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3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质的分类3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分类3学习.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回归1.1.简单分类法概述 (1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 种常用科学方法。(2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2.2.常用分类方法 (1 1)交叉分类法 将NaNa2 2COCO3 3、NaNa2 2SOSO4 4、K K2 2SOSO4 4、K K2 2COCO3 3按交叉分类 法分类:标准标准交叉分类树状分类第1页/共57页(2 2)树状分类法第2页/共57页3.3.分类法的应用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 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a+O2Ca+O2 2 2CaO 2Ca
2、OCaO+HCaO+H2 2O Ca(OH)O Ca(OH)2 2Ca(OH)Ca(OH)2 2+CO+CO2 2 CaCO CaCO3 3+H+H2 2O O第3页/共57页 ,。判断氧化物的所属类别时,应注意:判断氧化物的所属类别时,应注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如MnMn2 2O O7 7等等;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CO、NONO等。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如如MnMn2 2O O7 7是酸性氧化
3、物,是酸性氧化物,AlAl2 2O O3 3是两性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形成对应的酸、碱时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形成对应的酸、碱时,元素化合价不变元素化合价不变,如如NONO2 2不是酸性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NaNa2 2O O2 2不不是碱性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C+OC+O2 2 COCO2 2COCO2 2+H+H2 2O HO H2 2COCO3 3Ca(OH)Ca(OH)2 2+H+H2 2COCO3 3 CaCO CaCO3 3+2H+2H2 2O O点燃误区警示第4页/共57页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是中学阶段学习的
4、 五类重要物质,对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应熟练掌 握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第5页/共57页基础回归1.1.分散系 (1 1)概念:所得到的体系。(2 2)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二、胶体、分散系二、胶体、分散系第6页/共57页2.2.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 光的侧面可看见胶体中有 ,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这是由胶体粒子对 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在实验室里可利用该性质 鉴别胶体和溶液。一条光亮的“通路”第7页/共57页3.3.FeFe(OHOH)3 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 至溶液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
5、)Fe(OH)3 3胶 体,化学方程式为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胶 体粒子的直径在体粒子的直径在1 1 nmnm100 100 nmnm之间之间,这是胶体这是胶体 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 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FeClFeCl3 3饱和溶液红褐色FeClFeCl3 3+3H+3H2 2O Fe(OH)O Fe(OH)3 3(胶体)+3HCl3HCl易错点拨第8页/共57页要点一 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要点精讲要点精讲(1
6、 1)物质混合物空气、水煤气、漂白粉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纯净物单质金属(如NaNa、MgMg、AlAl等)非金属(H H2 2、C C等,含稀有气体,如HeHe等)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类见下)有机化合物第9页/共57页无机化合物(2)无机化合物第10页/共57页无机化合物第11页/共57页无机化合物第12页/共57页【典例导析1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 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定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 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 酸、二元酸等 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 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 为金属和非金属 根据反应的热效
7、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 和吸热反应 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所有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化物第13页/共57页A.B.C.D.A.B.C.D.解析解析 各项判断如下:各项判断如下:CHCH3 3COOHCOOH分子中含分子中含4 4个氢原子,但它是一元酸,不合理;个氢原子,但它是一元酸,不合理;强、弱电强、弱电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进行分类的,不合理;完全电离进行分类的,不合理;区分金属与非区分金属与非金属是依据其最外层电子的得失难易程度,而不金属是依据其最外层电子的得失难易程度,而不是以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合理;是以最外
8、层电子数的多少,不合理;任何化学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热效应反应都有热效应,非吸热反应即放热反应非吸热反应即放热反应,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合理;合理;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标准应为氧化物能否和酸或碱反应,不合理。标准应为氧化物能否和酸或碱反应,不合理。答案答案 B B第14页/共57页迁移应用1 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A.H2 2O O、HCOOHHCOOH、CuCu2 2(OH)(OH)2 2COCO3 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B.HClO、浓硫酸、HNOHNO3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
9、 化性酸 C.HFC.HF、CHCH3 3COOHCOOH、CHCH3 3CHCH2 2OHOH都易溶于水,都 是电解质 D.HCOOHD.HCOOH、H H2 2COCO3 3、H H2 2SOSO4 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 原子,都是二元酸第15页/共57页解析解析 HCOOHHCOOH是羧酸,是羧酸,CuCu2 2(OHOH)2 2COCO3 3是碱式是碱式盐,盐,A A项错;项错;CHCH3 3CHCH2 2OHOH是非电解质,是非电解质,C C项错;项错;HCOOHHCOOH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酸,D D项错。项错。答案答案 B B第
