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药物实用.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血栓药物实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药物实用.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本病特征:血栓形成,阻塞局部血流或脱落成栓子堵塞下游血流(血栓栓塞).血栓形成:血栓的形成和溶解与凝血系统、血小板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有关,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在临床上常见到血栓形成素质的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年轻,发作症状的严重性以及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寻常.第1页/共23页血栓的治疗:灭活凝血因子 抗血小板聚集 激活
2、纤溶等 第2页/共23页常用药物一、抗凝药:肝素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三、抗凝血酶制剂:基因重组水蛭素四、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第3页/共23页 一、抗凝血药 血液的凝固过程 第4页/共23页HMWK高分子激肽原Ka-激肽释放酶TPL组织凝血活素PL血小板磷脂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抗凝系统不凝固;促凝血系统损伤出血可止血。第5页/共23页常用抗凝血药注射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来源:最早肝脏中发现,猪小肠粘膜、牛肝、肺中提取。化学结构:粘多糖硫酸酯,分子量大(5000-30000Da)有大量硫酸根(阴电荷),呈强酸性。口服无效(不吸收);不肌注(血肿)可静脉;皮下给药第6页
3、/共23页药理作用 1、抗凝血(体内、外)特点:迅速(静脉立即作用)强大(灭活多种凝血因子)。机理:血浆中凝血酶抑制物抗凝血酶(AT ),与凝血酶等形成复合物,灭活凝血酶(a)及a、a、a、a等凝血因子。肝素+AT复合物,加速(千倍)灭活作用。抗凝作用与其分子量呈正相关。第7页/共23页2、降血脂:促进脂蛋白酯酶和甘油三酯释放入血,从而加速乳糜微粒和VLDL分解代谢3、抗炎:抑制WBC黏附,游走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大,无溶血栓作用,用于防治脑血栓、肺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早期,范围大,高凝状态)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使用抗凝,可避免消耗凝血因子,致
4、继发出血;后期(低凝)不用。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第8页/共23页不良反应1.自发性出血 对抗: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与酸性肝素形成复合物。1mg中和肝素100u.2.过敏(偶见):药热、哮喘、荨麻疹。3长期使用 可逆性脱发、骨质疏松。禁忌:出血性疾病、孕妇(可致死胎),肝、肾功能不全第9页/共23页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1、常用药物:双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醋硝香豆素(新抗凝)。2、作用:药理作用相同,强弱不一。口服有效,体外无效。3、特点:作用慢而持久。8-12h作用,1-3天高峰,持续2-5天。第10页/共23页机理:为维生素K(VitK)拮抗药。凝血因子、的合
5、成,需VitK反复利用(羧化酶的辅酶),药物对抗VitK,不能合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对已合成的无效,故起效慢;停药后合成足够的凝血因子需时间,故作用持久。第11页/共23页在羧化反应中,氨醌型维生素K被转为环氧型维生素K,后者在NADH作用下还原为氢醌型,继续参与羧化反应。维生素K缺乏或环氧化物还原反应受阻(被香豆素类),因子、合成停留于前体状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 第12页/共23页应用:用于心肌梗死、风心病、心瓣膜手术等,防止血栓形成、扩大,急症合用肝素,1-3天后停肝素,口服维持。不良反应:自发性出血(5%)用VK对抗,必要时输血。第13页/共23页【药物相互作用】(1)食物中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栓 药物 实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