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生素E生产工艺技术的演变.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维生素E生产工艺技术的演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维生素E生产工艺技术的演变.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场白开场白1922年人类发现维生素E,中国合成VE于1959年开发成功.20 世纪60年代起相继在上海新亚药厂、北京第二制药厂等投入生产,但产量很少,仅有几百公斤。以后的 20多年里,产量几乎没有增长,维持在3吨左右。第1页/共20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成VE生产开始增长。1981年产量为12吨,1985年136 吨,1987年292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产量更是大幅增长。1991年为373吨,特别是1996年合资企业出现后,更促进和引发了中国企业的VE生产迅猛发展,1996 年618吨,1997年1903吨,1999年4800 吨。第2页/共20页近几年,我国VE产量增长势头更猛,20
2、01年产量达到万吨,目前为25000吨以上。现在,我国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VE生产厂家16家,但实际生产企业,高度集中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第3页/共20页一一,中国的维生素中国的维生素E E生产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生产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阶段阶段时间时间年产量年产量(吨吨)质量质量特征特征生产萌芽阶段生产萌芽阶段1959-19803铈量法铈量法蚕砂提取植物醇蚕砂提取植物醇实验室型生产实验室型生产仿制生产阶段仿制生产阶段1981-198412-100 铈量法铈量法仿制全合成工艺应用仿制全合成工艺应用和进口异植物醇和主环和进口异植物醇和主环引进消化阶
3、段引进消化阶段1985-1995136-500气相法气相法引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引进生产装备和技术研发三个关键中间体生产研发三个关键中间体生产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96-至今至今773-25000以上以上气相法气相法三个关键中间体生产技术三个关键中间体生产技术,装备有重大突破装备有重大突破,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第4页/共20页注释注释: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维生素E高速发展,但25年之久停留在实验室型生产的原因有四条:1.应用范围受严格控制,在1980年前维生素E局限于生育用药.2.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3.化工原料配套差.4,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第5页/共20页二二,发展大事记发展大事记1
4、,1959年上海新亚药厂合成VE开发成功,从蚕砂中提取植物醇,生产维生素E.2,1978年上海新亚药厂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首先合成异植物醇,开始了全合成生产维生素E.3,1981年上海新亚药厂的维生素E生产搬迁至上海第二制药厂建立50吨级车间,用1.2.4-三甲苯生产主环.工艺繁琐,三废严重.4,1983年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东北制药总厂,北京第二制药厂和上海第二制药厂的总工程师在外事司与巴斯夫(BASF)公司洽谈技术合作事,当时巴斯夫(BASF)公司只同意供应主环和异植物醇,不愿意技术合作.会后,国家医药管理局指导三个参与厂要发展维生素E生产.第6页/共20页5,1983年上海第二制药厂
5、向日本车辆进口分子蒸馏器MS-700,解决维生素E蒸馏,生产能力100吨/年.6,1984年上海第二制药厂向日本高砂株式会社引进200吨异植物醇生产工艺技术和三菱重工的机械装备.投资400多万元.由芳樟醇制备异植物醇.7,1984年北京第二制药厂和西南合成制药厂合作,北京医药工业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以丙酮和乙炔为起始原料制备100吨异植物醇生产车间.8,1985年上海第二制药厂与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合作从间甲酚制备2.3.6-三甲苯酚.9,1988年上海第二制药厂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从2.3.6-三甲苯酚制备2,3,5-三甲苯醌.第7页/共20页10,1993年浙江新昌制药厂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维生素 生产工艺 技术 演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