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学.pptx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学.pptx(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立井开拓第1页/共85页第一节 立井开拓(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一、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方式示例:两个阶段;两个开采水平;每阶段布置6个采区;1、开掘顺序原则:尽快沟通风路;采用平行作业。主井、副井、井底车场、主石门、300m大巷、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运输和轨道上山风井、总回风巷、采区上部车场、区段回风石门 2、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第2页/共85页 3、开采顺序沿煤层走向: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沿倾斜方向:阶段下行式;区段下行式;煤层间:下行式。一水平生产,二水平准备延深第3页/共85页二.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第4页/共85页 二.立
2、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1、示例条件:Fig、152 煤层:厚煤层、12,埋藏深,表土厚。2、立井单水平上山式开拓方式两个阶段,一个开采水平,划分成带区 3、开掘程序原则:尽快沟通风路;采用平行作业。主井、副井、井底车场、主石门、轨道运输大巷、胶带大巷、回风大巷第5页/共85页 4、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箕斗井回风,封闭措施排水系统;动力、压风、水供应 5、开采顺序沿煤层走向:分带前进式,工作面后退式;沿倾斜方向:上下山阶段同采第6页/共85页三 立井开拓分类根据井田斜长或垂高、煤层倾角、可采煤层数目及层间距等条件不同,立井开拓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大类。水平内可以采用采区式、盘区式或
3、带区式准备。立井单水平开拓:第7页/共85页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a)上山式;(b)上下山式;(c)多水平上下山混合式第8页/共85页近水平煤层群立井多水平分煤组开拓方式第9页/共85页 急(倾)斜煤层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方式 第10页/共85页 四、立井开拓的井筒配置(表15-1)以立井进行开拓,装备两个井筒,主井一般用箕斗提煤,副井一般用罐笼辅运、行人、进风等。小型立井的主副井可均装备罐笼,或只装备一个井筒。为满足综采支架整架不解体下井的要求,在副井中要装备一个宽罐笼,净宽一般要达到1.5m。主立井为箕斗井并兼作进风井时,井筒中的风速不得大于6m/s,第11页/共85页混合提升井是兼有主副井
4、功能的立井,适用于两种情况:1)生产矿井改护建时,为了同时提高主、辅提升能力,而新开一对立井不具备条件或不经济时,可在原工业场地内新开凿一个立井,装备一对箕斗和一对罐笼,同时担负提煤和辅助提升任务。2)应用于更小规模的小型矿井,可以只装备1个井筒,用罐笼完成提煤和辅助提升的全部任务,但需另开凿一个井筒作为专用风井,在井筒内设置梯子间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第12页/共85页第二节 斜井开拓第13页/共85页第14页/共85页第二节 斜井开拓(inclined shaft development)一、斜井开拓示例 1、条件:两层煤;25;埋藏深、表土层薄、无流砂层。2、开拓方式:两个阶段,两个开采水
5、平,每阶段布置6个采区;3、开掘程序原则:同立井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风井、-80m辅助车场、阶段回风石门、回风大巷第15页/共85页4、生产系统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对通风要求:主斜井用胶带运煤时,可兼作进风井,但V 4m/s。不得兼作回风井。主斜井用箕斗运煤时,通风要求同立井。5、开采顺序:沿走向 第一水平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第二水平:采区后退,区内后退。沿倾斜 阶段下行式,区段下行式;煤层间 下行式。第16页/共85页 集中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式开拓第17页/共85页二、斜井开拓类型、装备和基本特点(一)集中斜井井田沿倾斜划分为阶段,设开采水平,可以单水平、多水平或局部设辅助水
6、平开拓。准备方式可有: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上山式、上下山式。开采水平大巷可以分层布置,集中布置及分组集中布置。以斜井进行开拓,装备两个井筒,主井一般用胶带或箕斗提煤,副井一般用矿车辅运、行人、进风等,风井回风。小型斜井的主副斜井可均装备矿车提升设备,或只装备一个斜井,串车提升。双钩或单钩提升。第18页/共85页 1.主斜井 胶带机(斜井一侧铺轨道 检修)A大箕斗中型;双钩串车提升 中、小型井;单钩串车提升 A小。2.副斜井 双钩串车提升 大型井单钩串车提升 小型井;无极绳 10;单轨吊、卡轨车、齿轨车第19页/共85页 3.提升设备对井筒角度的要求:提升方式 井筒倾角 串车 25 箕斗 2
