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心境障碍中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心境障碍中文.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境障碍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Mood Disorder吕路线 李 涛第1页/共49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程和预后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第2页/共49页概概 述述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着而持久的心情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心境障碍可分为: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第3页/共49页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患病率中国: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0.83%(1993年)西方国家:终生患病率一般为20250之间性别差异抑郁障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倍以上双相障碍:
2、患病率男女比例为1:1.2 第4页/共49页主要临床特征主要临床特征 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 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轻重程度不一 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程。第5页/共49页分类分类ICD-10:F30 躁狂发作F31 双相情感障碍F32 抑郁发作F33 复发性抑郁障碍F34 持续性心境障碍F38 其他心境障碍F39 未特定的心境障碍第6页/共49页WHO全球疾病总负担(1990)单相重症抑郁症第5位双相障碍第18位抑郁症加自杀占5.9%,列第2位中国(1990年)单相重症抑郁症第2位双相障碍第12位预
3、计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疾病负担疾病负担第7页/共4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脑电生理变化神经影响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第8页/共4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在情感障碍家系中,发生疾病的机率远较一般人口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密切关系,其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分子遗传学研究分子遗传研究结果不一致,尚无定论第9页/共4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生化因素5-5-羟色胺(色胺(5-HT5-HT)假)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NE)假说)假说多巴胺(
4、多巴胺(DADA)假说)假说第10页/共4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障碍(HPA)半数患者皮质醇分泌增加 CRH分泌异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HPT)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功能障碍(HPGH)第11页/共49页脑电生理变化神经影像改变MRI:额叶和颞叶皮质散在高密度影像增多fMRI:左额叶和左颞叶局部血流低灌注PET:左扣带回前部和额叶背外侧有血流量减少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2页/共4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抑郁发作前常有突发生活事件女性患者病前1年生活事件频度是正常人3倍发生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后6月内,抑郁发作危险系数增加6倍常见
5、负性生活事件丧偶、离婚、失业、婚姻不和谐、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等。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 第13页/共49页第14页/共49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混合发作第15页/共49页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情绪方面 外表方面 行为方面 语言方面具体表现具体表现躁狂发作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第16页/共49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随境转移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常涉及健康、容貌、能力、地位和财富等,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内容多与现实接近。睡眠需要减少 生物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第17页/共49页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快感缺失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情绪方面 外表方面 行为方面 语言方面抑
6、郁发作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第18页/共49页抑郁发作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depressive episode)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换慢,反应迟钝 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迟滞:活动减少,动作减慢,激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攻击行为 焦虑莫名其妙地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 自杀观念和行为 有关死的问题(害怕、担心)厌世自杀企图自杀行为“扩大性自杀”第19页/共49页抑郁发作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depressive episode)思维内容障碍 罪恶、疑病等 抑郁性认知 无望、无助、无用精神病性症状(不长期单独存在)生
7、物性症状 睡眠障碍、情绪昼夜波动、欲望下降、体重下降、便秘等 实验室检查第20页/共49页第21页/共49页混合发作混合发作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抑郁症状和躁狂症状也可快速转换,因日而异,甚至因时而异。第22页/共49页临床分型临床分型抑郁障碍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第23页/共49页抑郁障碍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disorder)临床特征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临床表现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反复发作的倾向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根据数量、类型、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第24页/共49页双相障碍双相障碍(bip
8、olar disorderbipolar disorder)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发作间期通常完全缓解。交替发作混合发作特殊类型:双相型(BP-)、双相型(BP-)、快速循环型第25页/共49页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cyclothymia)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程度较轻:达不到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发作一般与生活事件无关,而与性格基础有密切关系(环性人格)第26页/共49页 恶劣心境(恶劣心境(dysthymia
9、dysthymia)大多数时间里,情绪抑郁,但程度较轻 社会功能受损多不明显有自知力,求治无明显间歇期或间歇期较短(2月),病期2年以上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第27页/共49页 病程(一)病程(一)躁狂发作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自然病程一般持续数周到6个月,平均3月。对每次躁狂发作而言,显着和完全缓解率为70%-80%。抑郁发作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平均为6-8个月。对每次抑郁发作而言,显着和完全缓解率为60-80%。第28页/共49页病病 程(二)程(二)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性病程 躁狂抑郁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发作持续时间:躁狂发作月(平均)抑郁发作月(平均)快速循环型:4次/年第2
10、9页/共49页预后预后大 多 数:好 发病年龄早:较差发病次数频:较差快速循环型:较差 慢性抑郁症:较差阳性家族史:较差精神病性:较差病前适应不良:较差 自 杀:10%15%差第30页/共49页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诊断标准症状评定量表鉴别诊断第31页/共49页诊断要点诊断要点病史提供核心症状 病程特点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参照诊断标准(ICD-10、CCMD-3、DSM-)第32页/共49页诊断诊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第33页/共49页诊诊 断断 典型抑郁症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抑郁发作症状持续
11、2周 第34页/共49页躁狂量表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Young躁狂量表 抑郁量表 Hamilton抑郁量表 Bech-Rafaelsen抑郁量表 Zung抑郁自评量表常用症状评定量表第35页/共49页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继发性心境障碍: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活性物质使用史,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意识障碍症状随原发疾病而波动既往史精神分裂症:原发症状精神活动的协调性病程病前性格,家族史,治疗反应,预后第36页/共49页治疗与预防治疗与预防抑郁障碍的治疗双相障碍的治疗预防复发第37页/共49页抗抑郁药治疗原则抗抑郁药治疗原则做到个体化合理用药剂量逐步递增,足剂量足疗程,停药时应逐
12、渐减量换药注意事项尽可能单一用药,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向患者及家属阐明药物相关作用不良反应及对策抗抑郁药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的可能第38页/共49页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常用的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SRIs)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5-HT平衡抗抑郁剂(SMA)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第39页/共49页全程治疗全程治疗急性期治疗:至症状缓解 巩固期治疗:症状缓解后的继续治疗46月 维持期治疗:视情而定第40页/共49页电休
13、克治疗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伴明显自杀企图者 抑郁性木僵 疗效迅速 电休克治疗后应药物维持治疗第41页/共49页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 人际交往心理治疗 认知并发现抑郁的促发因素 解决人际交换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 帮助认识纠正自身信念的错误 缓解情感压力第42页/共49页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抗精神病药物 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电抽搐治疗 躁狂发作治疗躁狂发作治疗第43页/共49页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急性治疗期 控制症状,缩短病程(68周)巩固治疗期 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3个月左右)维持治疗期 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第44页/共49页药物治疗原则长期治疗原则心境稳定剂基础性使用原则联合用药治疗原则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原则双相障碍第45页/共49页重点重点主要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 诊断心境障碍的治疗第46页/共49页参考书参考书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江开达主编.精神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7页/共49页谢谢!第48页/共4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9页/共49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