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docx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分享5篇 历史学问理解和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因此要对历史学问加强理解和记忆是特别重要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历史学问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会考历史学问点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缘由: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记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保留国王,事实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驾驭行政
2、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记。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事实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番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
3、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记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斗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驾驭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二会考历史学问点2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快速应用于工业
4、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改变 其次次工业革命起先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改变 其次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胜利,电力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胜利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
5、成为人类社会运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领域 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冲突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三、思想领域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改变。 1.自由主义
6、到干预主义 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 19世纪末,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在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最终形成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3.民族主义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在斗争中日益成熟的殖
7、民地人民更加留意本土的实际状况.民族主义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 四、国际关系 1.世界格局 其次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气对比发生改变,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英国丢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等国抓住机遇发展快速,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越英法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其次位。 面对日益改变的经济格局,列强要求根据改变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同时标记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8、确立。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同时,列强问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在勾结和斗争中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对中国的影响 l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斗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斗争的新高潮,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加速并最终了腐败的清王朝,肯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其次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
9、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其次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起先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其次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阅历或技能取得很多成果,这些独创成果都是生产阅历的总结;其次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独创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探讨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考 历史 知识点 精选 总结 分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