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细胞通信.pptx
《细胞生物学——细胞通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细胞通信.pptx(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时间2009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第1页/共94页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第2页/共94页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生物学的重大问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如何完整复制、又是如何避免自身退化的?这几位获奖者已经证明,染色体解决
2、上述问题的奥妙就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telomer)以及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承载着各种基因的DNA分子就象一根长长的细线,并依一定规则扭曲成染色体,而端粒就象一顶帽子那样覆盖在染色体末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 卓斯塔克发现,由于端粒上有独特的DNA序列,从而能防止染色体的退化。卡罗尔葛莱德尔和布莱克本还分离出端粒酶,即合成端粒DNA所需要的一种酶。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染色体末端是怎样得到端粒的保护,而端粒是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形成的。第3页/共94页当端粒变短的时候,细胞就开始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一直保持较高的活力,则端粒的长度就能保持下去,而细胞衰老的进程就会被推迟,这种情形可见于癌细胞:一类
3、属于永生的细胞。相比之下,某些遗传病的机制正是因为端粒酶有缺陷、从而导致细胞受损的缘故。本届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对此予以奖励,等于宣布人类发现了细胞生长的基本机理,这一科学发现,将加快人类研究全新的疾病治疗方案的步伐。用一句话说,布莱克本、葛莱德尔和卓斯塔克三位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发现,让我们得以从新的角度去了解细胞,进一步阐明了产生疾病的机理,加快了人类研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案的进程。第4页/共94页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生命与非生命物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信息处理系统。一方面生物信息系统的存在使有机体得以适应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维持个体的生存;另一方面核酸和蛋白质信息在
4、不同世代间传递维持了种族的延续。生命现象是信息在同一或不同时空传递的现象,生命的进化实质上就是信息系统的进化。第5页/共94页Gene transcriptionCell proliferationCell survivalCell deathCell differentiationCell functionCell motilityImmune responsesFUNCTIONS OF CELL COMMUNICATION第6页/共94页一、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一、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细胞信号发放(cell signaling):细胞释放信号分子,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细胞。细胞通讯(cell co
5、mmunication):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反应的现象。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第7页/共94页二、细胞信号分子二、细胞信号分子种类: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NO、CO)、氨基酸、核苷酸、脂类、胆固醇衍生物。特点:特异性;高效性;可被灭活。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
6、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第8页/共94页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实现信号传递,所以这类 信 号 分 子 又 称 为 第第 一一 信信 使使(primary messenger)。第第 二二 信信 使使(secondary messenger)主 要 有:cAMP、cGMP、IP3、DG、Ca2+。第二信使的作用:信号转换、信号放大。第9页/共94页三、受体三、受体(receptor)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受体的特征:特异性;饱和性;高度的亲和力。分为:细细
7、胞胞内内受受体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细细胞胞表面受体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第10页/共94页细胞对信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细胞的固有特征有关。有时相同的信号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如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频率,引起唾腺细胞分泌。有时不同信号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降解而升高血糖。第11页/共94页第12页/共94页四、蛋白激酶四、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能将 ATP 的 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分为5类,其中了解较多的是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丝氨酸
8、/苏氨酸激酶。作用: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通过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使信号逐级放大,引起细胞反应。第13页/共94页Protein kinases 第14页/共94页五、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五、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三种主要方式: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化学通讯。化学通讯。(一)细胞间隙连接(一)细胞间隙连接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connexon)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允许小分子物质如Ca2+、cAMP通过,有助于相邻同型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协同反应,如可兴奋细胞的电耦联现象(电紧张突触)。第15页/共94页connexon第1
