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工程.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工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工程.pptx(1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6)混凝土工程第1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1第2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2第3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3第4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4第5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5第6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6第7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7第8页/共148页混凝土浇筑现场8第9页/共148页主要内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制强度的确定、配合比的换算;混凝土搅拌机具的类型及选用、搅拌制度的确定与搅拌站的布置;运输的要求及运输方式;混凝土浇筑的有关规定、浇筑方法;振捣设备及使用;施工缝留置及处理;几种常见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混凝土养护原理及方法;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混凝土
2、冬期施工原理与方法。第10页/共148页基本要求1、熟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序,掌握混凝土的施工配制、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及质量检验等环节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掌握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2、熟悉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的基本要求与浇筑方案;3、了解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统计评定方法;4、了解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概念、要求和常用的养护方法;5、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发展方向和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第11页/共148页重点难点混凝土的施工配制、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及质量检验等环节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确定。第12页/共148页深度和广度通过对本章内
3、容的学习,达到能够制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缺陷的预防和处理;结合现行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学习与掌握。第13页/共148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序 配制、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各施工工序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 保证结构具有设计的外形和尺寸,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整体性及满足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抗冻性、抗渗性)。第14页/共148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第15页/共148页 混凝土的配制,除应保证结构设计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外,还要保证施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
4、约水泥的原则。必要时,还应符合抗冻性、抗渗性等要求。6.1 混凝土制备一、混凝土配制第16页/共148页 混凝土配制之前应按下式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以达到95%的保证率:fcu,ofcu,k+1.645 当施工单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1.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 第17页/共148页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2.5N/mm2,取=2.5N/mm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5时,如计算得到的3.0N/mm2,取=3.0N/mm2。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下表取值。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25C25C25C
5、35C35C55C55C60C60(N/mmN/mm2 2)4.04.05.05.06.06.0 当设计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60时,配置强度按下式确定 fcu,o1.15fcu,k第18页/共148页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等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含砂率)及浆骨比。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和严格控制称量。2.混凝土的施工配制 第19页/共148页 水灰比增大时,混凝土粘聚性、保水性差,而且硬化后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水分蒸发留下气孔,使混凝土密实性差,
6、强度低;若水灰比减少,则混凝土流动性差,甚至影响成型后的密实,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松散,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第20页/共148页 含砂率减少,则砂浆量不足,不仅会降低混凝土流动性,更严重的是将影响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产生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溃散等不良现象。浆骨比反映混凝土中水泥浆的用量多少(即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如控制不准,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流动性。第21页/共148页 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而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的砂、石都是不含水分的,而施工现场的砂、石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且砂、石含水率的大小随当地
7、气候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为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在施工中应适当扣除使用砂、石的含水量,经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1)施工配合比换算 第22页/共148页施工配合比可以经过实验室配合比作如下调整得出: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X:Y,水灰比为W/C,并测定砂子的含水量为Wx,石子的含子量为Wy,则施工配合比应为:1:X(1+Wx):Y(1+Wy)。第23页/共148页 按实验室配合比1m3混凝土水泥用量为C(kg),计算时确保混凝土水灰比W/C不变(W为用水量),则换算后各种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C,=C 砂子:C,砂=CX(1+Wx)石子:G,石=CY(1+Wy)水:W
8、,=W-CXWx-CYWy 第24页/共148页 【例1】设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56:5.5,水灰比W/C为0.64,每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275kg,测得砂子的含水量为4%,石子的含子量为2%,求施工配合比及每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第25页/共148页解:施工配合比为:1:X(1+Wx):Y(1+Wy)。=1:2.56(1+4%):5.5(1+2%)=1:2.66:5.61 每m3 混凝土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275kg 砂子:2752.66=731.5kg 石子:2755.61=1542.8kg 水:W-CXWx-CYWy=2750.64-2752.564%-2755.
