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分子生物学.pptx
《细胞膜分子生物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分子生物学.ppt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一、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一、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一、生物膜的化学成分:脂类、蛋白质、糖类(以脂类、蛋白质、糖类(以脂类、蛋白质、糖类(以脂类、蛋白质、糖类(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第1页/共73页n n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n n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第2页/共73页1、膜脂是、膜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细胞膜
2、的基本骨架 膜脂主要包括膜脂主要包括膜脂主要包括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磷脂磷脂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磷脂磷脂磷脂磷脂 膜脂是两亲性分子:具有极性头和非极性的尾部。膜脂是两亲性分子:具有极性头和非极性的尾部。膜脂是两亲性分子:具有极性头和非极性的尾部。膜脂是两亲性分子:具有极性头和非极性的尾部。第3页/共73页1).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鞘磷脂鞘磷脂鞘磷脂鞘磷脂(SM)(SM)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
3、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PE)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PS)(PS)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PI)(PI)磷脂磷脂磷脂磷脂磷脂约占整个膜脂的磷脂约占整个膜脂的磷脂约占整个膜脂的磷脂约占整个膜脂的505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甘油磷脂甘油磷脂第4页/共73页磷脂的分子结构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甘油分子的1、2位羟基分别与脂肪酸形成酯键,3位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磷酸基团分别与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结合,即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结合,即形成甘油磷脂分子的头部。形成甘油磷脂分子的头部。鞘磷脂(鞘磷脂(SMSM):以鞘氨醇代替
4、甘油。鞘磷脂及其):以鞘氨醇代替甘油。鞘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神经酰胺等参与各种细胞活动,如细胞代谢产物神经酰胺等参与各种细胞活动,如细胞分化、凋亡和增殖。分化、凋亡和增殖。第5页/共73页膜脂第6页/共73页2).胆固醇:胆固醇:主要存在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双亲性分子功能:增加膜的稳定性,调节膜流动性。第7页/共73页组组组组成成成成:是是是是含含含含一一一一个个个个或或或或几几几几个个个个糖糖糖糖基基基基的的的的脂脂脂脂类类类类,由由由由寡寡寡寡糖糖糖糖+脂脂脂脂类类类类构构构构成。成。成。成。含量约占脂总量的含量约占脂总量的含量约占脂总量的含量约占脂总量的5 5 5 5以
5、下。以下。以下。以下。糖脂也是两性分子糖脂也是两性分子糖脂也是两性分子糖脂也是两性分子.定定定定位位位位:存存存存在在在在于于于于所所所所有有有有动动动动物物物物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膜膜膜膜的的的的表表表表面面面面,糖糖糖糖脂脂脂脂均均均均位位位位于于于于膜膜膜膜的非胞质面,并将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的非胞质面,并将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的非胞质面,并将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的非胞质面,并将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结结结结构构构构:双双双双亲亲亲亲性性性性分分分分子子子子,极极极极性性性性头头头头部部部部由由由由一一一一个个个个或或或或几几几几个个个个糖糖糖糖基基基基构构构构成成成成,疏水尾部为脂肪酸链。疏
6、水尾部为脂肪酸链。疏水尾部为脂肪酸链。疏水尾部为脂肪酸链。功功功功能能能能:作作作作为为为为某某某某些些些些分分分分子子子子的的的的受受受受体体体体,与与与与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识识识识别别别别及及及及信信信信号号号号转转转转导导导导有关。有关。有关。有关。3).糖脂:糖脂:第8页/共73页膜脂在水溶液中自动形成双层球状球状球状球状分子团分子团分子团分子团脂质体脂质体脂质体脂质体第9页/共73页 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占膜含量的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占膜含量的40%-50%40%-50%膜蛋白的主要功能:膜蛋白的主要功能:转运蛋白:转运分子进出细胞转运蛋白:转运分子进出细胞 受体蛋白:
7、接受外界信号并传递到细胞内引起相应的反应受体蛋白:接受外界信号并传递到细胞内引起相应的反应 连接蛋白:支撑连接细胞骨架成分和细胞间质成分连接蛋白:支撑连接细胞骨架成分和细胞间质成分 结合于质膜的酶蛋白:发挥催化作用结合于质膜的酶蛋白:发挥催化作用2 膜蛋白膜蛋白第10页/共73页(1)、膜内在蛋白)、膜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s)占膜蛋白的占膜蛋白的占膜蛋白的占膜蛋白的70%80%.70%80%.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如离子型去垢如离子型去垢剂剂SDS,非离子型去垢剂,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
8、00。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不同程度镶嵌或贯穿在脂质层的蛋白;主体部分多不同程度镶嵌或贯穿在脂质层的蛋白;主体部分多不同程度镶嵌或贯穿在脂质层的蛋白;主体部分多不同程度镶嵌或贯穿在脂质层的蛋白;主体部分多以以以以螺旋构象穿过膜脂双层,单次或多次跨膜。螺旋构象穿过膜脂双层,单次或多次跨膜。螺旋构象穿过膜脂双层,单次或多次跨膜。螺旋构象穿过膜脂双层,单次或多次跨膜。第12页/共73页(2)、膜外在蛋白()、膜外在蛋白(extrinsic proteins)水溶性蛋白,占膜蛋白的水溶性蛋白,占膜蛋白的水溶性蛋白,占膜蛋白的水溶性蛋白,占膜蛋白的20
9、%30%20%30%,靠离子键或氢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靠离子键或氢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靠离子键或氢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靠离子键或氢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 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多附在膜的内外表面的蛋白多附在膜的内外表面的蛋白。第13页/共73页(3)、脂锚定蛋白位于膜的两侧,通过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分子结合,又称脂双层蛋白。以两种方式与脂类分子结合。胞质侧的蛋白 与脂双层中的碳氢链结合质膜外表面的蛋白 与磷脂酰肌醇相连的寡糖链结合共价键共价键第14页/共73页细胞内细胞
10、内脂脂双双层层细细胞胞被被细胞外被(细胞外被(细胞外被(细胞外被(cell coat)cell coat):膜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膜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膜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膜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均匀分布在生物膜的非胞质面。式均匀分布在生物膜的非胞质面。式均匀分布在生物膜的非胞质面。式均匀分布在生物膜的非胞质面。功能:有助于蛋白质在膜上的定位与固定,参与细功能:有助于蛋白质在膜上的定位与固定,参与细功能:有助于蛋白质在膜上的定位与固定,参与细功能:有助于蛋白质在膜上的定位与固定,参与细胞识别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胞识别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胞识别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胞识别及与
11、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3 膜糖类膜糖类第15页/共73页(一)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一)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一)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一)细胞膜的不对称性(asymmetry)(asymmetry)1.1.膜脂分布的不对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 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多分布在膜的内层多分布在膜的内层多分布在膜的内层多分布在膜的内层 卵磷脂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外层卵磷脂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外层卵磷脂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外层卵磷脂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外层二
12、、细胞膜的特性二、细胞膜的特性磷脂和胆固醇分布为相对不对称,仅为数量上的差异。磷脂和胆固醇分布为相对不对称,仅为数量上的差异。糖脂的分布为绝对不对称糖脂的分布为绝对不对称第16页/共73页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跨膜蛋白跨越脂双层有一跨膜蛋白跨越脂双层有一定的方向性,亲水端长度、定的方向性,亲水端长度、氨基酸种类顺序不同。氨基酸种类顺序不同。冷冻断裂:冷冻断裂:内层胞质侧:蛋白颗粒多内层胞质侧:蛋白颗粒多 外层非胞质侧:蛋白颗粒少外层非胞质侧:蛋白颗粒少外在蛋白分布不对称外在蛋白分布不对称第17页/共73页3.3.膜糖类分布的不对称膜糖类分布的不对称膜糖类分布的不对称膜糖类
13、分布的不对称 膜蛋白与膜脂中糖基全膜蛋白与膜脂中糖基全膜蛋白与膜脂中糖基全膜蛋白与膜脂中糖基全部分布在脂双层的非胞质部分布在脂双层的非胞质部分布在脂双层的非胞质部分布在脂双层的非胞质侧。侧。侧。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第18页/共73页(二)细胞膜的流动性(二)细胞膜的流动性(fluidity):l l 相变:生物膜在生理常温下多呈液晶态,当温相变:生物膜在生理常温下多呈液晶态,当温相变:生物膜在生理常温下多呈液晶态,当温相变:生物膜在生理常温下多呈液晶态,当温 度下降至