9、6页/共94页(二)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二)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即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如:精子和卵子之间的识别,T与B淋巴细胞间的识别。第17页/共94页Communication by direct contact between cellse.g.macrophages talking to killer T-cells第18页/共94页(三)化学通讯(三)化学通讯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可分为4类。第19页/共94页内内分分泌泌(endocrine):内分泌激素随血液循环输至全身,作用于靶细胞。特点:低低浓浓度
10、度10-8-10-12M,全身性,全身性,长时效长时效。旁旁分分泌泌(paracrine):信号分子通过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包括:各类细细胞胞因因子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气体信号分子气体信号分子(如:NO)。突触信号发放突触信号发放:神经递质经突触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自自分分泌泌(autocrine):信号发放细胞和靶细胞为同类或同一细胞,常见于癌变细胞。第20页/共94页A word about the vocabularyExo-Endo-Para-crine(from Greek krinein,to separate)Blood,sweat and tears?第21页/共94页第2
11、2页/共94页Local cell communication by diffusionParacrines e.g.prostaglandinsNeurotransmitters secreted at synapses第23页/共94页Long-distance cell communication via the circulatory systemEndocrines e.g.epinephrine from adrenal glands第24页/共94页Overview of cell signaling(Layer 1)第25页/共94页Overview of cell signa
12、ling(Layer 2)第26页/共94页Overview of cell signaling(Layer 3)第27页/共94页第28页/共94页Control of glycogenolysis by a signal transduction cascade amplifies the response第29页/共94页The specificity of cell signaling第30页/共94页The specificity of cell signaling,continued第31页/共94页第二节第二节 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
13、:离子通道型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G蛋白耦联型受体蛋白耦联型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酶耦联的受体酶耦联的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第一类存在于可兴奋细胞。后两类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在 信 号 转 导 的 早 期 表 现 为 激 酶 级 联(kinase cascade)事件,即为一系列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籍此使信号逐级传送和放大。第32页/共94页Cell surface receptors第33页/共94页受体本身为离子通道,即配配体体门门通通道道(ligand-gated
14、channel)。主要存在于神神经经、肌肌肉肉等可兴奋细胞,其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分为: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五羟色胺的受体;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和氨基丁酸的受体。一、离子通道型受体一、离子通道型受体第34页/共94页Chemical synapse第35页/共94页Acetylcholine receptor第36页/共94页Three conformat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第37页/共94页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s in neurotransmission第38页/共94页G蛋 白:即:trim
15、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组成:三个亚基,和亚基属于脂锚定蛋白。作用:分子开关,亚基结合GDP处于关闭状态,结合GTP处于开启状态。亚基具有GTP酶活性,能催化所结合的ATP水解,恢复无活性的三聚体状态,其GTP酶的活性能被GAP增强。二、二、G蛋白耦联型受体蛋白耦联型受体第39页/共94页G蛋蛋白白耦耦联联型型受受体体:7次次跨跨膜膜蛋蛋白白,胞外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胞内结构域与G蛋白耦联,调节相关酶活性,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类类型型:多种神神经经递递质质、肽肽类类激激素素和趋趋化化因因子子的受体,味觉味觉、视觉视觉和嗅觉嗅觉感受器。相关信号途
16、径:cAMP途径途径、磷脂酰肌醇途径磷脂酰肌醇途径。第40页/共94页The structure of a G-protein-linked receptor第41页/共94页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第42页/共94页(一)(一)cAMP信号途径信号途径通过调节cAMP的浓度,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主要组分:激活型受受体体(Rs)或抑制型受体(Ri);活化型调调节节蛋蛋白白(Gs)或抑制型调节蛋白(Gi);G-protein linked receptor第43页/共94页 腺腺苷苷酸酸环环化化酶酶:跨 膜 12次。在Mg2+或 Mn2+的 存在下,
17、催化ATP生成cAMP。Adenylate cyclase第44页/共94页蛋蛋白白激激酶酶A(Protein Kinase A,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激活蛋白激酶A的活性。第45页/共94页环环 腺腺 苷苷 酸酸 磷磷 酸酸 二二 酯酯 酶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PDE):降解cAMP生成5-AMP,起终止信号的作用。Degredation of cAMP第46页/共94页Gs调节模型调节模型:激素与Rs结合,Rs构象改变,与Gs结合,Gs的亚基排斥GDP,结合GTP而活化,G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物学 细胞 通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