9、52%=118kg第26页/共148页 上述求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后,还必须根据工地现有搅拌机的出料容量确定每次需用几整袋水泥,然后按水泥用量来计算砂、石及水的每次拌用量。(2)施工配料 第27页/共148页 如 采 用 JZ250型 搅 拌 机,出 料 容 量 为0.25m3,则每搅抖一次的装料数量(假定施工中选用袋装水泥)为:水泥:2750.25=68.75 kg(取用一袋半 水泥,即75kg)砂子:731.5 =199.5kg 石子:1542.8 =420.8kg 水:118 =32kg第28页/共148页 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计量应按重量计,水和液体外加剂可按体积计
10、。其计量结果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水泥、掺合料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各种衡量器应定期校验,经常保持准确,骨料含水量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3)施工配料要点 第29页/共148页 混凝土的搅拌 将水、水泥和粗细骨料进行均匀拌合及混合的过程,同时通过搅拌还要使材料达到强化、塑化的作用。二、混凝土搅拌第30页/共148页 混凝土搅拌机 按其搅拌原理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两类;根据其构造不同,可以分若干种。强制式搅拌机 立轴式和卧轴式两类。混凝土搅拌机型号 以其出料容量(m3)1000标定规格。常用150L、250L、350L等数种。选择搅拌机型号,要根据
11、工程量大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骨料尺寸等确定。既要满足技术上的要求,亦要考虑经济效果和节约能源。1、混凝土搅拌机 第31页/共148页 为了获得均匀优质的混凝土拌合物,除了合理选择搅拌机的型号外,还必须正确的确定搅拌制度。混凝土搅拌制度 进料容量、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搅拌制度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搅拌机的工作效率。2、搅拌制度 第32页/共148页 进料容量 将搅拌前各种材料的体积累积起来的容量,又称干料容量。进料容量约为出料容量的1.4倍1.8倍(通常取1.5倍)。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反之,如装料过少,则
12、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1)进料容量 第33页/共148页 投料的顺序应从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磨损,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粘结,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1)一次投料法 将石子、水泥、砂和水一起同时加入搅拌筒中进行搅拌,为了减少水泥的飞扬和水泥的粘罐现象,对自落式搅拌机常采用的投料顺序是将水泥夹在砂、石之间,最后加水搅拌。(2)投料的顺序 第34页/共148页 2)二次投料法 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预拌水泥净浆法和水泥裹砂石法(又称SEC法)。预拌水泥砂浆法 先将水泥、砂和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
13、,使其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预拌水泥净浆法 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水泥裹砂石法 先将全部砂、石和70%的水充倒入搅拌机,搅拌1020s,将砂和石表面湿润,再倒入水泥进行造壳搅拌20s,最后加剩余水,进行糊化搅拌80s。第35页/共148页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表明,二次投料法搅拌的混凝土与一次投料法相比较,混凝土强度可提高约15%;在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15%20%。第36页/共148页 搅拌时间应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与搅拌质量密切相关。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不均匀,强度及和
14、易性将会下降;搅拌时间过长,不但降低搅拌机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加气混凝土也会因搅拌时间过长而使所含气泡减少。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P141表6.2采用。(3)搅拌时间 第37页/共148页 1.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2.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应保证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容器和管道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一、混凝土运输
15、的基本要求6.2 混凝土运输第38页/共148页 3.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P141表6.3的规定;4.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5.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的连续工作,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第39页/共148页表6.3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即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气 温延续时间(min)采用搅拌车采用其他运输设备C30C30C30C30251209090752590606045注:掺有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时延续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第40页/共148页 混凝土运输机具的
16、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间歇式运输机具和连续式运输机具两大类,可根据施工条件进行选用。常用的混凝土运输机具有:手推车、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泵和垂直运输设备。二、混凝土运输机具翻斗车是施工场地内运输混凝土的常用机具,它具有操作灵活、运输快捷、卸料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1、机动翻斗车 第41页/共148页机动翻斗车第42页/共148页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一种用于长距离输运混凝土的高效能机械,是将运送混凝土的搅拌筒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在运输途中混凝土搅拌筒始终在不停地缓慢旋转,既可以运送已拌合好的混凝土拌合料,也可以将混凝土干料装入筒内,在行驶中将水加入搅拌,以减少长途输送引起的混凝土坍落
17、度损失。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第43页/共148页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44页/共148页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水箱;2-外加剂箱;3-搅拌筒;4-进料斗;5-固定卸料溜槽;6-活动卸料溜槽第45页/共148页 混凝土泵具有可连续浇筑、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特别适合狭窄施工场所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果等优点。我国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桥梁、水塔、烟囱、隧道和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已广泛应用。混凝土泵有 活塞泵、气压泵和挤压泵等类型,活塞泵应用较多。3、混凝土泵 第46页/共148页混凝土泵第47页/共148页图 液压柱塞式砼泵工作原理图1砼缸;2砼活塞;3液压缸;4液压活塞;5活塞杆;6料
