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门电路.pptx
《第二章门电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门电路.pptx(1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2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二极管的开关特性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PN结构成的,其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可用以下两种电路加以说明.(1)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外电场削弱内电场,产生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而形成正向电流.第1页/共198页2二极管的开关特性i第2页/共198页3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外电场增强了PN结中的内电场,产生少数载流子的反向漂移运动而形成了反向电流,稳定后即为反向饱和电流i(详见P69式。i注意注意:由于此时二极管处由于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于截止状态,电阻很大电阻很大,故故第3页/共198页4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
2、二极管的三种近似的伏安特性和等效电路(1)Vcc和RL都很小时,Von和rD不能忽略,其近似的伏安特性如图(a)(P70):Von:正向导通压降 VVon0(a)较实际的模型较实际的模型i irD:正向电阻第4页/共198页5二极管的开关特性(2)Von和Vcc相比不能忽略,rDRL,rD可以忽略时,其近似的伏安特性如图(b)VVon0(b)常用模型常用模型i常用的近似模型第5页/共198页6二极管的开关特性(3)VonVcc且rDVon),BTJ 的基极电流ib达到时时,BJT饱和饱和,Vcc几乎降在几乎降在Rc上上,Vo 0.3v即即:输入高电平时输入高电平时,BJT饱和饱和,输出为低电平
3、。输出为低电平。第14页/共198页15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4)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实用电路中的三极管开关电路如P113图所示等效电路.1)Vi=0时,三极管截止,开关完全断开,如图(a);2)Vi=1时,三极管饱和导通,Vce0,但Vbe等效电路如图和(c),(c)中的Vcc应去掉。(5)BJT的动态开关特性(详见P114图 0 第15页/共198页16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MOS管的开关特性(73页)(1)MOS管的结构:有四种类型的MOS管:1)N沟道增强型结构和符号如右图:a)采用P型衬底,导电沟道是N型.b)在VGs=0时,没有导电沟道.c)开启电压d)工作时使用正电源,应将衬底接
4、源极或接到系统的最低电位上.GDBS第16页/共198页17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P沟道增强型结构和符号如右图所示:a)采用N型衬底,P型沟道b)VGs=0时不存在沟道.c)开启电压d)负工作电压,且将衬底接源极或接到系统的最高电位。GDBS第17页/共198页18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3)N沟道耗尽型a)结构和N沟道增强型MOS相同.b)VGs=0时已经存在导电沟道VGs0时沟道变宽,iD增大;VGs0时沟道变窄,iD减小;VGs小于VGs(off)时,沟道消失,MOS管截止;VGs(off)0,称为夹断电压.c)在正常工作时,衬底同样应接到源极或系统的最低电位上.GDBS第18页/共198页1
5、9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4)P沟道耗尽型a)结构和P沟道增强型MOS管相同b)VGs=0时已经存在导电沟道VGs0时沟道变窄,|iD|减小;VGs大于VGs(off)时,沟道消失,MOS管截止;VGs(off)0,称为夹断电压.c)在正常工作时,衬底应接到源极或系统的最高电位上.四种类型MOS管的比较详见P79表GDBS第19页/共198页20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MOS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也称MOS管漏极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5v4v3vVGs(th)=2viDVDs0第20页/共198页21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1)VGsVGs(th)时,iD0,r
6、ds109对应曲线上VGsVGS(th),iD0,曲线上VGsVGs(th)的部分又可分成两个区域:a)下图红线左边称为可变电阻区.VGs一定时,iD随VDs线性变化,具有类似线性电阻的性质.VDs=0时的导通电阻Ron和VGs的关系如下式:第21页/共198页22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b)红线右边的区域称为恒流区,iD基本由VGs决定,如下式:5v4v3vVGs=2iDVDs0第22页/共198页23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由上式画出的曲线称为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下图:VGs(th)VGsiD0第23页/共198页24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注意注意:由于栅极和衬底之间被由于栅极和衬底之间被Si02绝缘
7、层隔离绝缘层隔离,故故MOS管的栅极电流很小管的栅极电流很小,通常忽略不计通常忽略不计.所以不必所以不必画画MOS管的输入特性曲线管的输入特性曲线.第24页/共198页25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3)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由N沟道增强型MOS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如下图:GDBS+Vi-+VddRdiD+-Vo第25页/共198页26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1)Vi=VGsVGs(th)且且VDs较大时较大时,MOS管工作于恒流区管工作于恒流区,ViiDVoVi继续增大继续增大,MOS管的导管的导 通电阻通电阻Ron变得很小变得很小,只要只要RDRon,则则 Vo=0v这时这时DS之间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之
8、间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4)MOS管的开关等效电路管的开关等效电路:详见详见P76图。图。第26页/共198页272.3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二极管与门 (P71)第27页/共198页282.3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二极管与门工作原理若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VDF=0.7v,则(1)A和B中有一个为低电平0v时,对应二极管导通,输出就为低电平(0.7v)。(2)只有当A和B同时为高电平3v时,两个二极管都导通,输出为高电平(3.7v)。第28页/共198页29二极管或门 二极管或门第29页/共198页30二极管或门 二极管或门工作原理 同样二极管的VDF=0.7v,则(1)A或B中有一