10、16页/共57页要点二 常见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00 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第17页/共57页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第18页/共57页【典例导析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B.制备FeFe(OHOH)3 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FeCl3 3 溶液加热煮沸 C.C.胶体区别
11、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粒 子 D.FeClD.FeCl3溶液和Fe(OH)Fe(OH)3 3胶体均是透明液体,二者无本质区别 解析解析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 大小,大小,A A项错项错,C C项对;制备项对;制备FeFe(OHOH)3 3胶体的方胶体的方 法是将饱和法是将饱和FeClFeCl3 3溶液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 沸腾,沸腾,B B项错。项错。C第19页/共57页迁移应用2 2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 是 ()A.A.稳定的液体 B.B.透明的液体 C.C.混合物 D.D.化合物C第20页/共57页迁移应用3
12、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浊液可用过滤的方 法分离任何溶胶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 能使胶体微粒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都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可以用过 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饱和溶液一定比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 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作布朗运动 解析解析 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可用悬浊液可用 过滤的方法分离过滤的方法分离,乳浊液则要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乳浊液则要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有的溶胶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可形成凝胶;有的溶胶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可形成凝胶;第21页/共57页丁
13、达尔效应都是胶体的性质,但未必属于其特丁达尔效应都是胶体的性质,但未必属于其特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便是其典型例子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便是其典型例子;胶粒的直胶粒的直径一般在径一般在1 1 nmnm100 100 nmnm之间透过滤纸之间透过滤纸;难溶物(如难溶物(如BaSOBaSO4 4、CaCOCaCO3 3等)等)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仍然很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仍然很小,而有些易溶物小,而有些易溶物(如如H H2 2SOSO4 4、KNOKNO3 3等等)的不饱和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般较大溶液的浓度一般较大;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的直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同种胶体的因是胶粒的
14、直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答案答案 第22页/共57页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1.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HNO3 3应属于()()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 挥发性酸 强氧化性酸 一元酸 化合 物 混合物 A.B.A.B.C.D.C.D.解析解析 氢化物是指氢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氢化物是指氢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HNOHNO3 3不属于氢化物;氧化物是指氧不属于氢化物;氧化物是
15、指氧 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NOHNO3 3不属不属 于氧化物;于氧化物;HNOHNO3 3是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是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对点训练对点训练B第23页/共57页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SiOA.SiO2 2 H H2 2SiOSiO3 3 B.Cu(OH)B.Cu(OH)2 2 Fe(OH)Fe(OH)3 3 C.CaCO C.CaCO3 3 Na Na2 2COCO3 3 D.Cu Cu(NO D.Cu Cu(NO3 3)2 2 第24页/共57页3.3.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 分类中,
16、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A.Na2 2SOSO4 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B.HNO3 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C.Mg(OHOH)2 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D.Al2 2O O3 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 化物 第25页/共57页题组二 胶体、分散系4.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 液、水等 B.B.在1 L 2 mol/L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溶液中含有氢氧 化铁胶粒数为2 2N NA A C.C.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 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D.FeClD.FeCl
17、3 3溶液与Fe(OH)Fe(OH)3 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 无丁达尔效应第26页/共57页5.Fe(OH)5.Fe(OH)3 3胶体和MgClMgCl2 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A.两者均有丁达尔现象 B.B.加热时二者都能稳定存在 C.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 D.D.分散质微粒可透过滤纸 解析解析 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胶体能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胶体能;加热加热时,时,Fe(OH)Fe(OH)3 3胶体不能稳定存在;胶体不能稳定存在;FeFe(OHOH)3 3胶胶 体中加入盐酸先聚沉后溶解而体中加入盐酸先聚沉后溶解而MgClMgCl2 2溶液不能;溶液不能;二者都能透过
18、滤纸,故选二者都能透过滤纸,故选D D项。项。D第27页/共57页6.“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 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 会析出黑色沉淀 A A.B B.C C.D D.解析解析 纳米碳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纳米碳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 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 体的性质。体的性质。B第28页/共57页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分类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