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施工技术深基坑降水与土方开挖.pptx





《现代施工技术深基坑降水与土方开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施工技术深基坑降水与土方开挖.ppt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降低地下水降水方法:集水井降水、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在开挖基坑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最小纵向坡度为0.2%0.5%,每隔一定距离(最大3040m)设集水井,使基坑内挖土时渗出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排出基坑。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截面尺寸取决于基坑的涌水量。若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和土的组成有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坑底隆起和边坡失稳。第1页/共43页1.1地下水流的基本性质1.1.1动水压力和流砂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层间水(图1-1)从水的流动方向取一柱状土体A1A2作为脱离体,其横截面面积为F、Z1、Z2为A1、A2在基准面以上的高程。第2页/共43页由于H1H2,存在
2、压力差,水从A1流向A2,作用于脱离体A1A2上的力有:wh1F A1 处的总水压力,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wh2F A2处的总水压力,其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nwLFcos 水柱重量在水流方向的分力(n为土的孔隙率);(1-n)wLFcos 土骨架重力在水流方向的分力;LFT 土骨架对水流的阻力(T为单位阻力);由静力平衡条件:第3页/共43页设水在土中渗流时,对单位土体的压力为GD,有牛顿第三定律得:通常工程上将GD称为动水压力,动水压力GD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即水位差愈大动水压力愈大;渗流路线愈长,动水压力愈小。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
3、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还使土颗粒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即:则土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此现象被称为流砂。第4页/共43页1.1.2 渗透系数达西定律:v=KI当水力坡度I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即为渗透系数K。其常用单位m/d、m/s。土的渗透性取决于土的形成条件、颗粒级配、胶体颗粒含量和土的结构等因素。一般用稳定流的裘布依(Dupuit)公式计算渗透系数。第5页/共43页 1.2井点降水我国于1952年用于实际工程,目前技术手段已较为完善。井点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
4、井点。管井井点是围绕开挖的基坑每隔一定距离(2050m)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离心泵、潜水泵)进行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K=20200m/d)、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第6页/共43页深井井点是在管井内设置深井泵,可以降水位降低到更深的深度,若采用带真空设备的深井泵,在渗透系数较小的淤泥质粘土中亦能使用。降水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取决于降水深度、土的渗透系数、工程特点和技术经济指标。第7页/共43页1.2.1轻型井点(1)轻型井点设备轻型井点设备包括:滤管、井管、集水总管、连接管、水泵和动力装置。第8页/共43页滤管为进水设备,通常采用长11.5m,直径38mm或5
5、1mm的无缝钢管,管壁钻有直径为12 19mm的滤孔。骨架外面包以两层孔径不同的生丝布或塑料布滤网。在骨架与滤网之间用塑料管或梯形钢丝隔开,塑料管沿骨架绕成螺旋形。滤网外再绕一层粗钢丝保护网。井点管为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无缝钢管,井点管上端用弯管与总管相连。集水总管为直径100127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其上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间距0.8或1.2m。抽水设备根据水泵及动力设备不同,有干式真空泵、射流泵及隔膜泵等,其抽吸深度与总管负荷有关。常用W5、W6型干式真空泵,其抽吸深度为57m,最大负荷长度分别为100m和120m。第9页/共43页(2)轻型井点布置与计算井点系
6、统布置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工程要求和设备条件等综合确定。布置与计算的步骤为:平面布置高程布置计算井点管数量调整设计。平面布置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的情况。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U形布置:便于土方施工机械进出基坑。第10页/共43页高程布置高程布置即确定井点管的埋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h井点管埋深(m);h1总管埋设面至基底的距离(m);h基底至降水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m);i水力坡度;L井点管至水井中心的距离,当井点管为单排布置时,L为 井点管至边坡脚的水平距离(m)。第11页/共43页计算结果应满足下
7、式:式中 hpmax抽水设备的最大抽吸深度。在上述公式中的有关参数按下述取值:(1)h一般取0.51m。(2)i的取值:单排布置,1/41/5;双排布置,1/7;环形布置1/10。(3)L为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当基坑井点管为环形布置时,L取短边方向的长度。(4)井点管布置应离坑边一定距离(0.71m),以防止边坡塌土而引起局部漏气。第12页/共43页井点系统涌水量的计算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井点系统分为有压井和无压井,根据井点管是否抵达不透水层井点系统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第13页/共43页水井计算简图第14页/共43页A 无压完整井设不透水层基底为X轴,取井中心轴为Y轴,将距井轴X处水流
8、断面近似地看作一垂直的圆柱面,其面积为:由达西定律得裘布依单井涌水量计算式:水位降落曲线在x=r处,y=l;在x=R处,y=H,有:又l=H-S群井涌水量计算公式为第15页/共43页B 无压非完整井C 承压完整井D 承压非完整井第16页/共43页上述公式中基本参数的确定1)基坑假想圆半径x0,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5时,式中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面积。2)抽水影响半径R式中 K的单位为m/s。3)抽水影响深度H0第17页/共43页单根井管的抽水能力式中 q单根井管的极限涌水量(m3/d)d滤管的直径(m)K土的渗透系数(m/d)井管的数量井管的平均间距式中 L、B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和宽度第
9、18页/共43页1.2.2 喷射井点(1)工作原理喷射井点为深层降水,其一层井点可把地下水位降低820m,甚至超过20m。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第19页/共43页第20页/共43页(2)构造设计在渗透系数大于50m/d的土层中,主要解决单井抽水能力增大问题;在渗透系数大于50m/d的土层中,主要解决将地下水从土层中更快的聚集到井点管中的问题。喷射井点管单井的抽水、抽气能力,主要取决于喷嘴直径大小、喷嘴直径与混合室直径之比、混合室的长度等。构造设计的步骤:1)首先根据基坑涌水量计算结果和井点的布置,确定喷射井点所需的单井排水量Q0和喷射井点所需的扬程H;2)根据所需扬程,计算喷射井点的工作水压力P
10、1;式中 b 扬程与工作水压力之比,按表取值。第21页/共43页3)确定喷射井点的工作水流量Q1;式中 a 吸入水流量与工作水流量之比,按表取值。4)确定喷嘴直径 其中 5)确定混合室直径、混合室长度 M为混合室直径与喷嘴直径之比第22页/共43页6)扩散室长度式中 d3 喷射井内管直径 d2 混合室直径7)确定喷射井点内管两侧进水孔的高度L1式中 a 两侧进水孔宽度,v取1.52m/s。8)喷嘴颈缩部分长度L2及喷嘴圆柱形部分长度L1 L2=2.5d1 L3=(1.01.5)d1式中 d1 喷嘴直径第23页/共43页9)喷射井点内管直径d3和外管直径d4式中 Q0喷射井点的单井排水量(m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施工 技术 基坑 降水 土方 开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