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点火系.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点火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点火系.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汽车点火系第1页/共68页点火系的作用 将电池或发动机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2030kv)在按照发动机各气缸的工作次序,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第2页/共68页点火系发展历史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二十世纪初,出现传统点火系,即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电子点火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出现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目前,使用广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开始使用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电子控制系统。目前,最先进的:无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第3页/共68页点火系的分类第4页/共68页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电火花应具备足够高的能量 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
2、第一节 点火系的要求第5页/共68页一、迅速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火花塞电极之间的产生火花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它与下列因素有关:1、火花塞电极间隙的大小。火花塞电极间隙越大,击穿火花塞的点火电压也越大。火花塞间隙第6页/共68页2.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与温度混合气的密度越大,则击穿电压越高。3.电极的温度和极性当火花塞的电极温度超过混合气的温度时,击穿电压约降低30%50%。4.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其击穿电压也不相同,其值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率、压缩比、点火提前角以及混合气成分而变化。起动时的击穿电压最高。第7页/共68页二、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为使混合气点燃可靠,火花应具
3、有一定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已接管其自燃温度,因此所需的火花能量很小(15mJ),传统点火系能发出1550mJ的火花能量,足以点燃混合所气。第8页/共68页三、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变化不同发动机均有不同的最佳点火提前角,而且同一发动机在不同工况和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1.转速发动机转速越高,最佳点火提前角越大。2.负荷在同一转速下,发动机负荷率增大,最佳点火提前角随之减小。3.起动及怠速发动机起动和怠速时,要求点火提前角减小或不提前。4.汽油的辛烷值辛烷值高的汽油不易产生爆燃,其点火提前角可增大些,在燃用低辛烷值的
4、汽油时,应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5.压缩比压缩比增大,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6.混合气成分混合气浓度直接影响燃烧速率,在=0.80.9时,燃烧速率最快,最佳点火提前角最小。7.进气压力进气压力减小,应适应加大点火提前角。第9页/共68页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组成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火花塞第10页/共68页蓄电池供给点火系统所需要的电能。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电源。点火线圈存储点火能量,并将蓄电池电压转变为点火高压。分电器由断电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组成。断电器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点火高压,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输送给各缸火花塞;点火
5、提前机构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变化调节点火提前角。火花塞将点火高压引入气缸燃烧室,并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第11页/共68页第12页/共68页传统点火系主要存在下列几个问题一、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二、触点故障多、寿命短三、对火花塞积炭和污染敏感触点闭合时间不足,储存的能量不够触点的尺寸不能太大,通过的电流受限制触点电腐蚀顶块磨损发动机在高速时回跳和颤动导致高速失火第13页/共68页第三节电感储能有触点电子点火系这种点火系统,是用一个功率晶体管代替断电器触点去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仍保留触点断电器,用它去接通和断开功率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和完成点火提前的调整装置。
6、这是最早的一种电子点火装置。其优点是成本低,能切断和接通大的初级电流(810 A),次级电压高,火花能量大、使用寿命长。第14页/共68页触点闭合截止导通第15页/共68页触点断开截止导通第16页/共68页 延长了触点的使用寿命触点只通过很小的基极电流,只有04A05A。无触点烧蚀问题。提高了点火性能,次级电压从原来的18KV提高到KV,因初级电流不经过触点,故可增大初级电流,使次级电压提高。由干点火能量增大,次级电压提高,使冷启动容易,动力性提高、低速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节油以上,排放改善。BD71F点火系较传统点火系的优点第17页/共68页触点式电子点火装置主要特点一是通过点火线圈初级绕组
7、的电流被晶体三极管放大了这样,当三极管截止时,初级绕组的断电电流大,点火线圈中磁通变化率高,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相应提高了。二是通过断电器触点的电流明显减小,因为此电流并非流过初级绕组的电流,其大小约为初级电流的11020,因而消除了断电器触点严重烧蚀的现象,既延长了使用寿命,又缩短了触点维修、调整的时间。第18页/共68页第四节电容储能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电容放电点火系统的基本特点是,能量储存在电容器的电场里,而不是储存在初级绕组的磁场里,电容器充电电压的高低决定了存储能量的大小。第19页/共68页一、组成和工作原理第20页/共68页二、工作过程、触点闭合,可控硅关断,储能电客充电的过程。第21页
8、/共68页2、触点打开,可控硅导通,储能电容放电的过程。第22页/共68页实例300500V电压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第23页/共68页电容放电具有以下优点电容放电具有以下优点v次级电压上升时间快,当火花塞被污染时仍能提供较好的发火性能v火化能量超过其他形式的点火系统且易控制v断电器通过的电流很小,触点寿命长,可靠性高v由于其提前固定的消耗A A的电流,因而对电池缺电不敏感v电容充电时间是输出频率周期的,因而在较高的法火频率下仍有较好的点火性能。第24页/共68页电容放电的缺点v由于火花持续时间比较短,对点燃稀薄气体不利v由于点火能量较高,对分电器盖、分火头、高压线的绝缘性能要求较高v所用
9、的元件较多,导致可靠性下降、成本提高第25页/共68页第五节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第26页/共68页采用触发脉冲代替断电器的触点原理特点1、发火率高2、寿命长3、能实现精确时间控制4、点火能量高第27页/共68页一、磁脉冲式(发电机式)1、传感器结构第28页/共68页传感器工作原理第29页/共68页转速与电动势的关系第30页/共68页2、放大电路点火器中各三极管作用VT1发射极与集电极相连,相当于一个二极管,起温度补偿作用VT2触发管,起信号检测作用VT3、VT4放大作用,将VT2输出放大以驱动VT5VT5大功率管,控制初级电流的通断第31页/共68页第32页/共68页其它元件作用VS1、VS2反向
10、串联后与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传感线圈并联,在高转速时,使传感线圈输出的正向和负向电压稳定在某一数值,保护VT2不受损害;VS3与R4组成稳压电路,保证VT1、VT2保证在稳定电压下工作;VS4当VT5管截止时,将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限制在某一值内,保护VT5管;C1消除点火信号发生器传感线圈输出电压波形上的毛刺,防止误点火;C2与R4组成组容吸收电路,吸收瞬时过电压,防止误点火;R3的作用是加速VT2级VT5的翻转。第33页/共68页二、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第34页/共68页第35页/共68页第36页/共68页第37页/共68页第38页/共68页第39页/共68页霍尔式电子点火装置特点:霍尔式电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电子 控制系统 点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