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意象举例床前明床前明月光月光,疑是地上,疑是地上霜霜。举头望。举头望明月明月,低,低头思故乡。头思故乡。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到死丝方尽,蜡炬蜡炬成灰泪始干。成灰泪始干。浮云浮云游子意,游子意,落日落日故人情。故人情。感时感时花花溅泪,恨别溅泪,恨别鸟鸟惊心。惊心。第1页/共33页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美人神女灵修杜鹃磁针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白雪玉壶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第2页/共33页菊花(黄巢)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
2、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笔下的菊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第3页/共33页意象的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第4页/共33页(2)意象的复杂性。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
3、、浮萍、孤雁、飞蓬等等。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问其他。第5页/共33页(3)意象的隐秘性。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白衣苍狗”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出自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第6页/共33页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
4、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第7页/共33页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第8页/共33页“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5、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第9页/共33页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第10页/共33页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
6、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常见意境举例 第11页/共33页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新明丽)(雄浑壮阔)(闲适恬淡)(清幽明净)第12页/共33页概括下列诗句的意境:1、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孤舟微月对枫林,吩咐鸣筝与客心。4、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第13页/共33页1、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壮阔悲凉)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7、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第14页/共33页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雄浑苍茫)诗人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3、孤舟微月对枫林,吩咐鸣筝与客心。(凄清悲凉)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构成了凄清悲凉的意境。第15页/共33页4、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悠然闲适)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徐徐归村。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构成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第
8、16页/共33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第17页/共33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广东卷)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第18页/共33页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9、“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第19页/共33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全国卷)春行即兴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于安史之乱平息不久,作者行经宜阳时所作。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第20页/共33页【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却无人欣赏(步骤一)。形成了凄清寂静之境。(步骤二)。全诗句句写景,却句句含情,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形象 物象 意象 意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