易操作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及形状与微生物相似的颗粒性杂质;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第7页/共130页、比浊测数法比浊法: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OD),就可计算出菌液的浓度实验测量时应控制在菌浓度与光
3、密度成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第8页/共130页第9页/共130页比浊法的优缺点优点:快速、简便缺点:易受干扰第10页/共130页、稀释平皿测数法活菌计数法:理论上在高度稀释条件下的每一个活的单细胞均能繁殖成一个菌落,因而可以用培养的方法使每个活细胞生长成一个单独的菌落,并通过长出的菌落数去推算菌悬液中的活菌数第11页/共130页每毫升菌液活菌数(CFU/ml)(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涂平板菌液体积)稀释倍数第12页/共130页活菌计数法的优缺点优点:本法是迄今仍广泛采用的主要活菌计数方法缺点:麻烦费工费时,而且在混合微生物样品中只能测定出优势菌第13页/共130页、液体稀
4、释培养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利用待测微生物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它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第14页/共130页第15页/共130页最大或然数法的优缺点优点:适用于含菌量少的样品或一些在固体培养基上不宜生长的细菌样品,如污水、牛奶的微生物数量缺点:只能进行特殊生理群的测定,结果也较为粗放第16页/共130页、滤膜浓缩法滤膜法:测定时让样品通过特殊的微生物收集装置(如微孔滤膜等),富集其中的微生物,然后将收集到的微生物洗脱后测数,再换算成原来水或空气中的数量第17页/共130页第18页/共130页滤膜法的优缺
5、点优点:该法适用于检测空气、水等体积大而且含菌浓度较低的样品中的活菌数缺点:结果也较为粗放第19页/共130页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一)细胞数量的测定(二)生物量的测定第20页/共130页(二)生物量的测定生物量:是指一种生物单位体积的重量,多以克为计量单位测定方法:细胞干重法、DNA含量测定法、总氮量测定法、代谢活性法等 第21页/共130页、细胞干重法细胞干重法:将单位体积的微生物培养液经离心收集并用水反复洗涤菌体,经常压或真空干燥后精确称重,即可计算出培养物的总生物量一般每1mg细菌干重约等于45mg湿菌鲜重和相当于45109个细胞,可以此作标准从干重作需要的
6、转换本法适用于含菌量高,不含或少含非菌颗粒性杂质的环境或培养条件第22页/共130页、DNA含量测定法DNA含量测定法:微生物细胞中的DNA含量较为稳定,可以根据分离出的样品中的DNA含量来计算微生物的生物量经测定大肠杆菌每个细胞平均含8.410-5ng DNA,其细胞的DNA含量为34第23页/共130页、总氮量测定法总氮量测定法:蛋白质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含氮有机物,核酸、类脂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氮素;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出待测样品的含氮量,从而推算出细胞的生物量已知细菌细胞干重的含氮量一般为1215本法适用于在固体或液体条件下微生物总生物量的测定,但需充分洗涤菌体以除去含氮杂质,缺点是操作程序
7、较复杂,除必需外很少采用第24页/共130页、代谢活性法代谢活性法:根据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强度来估算其生物量;如测定单位体积培养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营养物或02的数量,或者是测定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产酸量或CO2量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生物的生物量本法系间接法,影响因素较多,误差也较大,仅在特定条件下作比较分析时使用第25页/共130页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一)延缓期(二)对数期(三)稳定期(四)衰亡期第26页/共130页细菌的生长曲线生长曲线(growth curve):细菌接种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定时取样测数,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一条类
8、似于S形的曲线;该曲线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的变化规律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第27页/共130页第28页/共130页(一)延缓期延缓期(lag phase):指接种新鲜培养液的细菌,因代谢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不分裂,数目没有增加的一段时期迟缓期的长短与菌种的遗传性、菌龄以及移种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短的只需要几分钟,长的需数小时第29页/共130页缩短迟缓期的常用手段 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适当扩大接种量第30页/共130页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二、
9、细菌的生长曲线(一)延缓期(二)对数期(三)稳定期(四)衰亡期第31页/共130页(二)对数期对数生长期(Log phase):指细菌代谢旺盛,分裂迅速,单位时间内细胞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对数期在生长曲线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第32页/共130页世代时间世代时间(G):细菌在对数期每分裂一次所需时间,计算公式如下:G=t/n=t/3.3(lgNt-lgN0)=0.301t/(lgNt-lgN0)t:细胞分裂n代所需总时间;n:繁殖世代数;N0:对数期开始时细菌数;Nt:对数期t时细菌数第33页/共130页影响代时长短的因素菌种:不同菌种代时差别显著培养基成分: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代时短
10、,培养基成分还可影响菌种的生长总量培养温度:在一定范围,代时与培养温度呈负相关第34页/共130页菌菌 种种代代 时时Escherichia coli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12.5-17 min12.5-17 min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6-32 min26-32 min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7-30 min27-30 minStreptococcus lactisStrep
11、tococcus lactis(乳酸链球菌)(乳酸链球菌)26-48 min26-48 min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66-87 min66-87 min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酿酒酵母)120 min120 min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792-932 min792-932 minNitroba
12、cter agilisNitrobacter agilis(活跃硝化细菌)(活跃硝化细菌)1200 min1200 minnanobacteria nanobacteria(纳米细菌纳米细菌)3 3天天超微型细菌超微型细菌100100年年第35页/共130页E.ColiE.Coli 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温度(温度(温度(温度()代时(分)代时(分)代时(分)代时(分)温度(温度(温度(温度()代时(分)代时(分)代时(分)代时(分)10108608603535222215151201203737171720209090404017.517.5
