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的基本性质系统误差.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误差的基本性质系统误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的基本性质系统误差.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特征和消除方法,有一个整体的 认识。要求学生清楚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特点和分类方法;了解系统误差处理的原则;了解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初步掌握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减弱和消除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第1页/共50页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征;系统误差的发现;系统误差的统计检验;系统误差减少和消除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第2页/共50页第一节系统误差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系统误差的分类与特征。所谓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一、系统误差定义第3页/共50页
2、 系统误差是由人们可掌握,可控制,可调节,理论上能消除的较大因素造成。系统误差是可以设法预测的。二、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装置的因素测量方法的因素测量环境的因素测量人员的因素第4页/共50页 测量装置的因素 计量校准后发现的偏差仪器设计原理的缺陷仪器制造和安装的不正确标准环规的直径偏差齿轮杠杆测微仪直线位移和转角不成比例的误差标尺的刻度误差、刻度盘和指针的安装偏心、仪器导轨的误差测量人员的因素 由于测量者固有的测量习性,如读出刻度上读数时,习惯于偏于某一个方向,记录动态测量数据时总有一个滞后的倾向等。第5页/共50页测量环境的因素测量方法的因素 测量时的实际温度对标准温度的偏差,对测量结果可以
3、按确定规律修正的误差等。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或近似的计算公式等所引起的误差。用均值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时,由于计算公式出现无理数 和 ,取近似公式 ,由此产生的误差.在间接测量中常见此类误差。第6页/共50页例: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的系统误差来源 v激光波长系统漂移;v标准镜面局部缺陷的固定电噪声;v干涉视场的系统噪声;v波差多项式模型误差。第7页/共50页(2)根据对系统误差的掌握程度分类:(1)根据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变化特性分类:三、系统误差的分类与特征1、分类恒定(常量);可变(线性、周期性、其他复杂规律)。已定的和未定的。2、特征(1)无补偿性:影响算术平均值的估计;(2)可变
4、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估计。第8页/共50页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大小和符号均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某量块的公称尺寸为10mm,实际尺寸为10.001mm,误差为0.001mm,若按公称尺寸使用,则始终会存在0.001mm的系统误差。某千分尺零位位置不指零,也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对每次测量量值读数的一个常量的零值误差。恒定系统误差第9页/共50页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随着测量位置或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可变系统误差 线性变化系统误差 周期性变化系统误差 复杂规律变化系统误差第10页/共50页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随着测量位置或时间的变化,误差值成比例地增大或减小,称该误
5、差为线性变化系统误差。刻度值为1mm的标准刻尺,存在刻划误差 ,每一刻度间距实际为 ,若用它与另一长度比较,得到比值为 ,则被测长度的实际值为 ,由于测量值为 ,故产生的系统误差:是随测量值 的大小而线性变化的。线性变化系统误差第11页/共50页 某长度为1m 金属刻尺的材料随温度变化的线膨胀系数为 ,则在使用其测长时在偏离标准温度(200)50的条件下引起的测长误差可视为随温度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有3m。在丝杠测量中,由于丝杠轴心线安装偏斜所造成的螺距累积误差,是随牙数或螺距的测量长度而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线性变化系统误差举例第12页/共50页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随着测量位置或时间的变化,误差
6、按周期性规律变化的,称其为周期性变化系统误差。仪表指针的回转中心与刻度盘中心有一个偏离值e,则指针在任一转角处引起的读数误差为 。此误差变化规律符合正弦曲线规律,当指针在0和180时误差为零,而在90和270时误差绝对值达最大。某齿轮、光学分度头中分度盘等安装偏心引起的齿轮齿距误差、分度误差,都是属于正弦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周期性变化系统误差第13页/共50页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随着测量位置或时间的变化,误差按确定的更为复杂的规律变化,称其为复杂规律变化系统误差。微安表的指针偏转角与偏转力矩不能保持线性关系,而表盘仍采用均匀刻度所产生的误差。复杂规律一般可建立诸如代数多项式、三角多项式或其他正
7、交函数多项式等数学模型来描述。复杂规律变化系统误差第14页/共50页曲线a是恒定系统误差;曲线b是线性变化系统误差;曲线c是非线性变化系统误差;曲线d是周期性变化系统误差;曲线e是复杂规律变化系统误差。各类特征系统误差图示第15页/共50页 指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已确切掌握了的,因此在处理和表征测量结果时,是属于可修正的系统误差。指这类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能完全确切掌握的,因此在处理和表征测量结果时,是属于不可修正的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第16页/共50页3、与测量次数无关:增加测量次数不能减小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产生在测量开始之前:影响系统误差
8、的因素在测量开始之前就已经确定。1、具有确定规律性: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固定不变,或按照确定的规律变化。四、系统误差的特点第17页/共50页第二节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设有一组常量测量数据 中分别存在系统误差 和随机误差 ,真值记为则这组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明系统误差一般不具有抵偿性,即 系统误差会影响对算术平均值的估计。一、影响测量最佳值的估计第18页/共50页测量数据的残余误差:对于恒定系统误差,上式第二项 为零,说明恒定系统误差不会影响对残差的计算,因而不会对标准差的估计产生影响。对于可变系统误差的情形,上式第二项一般不为零,说明可变系统误差还会对标准偏差的估计产生影响。二
9、、可变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估计第19页/共50页 由于它在数据处理中只影响算术平均值,而不影响残差及标准差,所以除了要设法找出该恒定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对其算术平均值加以修正外,不会影响其他数据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对算术平均值和残差均产生影响,所以应在处理测量数据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设法找出该误差的变化规律,进而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变系统误差恒定系统误差小结第20页/共50页第三节系统误差的发现与统计检验 在测量过程中形成系统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通常人们难于查明所有的系统误差,即使经过修正系统误差,也不可能全部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但是,人们在实际测量的工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与
10、总结,还是有一些发现系统误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发现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实验对比法:用标准器具(物质)检定残差观察法:组内统计检验秩和检验法:组间系统误差检验第21页/共50页在计量检定中,常设(标准器具量值),现对均值进行检定,判断其是否含有系统误差。在计量工作中,常用标准器具或标准物质作为检定工具,来检定某测量器具的标称值或测量值中是否含有显著的系统误差。标准器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准确度应该比被检定测量器具的要高出12个等级或至少高几倍以上。一、实验对比法:用标准器具(物质)检定用于发现定值系统误差第22页/共50页现对被检量重复测量n 次,假设测量服从正态分布。用标准器具(物质)检定步骤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误差 基本 性质 系统误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