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A A、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偏重抒情的诗歌)B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事物(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诗诗歌歌形形象象第1页/共26页人人物物形形象象鉴鉴赏赏第2页/共26页课文回顾: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苏轼的定风波杜甫的登高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 温庭筠的温庭筠的菩萨蛮菩萨蛮小山重叠小山重叠木兰诗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中的木兰形象孔雀
2、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中的焦仲卿、刘兰芝 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第3页/共26页考点阐释: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设题方式: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第4页/共26页常见人物形象类举常见人物形象类举n1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不羁的形象。n如李白。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
3、他傲岸不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羁、豪放自负的性格。n2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n如杜甫。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格。第5页/共26页3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
4、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第6页/共26页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5、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7页/共26页7献身边塞、反对征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伐的形象。如王昌龄的如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表现了他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了他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兵车行则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与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术形象。第8页/共26页【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常用术语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
6、洒脱、傲岸不羁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第9页/共26页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第10页/共26页方法一:知人论世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前不
7、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试分析人物形象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台,遗址在今北
8、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意义第11页/共26页 点绛唇点绛唇 李清照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见有人
9、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中女主人公形象。1 1、塑造了一个、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活泼快乐;第二句;第二句写少女的写少女的神态神态,展现了人物,展现了人物娇媚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含羞躲避的情状;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第四句在“走走”与与“回首回首”的矛盾和的矛盾和“却却把青梅嗅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的掩
10、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含羞、好奇、爱恋等)。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第12页/共26页方法二:方法二:从人物的从人物的神态神态、行动行动、语言语言、心理、处境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感情的词语的词语(情语情语)。第13页/共26页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
11、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霭碧氛氲。【注】然:通“燃”。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从从“谷口谷口”、“涧花涧花”、“暮雨暮雨”、“潭树潭树”、“春春云云”、“檐峰檐峰”、“鹿群鹿群”、“山霭山霭”等意象,等意象,可以看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第14页/共2
12、6页 方法三:注意环境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理解这些景象所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承载的思想感情。第15页/共26页【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1分析思路分析思路】(1 1)读懂诗歌)读懂诗歌主旨(四看)主旨(四看)(2 2)鉴赏的依据)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环境、社会环境)、情节。(3 3)鉴赏的角度)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所写人
13、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写人物的态度。第16页/共26页咏物咏物咏自己咏自己?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题葡萄图(明)徐渭(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第17页/共26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步骤(
14、步骤1 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步骤2 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独立书斋啸晚风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明珠”为喻,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步骤3 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第18页/共26页【方法点拨方法点拨答题步骤答题步
15、骤】(1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身份)。(2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技巧)(展开)。(3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第19页/共26页第20页/共26页访隐者访隐者【宋宋】郭正祥郭正祥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写出了一落花满地
16、,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写出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结合第三、四句,赏析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隐者”的形象。的形象。(3分)分)高考探秘:第21页/共26页采莲词采莲词(唐)张潮(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并著莲舟不畏风。采莲曲采莲曲 白居易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碧玉搔头落水中。(1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 4分)(2 2
17、)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 6分)分)(2 2)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 2分,分,“烘托烘托”也可写成也可写成“衬托衬托”;或者写;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白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勾画人物形象(2 2分)。分)。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 2分,如写分,如写“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给给1 1分)。分)。(1 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
18、或)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多情”,1 1分)、腼腆羞涩分)、腼腆羞涩(或(或“羞涩羞涩”,或,或“腼腆腼腆”,1 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助(或“团结团结”,或,或“友爱友爱”,1 1分)、勇敢(分)、勇敢(1 1分)的采莲姑娘。分)的采莲姑娘。第22页/共26页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
19、每首诗各自刻画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了什么思想情感。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整理思路,组织答案。整理思路,组织答案。方法总结:第23页/共26页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
20、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问:诗诗中中的的陆陆鸿鸿渐渐是是怎怎样样的的一一个个人人物物形形象象?请请简简要要分析。分析。陆陆鸿鸿渐渐是是一一个个寄寄情情山山水水、不不以以尘尘事事为为念念的的高高人人逸逸士士形形象象。前前四四句句通通过过对对陆陆鸿鸿渐渐幽幽僻僻、高高雅雅的的隐隐居居之之地地的的景景物物描描写写,表表现现了了他他的的高高洁洁不不俗俗。最最后后两两句句通通过过西西邻邻对对陆陆鸿鸿渐渐行行踪踪的的叙叙述述,侧侧面面烘烘托托了了陆陆鸿鸿渐渐的的潇潇洒洒疏疏放放。作作者者通通过过陆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鸿渐这一形象的塑
21、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什么形象形象特征形象意义实战演练:第24页/共26页鹧鸪天鹧鸪天辛弃疾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燕兵夜娖银胡籙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全词作简要分析。本本词词塑塑造造了了一一个个昔昔日日纵纵横横战战场场而而今今闲闲居居田田园园的的人人物物形形象象。诗诗人人主主要要采采用用今今昔昔对对比比的的手手法法。上上片片通通过过对对早早年年战战事事的的回回忆忆,刻刻画画了了一一个个英英勇勇善善战战,豪豪情情满满怀怀的的英英雄雄形形象象;下下片片通通过过对对自自己己年年华华已已逝逝、闲闲置置田田园园的的悲悲凉凉处处境境的的描描写写,给给读读者者展展现现了了一一个个报报国国无无门门的的人人物物形形象象。通通过过鲜鲜明明的的对对比比,寄寄寓寓了了诗诗人人壮壮志未酬志未酬的深沉感慨的深沉感慨。实战演练:第25页/共2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6页/共2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