13、25254040454520203030292947.547.57777第36页/共130页菌名菌名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温度代时代时minmin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coliE.coli 肉汤肉汤37371717牛奶牛奶373712.512.5产气肠细菌产气肠细菌Enterobacter Enterobacter aerogenesaerogenes肉汤或牛奶肉汤或牛奶373716181618组合组合373729442944乳酸链球菌乳酸链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lactis牛奶牛奶37372626乳糖肉汤乳糖肉汤37374848第37页/共
14、130页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一)延缓期(二)对数期(三)稳定期(四)衰亡期第38页/共130页(三)稳定期稳定生长期(Stationary phase):细菌经过对数期的旺盛生长后,某些营养物质开始缺乏,pH和Eh等发生变化,限制了菌体的生长和分裂,使细胞死亡数与增长数接近平衡这一时期内,细胞开始累积储藏物质(如糖原、异染粒等)或合成次生代谢产物,芽孢菌内开始产生芽孢第39页/共130页菌体产量生长产量常数(生长得率,growth yield,Y):表示细菌对基质利用效率的高低,反映了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即:X为稳定期的细胞干重,x0为刚接种时的细胞干重,C
15、0为限制性营养物的最初浓度,C为稳定期时限制性营养物的浓度第40页/共130页延长稳定期的常用手段补料:补充营养物质,同时取走代谢产物恢复培养条件:调节pH、调节温度、增加通气量等第41页/共130页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二、细菌的生长曲线(一)延缓期(二)对数期(三)稳定期(四)衰亡期第42页/共130页(四)衰亡期衰亡期(death phase):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率逐步增加和活细菌逐步减少,标志进入衰亡期该时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细胞常表现为多形态,产生许多畸形细胞,其革兰氏染色亦不稳定,许多G+细菌的衰老细胞可能表现为G-第43页/共130页四
16、、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四、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一)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二)连续培养的两种方式第44页/共130页(一)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静置培养,最后一次收获培养基的培养方法连续培养(continous culture):在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 第45页/共130页连续培养的优缺点连续发酵与分批发酵相比的优点: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便于自动控制;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产品质量较稳定连续发酵与分批发酵相比的缺点:营养基质的利用率低;培养
17、时间长,杂菌污染的机会增多;菌种退化第46页/共130页四、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四、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一)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二)连续培养的两种方式第47页/共130页(二)连续培养的两种方式连续培养的原理:当微生物在单批培养方式下生长达到对数期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流进新鲜培养基并搅拌,另一方面以溢流方式流出培养液,使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就能长期保持对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连续培养的方式:恒浊培养-保持恒定的混浊度;恒化培养-保持恒定的流速第48页/共130页第49页/共130页1、恒浊培养恒浊连续培养:通过光电装置自动测定并藉调节加入培养液的流速来保持培养物浊度
18、恒定的培养方法恒浊培养一般采用较高浓度养料的完全培养基,没有限制生长的营养成分,可以使菌体维持最高的生长速率当培养室中的浊度超过预期数值时,流速加快,使浊度降低;当培养室中的浊度低于预期数值时,流速减慢,使浊度升高第50页/共130页第51页/共130页恒浊培养的使用范围恒浊培养可用于生产大量菌体恒浊培养也可用于生产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醇等 第52页/共130页2、恒化培养恒化连续培养: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细菌比生长速率恒定的培养方式限制性因子:必须是菌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并将其控制在较低
19、的浓度,而其他营养物均过量细菌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限制性因子的浓度,并低于最高生长速率 第53页/共130页第54页/共130页第55页/共130页恒化培养的使用范围通过控制流速可以得到生长速率不同但密度基本恒定的培养物多用于科研,如突变株分离、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变化、模拟自然营养条件建立实验模型等 第56页/共130页3、恒浊器与恒化器的比较 装装置置控制对象控制对象限制生限制生长因子长因子培养培养基流基流速速生长生长速率速率产物产物应用应用范围范围恒恒浊浊器器菌体密度菌体密度无无不恒不恒定定最高最高速率速率大量菌体或与菌大量菌体或与菌体相平行的代谢体相平行的代谢产物产物生产生产为主为主恒恒化化器
20、器培养基培养基流速流速有有恒定恒定低于低于最高最高速率速率不同生长速率的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菌体实验室实验室研究研究为主为主第57页/共130页第七章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长与控制(6 6学时)学时)第一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2学时)第二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学时)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2学时)第58页/共130页第二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二、水分及其可给性三、氢离子浓度四、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五、辐射六、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第59页/共130页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三大方面本节将讨论属于前二类的温度、水分、p
21、H、02、氧化还原电位、辐射和化学药剂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60页/共130页一、温度一、温度(一)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二)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三)致死温度与致死时间第61页/共130页最适生长温度最低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在此温度范围内,微生物尚能缓慢生长最高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在此温度下,微生物尚能生长,而超过该温度时,微生物立即停止生长或死亡最适温度: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微生物迅速生长第62页/共130页(一)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 低温型微生物(psychrophiles):嗜冷微生物中温型微生物(mesophiles):嗜温微生物高温型微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生长 控制 学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