18、斗;7吸入端水平片阀;8排出端竖直片阀;9Y形输送管;10水箱;11水洗装置换向阀;12水洗用高压软管;13水洗法兰;14海绵球;15清洗活塞第48页/共148页图 移动式混凝土泵车1-混凝土泵 2-混凝土输送车 3-布料杆支撑装置 4-布料杆臂杆5、6、7-油缸 8、9、10-混凝土输送管 11-软管第49页/共148页 采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泵必须保持连续工作;输送管道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不漏浆;泵送混凝土之前,应预先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内壁,以防堵塞;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阻塞输送管道。第50页/共148页 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可利用塔式起重机、井
19、架、施工升降机(施工电梯)等起重设备。利用塔式起重机时,应配备相应的混凝土吊罐式吊斗;利用井架、施工升降机时,可将装载混凝土的手推车直接推入吊盘中,运送到混凝土浇筑面。4、垂直运输设备 第51页/共148页图 混凝土布料机第52页/共148页作业P419习题与思考题6.1,6.3,6.4,6.11后记(本节主要解决的问题)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工序及要求;2、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施工配料计算;3、混凝土的搅拌制度;4、混凝土运输要求及运输机具。第53页/共148页温故而知新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工序及要求;2、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及施工配料计算;3、混凝土的搅拌制度;4、混凝土运输要求及运输
20、机具。第54页/共148页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2)模板和隐蔽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检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浇筑前的检查 6.3 混凝土浇筑第55页/共148页二、浇筑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应在初凝之前浇筑,如果出现初凝现象,应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才能入模,如果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也应重新拌合后才能浇筑;(2)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由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
21、不应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如柱、墙等),浇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第56页/共148页第57页/共148页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坐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现象;(4)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5)为了使混凝土上下层结合良好并振捣密实,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其浇筑厚度应符合P147表6.4的规定;第58页/共148页 (6)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当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必须间歇时,
22、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其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气温确定,且不超过P147表6.5中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第59页/共148页 (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不正常的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这是施工验收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第60页/共148页三、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1)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施工缝的留设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安装
23、上部钢筋、重新安装模板和脚手架、需限制支撑结构上的和在等)或施工组织(工人换班、设备损坏、待料等)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部位留置施工缝。第61页/共148页 施工缝的特点 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连接的强度比整体混凝土强度低,结合力较差,是构件中的薄弱部位。施工缝的留置原则 宜留置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墙、楼梯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第62页/共148页 1)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或楼面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置在这些钢筋的下端,
24、以便于绑扎;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各类构件施工缝的设置位置 第63页/共148页 3)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4)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5)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跨中1/3范围内;6)剪力墙结构中,墙体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第64页/共148页(a)柱子(b)主次梁楼板施工缝的留设1-楼板;2-柱;3-次梁;4-主梁第65页/共148页 1)剔除清理。剔除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垃圾、水泥薄膜、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2)冲洗湿润
25、。浇水湿润充分并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3)坐浆浇筑。浇筑前,施工缝处宜先铺上一层水泥净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为10mm15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4)加强振捣。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处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施工缝的处理 第66页/共148页 (2)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沉降等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置距离 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一般间距为3050m,采用特殊措施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工程 混凝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