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标学习要求与教学建议.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内容标准二、学习要求三、教学建议第1页/共40页第一章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2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2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例1 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A制定实验计划 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第3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
2、要求2 2对自然界中的神奇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例2 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天边那一道美丽的彩虹,请你就这一现象进行质疑,提出你的一个问题,并对问题可能的答案进行合理的猜想。疑问:。猜想:。第4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 1、走进神奇 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堂物理课。教师要把握: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体会从生活走进物理的理念。希望教师认识到此节课的重要意义。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将有关教学内容编成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讲授;(2)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尝试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
3、教师讲解、激趣。本节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讲解过程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第5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2 2、探索之路 在讲解时建议为学生勾画出物理学发展的几大阶段,强调这几个阶段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索路程的艰辛与漫长以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联,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的知识讲解,突出物理学史。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要求有初步的认识。第6页/共40页第二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运动的世界 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 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
4、运动中。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7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1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参照物。例1 2005年10月12日,载着中国人飞天梦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了。飞船发射时,航天员聂海胜相对费俊龙而言是 的,以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第8页/共40页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2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例2 图2-1物体的长度为 cm。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5、是 cm。0 cm123图2-1第9页/共40页3 3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例3 坐在温馨的家,思考生活中的物理情景。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某同学跑100m所用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例4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2cm 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C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D一般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 第10页/共40页4 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例5 厦金航线在加强闽台交流、促进海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开通的厦金第二航道全
6、程航行时间只需24 min,航道长18 km,仅为第一航道的一半。求:(1)第二航道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若第一航道快速航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50 km/h,选择第二航道比第一航道全程可节省多少航行时间?第11页/共40页5 5借助图表展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例6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 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时间t/s 13.613.813.7第12页/共40页5 5借助图表展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实
7、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例7 测短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运用的实验原理是 。所需的测量工具是 、。某同学测量时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s/m102030405060708090100t/s2.03.65.06.27.38.39.410.611.913.3由上面表格数据得: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 ,第六个10 m的平均速度是 ,该运动员百米短跑中速度变化特点是 。第13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1 1动与静 教学中,提倡使用多媒体手段,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如启发、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描述运动的诗歌、文字、音
8、乐、绘画等作品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运动的描述。第14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2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提倡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1)以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就同一任务进行测量,在小组内讨论测量结果后,将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以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要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测量创造条件,防止出现一部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解决。第15页/共40页三、教学建议2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9、 对于教材中不具体指定的测量内容,如时间的测量、特殊长度的测量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自行设计,如每个小组推出一名同学从起点跑到一指定地点后返回,测量每个小组派出同学完成任务的时间。又如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了解各种测量时间、长度的方法,学习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倡导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第16页/共40页3 3快与慢、探究速度的变化 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理解速度概念。将教学重点放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物理意义上来。可借助图表展示
10、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进一步指出应如何正确测量时间和长度。三、教学建议第17页/共40页3 3快与慢、探究速度的变化 将重点放在探究物体运动速度是否变化的方法上,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启发、引导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活动,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速度大小:如运动最快与最慢的动物、交通工具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倡导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建议第18页/共40页第五章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熟悉而陌生的力一、内容标准一、内容标准 1通过常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课 学习 要求 教学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