14、某一点时,液晶态转变为晶态,若温度下降至某一点时,液晶态转变为晶态,若温度下降至某一点时,液晶态转变为晶态,若温度下降至某一点时,液晶态转变为晶态,若温 度上升,则晶态又可溶解为液晶态。这种状态度上升,则晶态又可溶解为液晶态。这种状态度上升,则晶态又可溶解为液晶态。这种状态度上升,则晶态又可溶解为液晶态。这种状态 的相互转变称相变。引起相变的温度称相变温的相互转变称相变。引起相变的温度称相变温的相互转变称相变。引起相变的温度称相变温的相互转变称相变。引起相变的温度称相变温 度。度。度。度。1、膜脂双分子层是一种二维流体、膜脂双分子层是一种二维流体第19页/共73页1.1.膜脂分子的运动形式膜脂
15、分子的运动形式膜脂分子的运动形式膜脂分子的运动形式 侧向扩散运动侧向扩散运动侧向扩散运动侧向扩散运动 (2 2)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 (4 4)伸缩震荡运动)伸缩震荡运动)伸缩震荡运动)伸缩震荡运动 翻转运动翻转运动翻转运动翻转运动(3)摆动作用)摆动作用第20页/共73页2.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1)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程度不饱和程度膜流动性膜流动性(2)脂肪酸链的长度:)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膜流动性降低。第21页/共73页(3 3)胆固醇的影响:双向调节)胆固醇的影响:双向调节
16、相变温度以上,限制膜的流动性,稳定质膜。相变温度以上,限制膜的流动性,稳定质膜。相变温度以下,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的形成。相变温度以下,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的形成。(4)卵磷脂)卵磷脂/鞘磷脂比值:鞘磷脂比值: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膜流动性膜流动性(5)脂双层中嵌入的蛋白质越多,膜脂流动脂双层中嵌入的蛋白质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性越小。(6)其它因素:膜蛋白、温度、离子强度)其它因素:膜蛋白、温度、离子强度第22页/共73页3、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中的运动、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中的运动1.1.侧向扩散侧向扩散侧向扩散侧向扩散2.2.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
17、4、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 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当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的溶解。的溶解。第23页/共73页生物膜的特性生物膜的特性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的不对称性膜的不对称性膜脂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膜蛋白的运动性膜蛋白的运动性侧向扩散侧向扩散侧向扩散侧向扩散翻转运动翻转运动翻转运动翻转运动 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旋转运动弯曲运动弯曲运动弯曲运动弯曲运动伸缩振荡伸缩
18、振荡伸缩振荡伸缩振荡侧向扩散侧向扩散旋转扩散旋转扩散膜脂不对称膜脂不对称膜脂不对称膜脂不对称糖脂及糖蛋白不对称糖脂及糖蛋白不对称糖脂及糖蛋白不对称糖脂及糖蛋白不对称膜蛋白不对称膜蛋白不对称第24页/共73页1.E.Overton 1890 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2.E.Gorter&F.Grendel 1925 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的红细胞质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因而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三三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第25页/共73页
19、(一)片层结构学说(夹层学说)(一)片层结构学说(夹层学说)1935年年 Danielli和和 Davson提出。认为细胞膜是三层夹板提出。认为细胞膜是三层夹板式结构,由蛋白质式结构,由蛋白质 磷脂磷脂 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组成。第26页/共73页 (二)单位膜模型(二)单位膜模型单位膜模型单位膜模型(unit structure model):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年代末Robertson用电镜用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膜均呈二暗夹一明的观察发现生物膜均呈二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说明了生物膜在形态上的共性。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说明了生物膜在形态上的共性。第27页/共73页J.D.Rob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膜 分子生物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