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06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件.ppt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当微生物从它适应的环境迁移到不适应的环境后,微生物改变自己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产生适应新环境的酶(适应酶),从而适应新环境并生长良好,这是遗传的变异。遗传变异性使微生物得到发展,为人类改造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微生物的变异很普遍。第1页/共83页第2页/共83页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3.虎父无犬子;4.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不同。请大家想一想,与遗传变异有关的俗语或谚语有哪些?第3页/共83页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 一、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DNA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答案是DNA,科学告诉我们,亲代将各
2、种遗传性状通过DNA传递给了子代,子代获得DNA后形成一定的蛋白质,将遗传特性表现出来。第4页/共83页哪些人用什么方法最终证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呢?1.格里菲斯经典转化实(1928)及埃弗里、麦克劳德、麦卡蒂等人的转化补充实验(1941)。2.赫西和蔡斯大肠杆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第5页/共83页R型菌(粗糙、无毒性)S型菌(光滑、有毒性)多糖类荚膜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第6页/共83页将R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第7页/共83页将S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第8页/共83页将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第9页/共83页将R型活菌与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
3、间后细菌发生转化,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第10页/共83页埃弗里、麦克劳德、麦卡蒂转化补充实验从S型肺炎球菌活体上取得蛋白质、荚膜、DNA、RNA,分别与R型肺炎球菌混合后注入到小白鼠体内,结果被注入DNA的小白鼠死亡,其它小白鼠存活。第11页/共83页DNA蛋白质多糖RNADNA是遗传物质只有DNA引起R型肺炎球菌转化第12页/共83页 赫西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含S)(含P)第13页/共83页噬菌体感染实验第14页/共83页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外壳蛋白质细菌内无放射性第15页/共83页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DNA细菌内有放射性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第16页/共83页DNA
4、主要的遗传物质综上所述注: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较少的微生物也靠RNA进行遗传。第17页/共83页二、DNA的结构与复制(一).DNA结构最经典的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克里克1953年提出。第18页/共83页沃森(左)和克里克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右)和沃森(James Watson,1928-)在实验室里,他们两人因为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而在1962年与威尔金斯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第19页/共83页第20页/共83页DNA有两条核苷酸链彼此围绕同一根轴互相盘绕形成,为双螺旋结构。每个单链均由脱氧核糖
5、磷酸脱氧核糖磷酸交替排列构成。每个核苷酸链上都有四个碱基:T胸腺嘧啶 A腺嘌呤G鸟嘌呤 C胞嘧啶彼此与另一条核苷酸链上的碱基组成碱基对:TA AT GC CG第21页/共83页四种碱基的结构 第22页/共83页核苷酸 的结构 第23页/共83页碱基AG C T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第24页/共83页AGCT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第25页/共83页DNA分子结构 第26页/共83页ATGCATGC第27页/共83页DNA链的延伸 第28页/共83页第29页/共83页DNA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第30页/共83页A与T、G与C的配对(依靠氢键连接)第31页/共83页一个DNA分子可包含几十万到几百万个碱基对,每个
6、碱基之间间距为0.34nm。每10个碱基组成一个螺旋,螺距3.4nm。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顺序固定,所以可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收到干扰,个别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微生物死亡或变异。第32页/共83页1.DNA的存在形式真核生物中DNA以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在原核生物中,DNA存在于细胞质内。2.基因基因:生物体内贮存遗传信息、能进行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是DNA分子上的具有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苷酸片断。每个细菌约有500010000个基因。第33页/共83页3.遗传信息的传递贮存在DNA上的遗传信息都会转录到RNA上,通过RNA的翻译作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最终依靠蛋白
7、质体现遗传性状。DNARNA转录蛋白质翻译第34页/共83页(二)DNA的复制微生物为了保证遗传的稳定性,DNA的复制十分精确。复制过程:1.解旋:DNA双链氢键断裂,双链分开;2.复制:以各自双链为模板,进行复制。3.分配:新复制的核苷酸链与原来的一条核苷酸链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新的双链结构并分给子代。第35页/共83页DNA的复制 第36页/共83页注意:1.复制过程必须有酶的参与;如:解旋酶、聚合酶等。2.解旋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断开后才开始复制,而是解开一段后,就进行复制。复制好的就开始形成双螺旋。3.每个子代细胞都获得了亲代细胞的一个DNA单链。第37页/共83页1868年的某天瑞士的
8、生物化学家米歇尔(Miescher)研究一个病人的绷带,小心地将绷带上粘着的病人伤口处的物质洗下来。洗脱物中含有许多脓细胞。他向其中加入酒精,将细胞中的脂肪类物质除去,之后又加入含有胃蛋白酶的提取液清除各种杂蛋白,这样,他就可以拿到纯的浓细胞的细胞核了。于是米歇尔开始研究这些核。结果他意外地发现核中有一种从未认识到的新物质,并起名为“核素”。这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DNA。经过后人的研究,核素为酸性物质,含有三种成分:糖、磷酸、有机碱。又发现糖少了一个氧。称之为脱氧核糖。小资料米歇尔的发现第38页/共83页三、DNA的变性和复性1.DNA变性DNA双链受到外界作用(受热、提高pH),氢键被破坏而形
9、成单链的现象。2.DNA的复性变性DNA重新形成天然DNA的过程。也称为退火。如:高温条件下变性的DNA在降温后回重新形成双链结构。第39页/共83页注意:DNA的复性是随机的。即复性的DNA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状态。第40页/共83页复性实验:用非放射性同位素N15标记的DNA和用放射性同位素N14标记的DNA同时变性与复性实验,最终得到3种双链DNA。a.25含N14的双链;b.25含N15的双链;c.50含有N14和N15的双链。第41页/共83页四、RNA 即核糖核酸。RNA与DNA相似,不同之处是核糖及碱基。RNA的碱基也有四个,为U尿嘧啶(DNA为T:胸腺嘧啶)A腺嘌呤G鸟嘌呤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6 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