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pptx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1年病死率14.4%-15.4%,致死/残疾率33.4%-33.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包括早期诊治、早期预防再发(二级预防)和早期康复。第1页/共70页前 言 脑卒中急症救治体系推荐意见:(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I级推荐,C级证据)。(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
2、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I级推荐,B级证据)。第2页/共70页主要内容1.院前处理院前处理 2.卒中单元卒中单元3.急诊室处理急诊室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第3页/共70页主要内容1.院前处理院前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2.卒中单元3.急诊室处理 第4页/共70页一、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卒中?卒中?1)一侧肢体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无力或麻木;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
3、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意识障碍或抽搐.第5页/共70页二、现场处理及运送 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问题心脏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有无低血糖急救处理第6页/共70页二、现场处理及运送应避免应获取症状开始时间症状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近期患病史;既往病史;近期用药史既往病史;近期用药史应尽快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过度降低血压过度降低血压大量静脉输液大量静脉输液充分应用现代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充分应用现代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第7页/共70页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级推荐,C级证据)第8页/共70页主要
4、内容1.院前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2.卒中单元卒中单元3.急诊室处理 第9页/共70页组织化管理医疗模式 卒中单元卒中单元(strokeunit)(strokeunit)药物治疗12肢体康复肢体康复 3语言训练语言训练 4心理康复心理康复 5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第10页/共70页推荐意见:收治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第11页/共70页主要内容1.院前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2.卒中单元3.急诊室处理急诊室处理 第12页/共70页推荐意见按诊断流程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
5、0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I级推荐)。第13页/共70页主要内容1.院前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2.卒中单元3.急诊室处理 第14页/共70页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吸氧与呼吸支持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体温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营养支持 评估和诊断评估和诊断 一般处理一般处理 特异性治疗特异性治疗 急性期并发症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的处理 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出血转化癫痫吞咽困难肺炎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改善脑血循环神经保护其他疗法中医中药 病史和体征脑病变与血管 病变检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诊断病因分型 诊断流程
6、第15页/共70页一、评估和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2.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2)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3)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第16页/共70页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斯堪地
7、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第17页/共70页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平扫平扫CT:首选:首选 多模式多模式CT:指导溶栓参考:指导溶栓参考标准标准MRI:(T1加权、加权、T2加权加权及质子相及质子相)识别急性小梗死及识别急性小梗死及后循环缺血优于后循环缺血优于CT。多模式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包括弥散加权成像成像(DWl)、灌注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PWl)、水抑制成像、水抑制成像(FLAIR)和梯度回波和梯度回波(GRE)等。等。不推荐不推荐6小时内运用灌注检查小时内运用灌注检查来选择机械取栓患者。来选择机械取栓患者。颈动脉双功超声颈动脉双功超声经颅多普勒经颅多普勒(
8、TCD)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成像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脑病变检查脑病变检查血管病变检查血管病变检查 第18页/共70页实验室检查选择 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国际标准化比率(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毒
9、理学筛查毒理学筛查血液酒精水平血液酒精水平妊娠试验妊娠试验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若怀疑缺氧)腰腰穿穿(怀怀疑疑蛛蛛网网膜膜下下腔腔出出血血而而CT未未显显示示或或怀怀疑疑脑脑卒卒中中继继发发于感染性疾病于感染性疾病)脑电图脑电图(怀疑痫性发作怀疑痫性发作)胸部胸部X线线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第19页/共70页诊断标准 12345急性起病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出现责任病灶/体征持续24小时 排除非血管病因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 第20页/共70页缺血性卒中分型第21页/共70页诊断
10、流程 是否为脑卒中?是否为脑卒中?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严重程度脑卒中严重程度?能否进行溶栓治疗能否进行溶栓治疗?病因分型病因分型?第22页/共70页推荐意见(1)按上述诊断流程处理疑似脑卒中患者(I级推荐)(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行头颅平扫CT或MRI(T1/T2/DWI)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必要的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尽量缩短检查所需时间(I级推荐)。(4)应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II级推荐)。(5)运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II级推荐)(6)在不影响溶栓或取栓的情况下,应行血管病变检查(II级推荐);必
11、要时根据起病时间及临床特征行多模影像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血管内取栓(II级推荐)。第23页/共70页二、一般处理(推荐意见)1)呼吸与吸氧 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脑梗死后24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第24页/共70页一般处理3)体温控制 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12、第25页/共70页一般处理4)血压控制(1)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至收缩压20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建议使用微量输液泵给予降血压药,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2)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对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血压管理可参照该标准,根据血管开通情况控制术后血压水平,避免过度灌注或低灌注,
13、具体目标有待进一步研究。第26页/共70页一般处理4)血压控制(3)卒中后病情稳定,若血压持续140/90 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4)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第27页/共70页一般处理5)血糖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8-10mmol/L。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第28页/共70页三、特异性治疗特
14、异性治疗改善脑血循环神经保护中医中药其他疗法他汀治疗第29页/共70页溶栓/介入介入抗血小板(一)(一)改善脑改善脑血循环血循环扩张血管扩容抗凝降纤第30页/共70页溶栓治疗(1)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I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症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使用方法:rtPA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h,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I级推荐,A级证据)。第31页/共70页溶栓治疗(2)发病在6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
15、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II级推荐,B级证据)。第32页/共70页溶栓治疗(3)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6mg/kg)出血风险低于标准剂量,可以减少病死率,但并不降低残疾率,可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风险等因素个体化确定(II级推荐,A级证据)。(4)对发病时间未明或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符合血管内取栓治疗适应证,应尽快启动血管内取栓治疗;如果不能实施血管内取栓治疗,可结合多模影像学评估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II级推荐,B级证据)。第33页/
16、共70页溶栓治疗(5)静脉团注替奈普酶(0.4mg/kg)治疗轻型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阿替普酶相似,但不优于阿替普酶。对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且不伴有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替奈普酶(II级推荐,A级证据)。(6)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以外使用其他溶栓药物(I级推荐,C级证据)。第34页/共70页溶栓治疗(7)静脉溶栓治疗是实现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静脉溶栓及应尽快进行,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在DNT 60min的时间内,尽可能缩短时间。(8)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充分准备应对紧急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和可能引起气道梗阻的血管源性水肿(I级推荐,B级证据)。第35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急性 缺血性 脑卒中 诊治 指南 20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