7、0 35 胶带机 17 无极绳 10 无轨胶轮 8 第20页/共85页 4.斜井与煤层的相对位置:一般在煤层群底部,沿煤层、沿岩层,穿层。煤层斜井:适用于地质构造简单、薄及中厚煤层,围岩稳定,矿井A小煤层底板岩层斜井:距煤层10 15m:穿底板:适用:煤层倾角较大时穿顶板:适用:煤层倾角小第21页/共85页 顶板穿层斜井第22页/共85页 底板穿层斜井 第23页/共85页反斜井开拓 第24页/共85页(二)片盘斜井开拓第25页/共85页(二)片盘斜井开拓 1、特点:相当于一个下山采区井田划为若干分段(片盘);每个分段布置一个采面,整分段回采;A小;上下片盘接替频繁;串车提升,车场简单。2、适用
8、:地质构造简单,井田走向较短;有扩大应用的前景。第26页/共85页第三节 平硐开拓方式(Adit development)垂直走向平硐开拓 第27页/共85页第28页/共85页走向平硐开拓 第29页/共85页 阶梯平硐开拓第30页/共85页一、平硐开拓方式类型及装备 1.平硐分类垂直走向平硐:主平硐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走向平硐主平硐平行于煤层走向;单翼生产。阶梯平硐主平硐 煤层走向;按不同标高分别开平硐,上平硐的煤经专用下山溜到下水平运出。平硐水平以下煤层:下山开采、暗井(立井、斜井)2、平硐开拓的井硐配置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并配以合适的辅助及通风井硐开拓井田。第31页/共85
9、页 3、平硐装备最简单的开拓方式,技术经济最有利:煤由平硐直接外运,多用矿车(底卸式、普通箱式)也用胶带,运输环节少,设备少;能力大不设井底车场,水自流,无水仓。第32页/共85页二、平硐适用条件 1.山岭、丘陵沟谷地区,煤层埋于山中,在山麓开平硐开拓;2.有些煤层埋于山岭中,上山部分相当一个阶段的煤量,平硐以下用下山阶段开采。第33页/共85页第四节 井筒(硐)形式分析与应用一、立井开拓的特点与应用1 优点:1)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不受煤层倾角、厚度、深度、瓦斯及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井筒可采用特殊方法施工。2)在采深相同的条件下,立井井筒短,相应的管缆敷设长度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对
10、辅助提升特别有利,对于采深大的大型矿井,副井采用立井更具有优越性。3)井筒断面大,能下放外形尺寸较大的材料和设备。4)井筒支护条件好,且易于维护。5)有利于矿井通风。2 缺点:1)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用设备多,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井筒装备复杂,成井速度较慢,开凿费用较高,基建投资大。2)立井直接延深比较困难,对生产干扰大。第34页/共85页3 立井开拓应用原则(1)对冲积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以及煤层赋存深的矿井,一般应采用立井开拓。(2)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时都可以考虑采用立井开拓。(3)对于倾斜长度大的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开
11、拓能较合理地兼顾浅部和深部的开采。第35页/共85页二、斜井开拓的特点与应用1 与立井开拓相比优点: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比较简单,掘进速度较快,地面工业场地建筑、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硐室也比较简单;初期投资较少,建井期较短。井筒延深施工较容易,对生产干扰少。胶带输送机斜井可实现井下煤流到地面的连续运输,运输能力大,效率高,煤流运输系统的转折连接灵活,并可接受多点来煤,对生产水平过渡期的提煤有利;当矿井需增产而要求加大提升能力时,更换或改造带式输送机也比较容易。铺设轨道的斜井,无论采用箕斗或串车提升都能适应小型矿井提升的要求;斜井内可设人行道,作为井下人员的安全出口,这对于采深不大的小型矿井是
12、比较方便和经济有利的。第36页/共85页2与立井开拓相比的缺点 1)在相同煤层条件下,斜井井筒长度比立井井筒长,围岩不稳定时,井筒维护费用高;2)采用缠绕式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慢,提升能力较低,钢丝绳磨损严重、动力消耗多、提升费用高,对辅助提升不利;3)井田斜长大时,采用多段绞车提升的转载环节多,效率低;4)由于斜井的井筒长,相应的通风线路和管缆也较长;对瓦斯涌出量大的大型斜井,为满足通风的要求,有时需增开风井;5)当表土为富含水的冲积层或流沙层时,斜井开掘技术复杂,有时难以通过。第37页/共85页斜井开拓应用的一般原则是:(1)对井田内煤层赋存不深、表土层不厚、无流砂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
13、采缓(倾)斜和中斜煤层的矿井。(2)煤田浅部、或井田面积小,储量有限,煤层露头发育良好、可考虑采用片盘斜井。第38页/共85页三、平硐开拓的特点与应用1 平硐开拓的特点1)平硐的施工技术和装备简单、掘进速度快,施工条件较好,可加快矿井建设。2)运输环节少、系统简单、运输设备少、费用低,运输能力大。3)平硐水平以上的矿井涌水可自流排出。4)不用开掘井底车场和硐室,地面不建井架和绞车房,生产系统简单可靠,是最有利的井田开拓方式,。第39页/共85页 2 应用原则:(1)应有合适的煤层赋存和地形条件,最主要的是平硐水平标高以上有足够的储量(上下山开采时包括下山部分的储量),使平硐水平的开采年限不低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矿业大学 北京 采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