9、个输入高电平3.7v时,D1或D2导通,输出就是3v,为高电平。(2)仅当A、B都为低电平时,D1、D2均截止,输出为低电平(0v)。第30页/共198页31三极管非门(反相器)图 第31页/共198页32三极管反相器(非门)工作原理:P111的图即为三极管非门电路。实用反相器电路中,为保证在输入低电平时三极管可靠地截止,常采用图所示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系为:VA=0时,输出为高电平;VA=1时,输出为低电平,即逻辑非关系。第32页/共198页33三极管反相器(非门)图 第33页/共198页342.4TTL门电路 1.即晶体管即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电路。晶体管逻辑门电路。2.TTL门电路功
10、耗较大,只能制作中小门电路功耗较大,只能制作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规模的集成电路。3.按制造工艺不同按制造工艺不同,将将TTL门电路分为门电路分为:双极型和单极型两类。双极型和单极型两类。4.TTL是目前双极型是目前双极型IC中用的最多的一中用的最多的一种种.第34页/共198页35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116页)反相器是TTL门电路中电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图为74系列反相器的典型电路。设:VCC=5v,VIH=3.4v,VIL=0.2v开启电压:V0N=0.7v第35页/共198页36图图TTL反相器的典型电路 第36页/共198页37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
11、理简述如下:当VI=0.2v,T1必导通,VB1=0.9v,T2截止,Vc2为高电平,VE2为低电平,从而使T4导通、T5截 止,输 出 为 高 电 平,即 VI=VIL,VO=VoH。此时T1的临界饱和电流很小,由T2集电结很小的截止漏电流就可维持T1的饱和状态(详见黑板上的分析)。第37页/共198页38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VI=VIH=3.4v时,T1处于倒置工作状态(详见黑板上的分析),VCC通过R1和T1的集电结为T2提供基极电流,使T2、T5均导通,VB1被钳位于2.1v,T2导通后Vc2下降而VE2上升,必然使T4截止而T5导通,输出VO变为低电平VOL。即VI=VIH时,
12、VO=VOL,故电路实现了非逻辑运算,即VO=VI。第38页/共198页39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电路的特点:1)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极性相反的电压,故称这一级为倒相级;2)T4和T5的工作状态总相反,有效降低了输出级静态功耗并提高了驱动负载的能力。通常把这种形式的电路称为推拉式电路或图腾柱输出电路;第39页/共198页40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3)为确保T5饱和导通时T4可靠地截止,又在T4的发射极串入一个二极管D2;4)输入端的钳位二极管D1,既可以抑制输入端可能出现的负干扰脉冲,又可以防止输入电压为负时T1的发射极电流过大,起到保护T1的作用。第40页/共198页41反
13、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压传输特性即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P117图所示,分为四个区域:(1)截止区:AB段,VI0.6v,T2、T5截止,T4导通,故VO=VOH3.4v(2)线性区:BC段,0.7vVI1.3v,T2导通,T5截止,且T2工作于放大区,VO随VI的升高而线性下降。第41页/共198页42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3)转折区:CD段,VI1.4v,VB12.1v,T2和T5同时导通,T4截止,VO急剧下降为低电平,CD段中点对应电压为阈值VTH。(4)饱和区:DE段,VO降为低电平后,不再随VI的升高而变化,保持低电平。第42页/共198页43反相器的电路
14、结构和工作原理图图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第43页/共198页44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3输入端噪声容限在保证输出高、低电平基本不变或变化的大小不超过允许限度的条件下,输入电平允许波动的范围称为输入端噪声容限。下图给出了输入端噪声容限的示意图。(详见P82图)第44页/共198页45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输入端噪声容限示意图输入端噪声容限示意图第45页/共198页46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多级门电路互相连接时,前一级的输出即为后一级的输入。这就要求:前一级输出高电平的最小值不能小于后一级输 入 高 电 平 的 最 小 值(实 际 上 VOH(min)VIH(min
15、)。二者之差被定义为输入为高电平时的噪声容限:VNH=VOH(min)VIH(min)()即,在保持后一级输出低电平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其输入高电平允许波动的范围。第46页/共198页47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前一级输出低电平的最大值不能大于后一级输 入 低 电 平 的 最 大 值(实 际 上 VOL(max)VIL(max)。二者之差定义为输入为低电平时的噪声容限:VNL=VIL(max)VOL(max)()即,在保持后一级输出高电平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其输入低电平允许波动的范围。第47页/共198页48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74系列门电路的标准参数为:VOH(min)=2.4v,VIH
16、(min)=2.0v,VOL(max)=0.4v,VIL(max)=0.8v,故VNH=0.4v,VNL=0.4v。即,在两级连接时,为保证后一级输出低电平基本不变,前一级输出的高电平不能低于2V;为保证后一级输出高电平基本不变,前一级输出的低电平不能高于0.8V。实际上前级的VOH(min)=2.4v,VOL(max)=0.4v,都 有0.4V的容限。第48页/共198页49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1输入特性:即输入端的伏安特性只考虑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而不考虑某个中间值)时,TTL反相器可等效为图。第49页/共198页50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图
17、反相器的输入等效电图反相器的输入等效电路路 第50页/共198页51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当Vcc=5v,VI=VIL=0.2v时,IIL为:当VI=VIH=3.4v时,T1处于倒置工作状态由于倒置状态下的三极管的极小,故也很小,74系列门的40uA,故输入特性曲线如图所示。VBC10VBE10第51页/共198页52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图反相器的输入特性图反相器的输入特性 第52页/共198页53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2输出特性:即输出端的伏安特性(1)高电平输出特性,即输出高电平时输出端的伏安特性。此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高电平输出特性见图。第53页/共198页
18、54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图图 反相器反相器 高电平输出等效电路高电平输出等效电路 第54页/共198页55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图反相器高电平输出特性图反相器高电平输出特性 第55页/共198页56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说明:说明:1)较小时,较小时,T4工作在射极输出状态,其输工作在射极输出状态,其输 出端可等效为一个很小内阻的电压源;出端可等效为一个很小内阻的电压源;2)较大时,较大时,T4进入饱和区进入饱和区,VOH 随随 iL 线性线性 下降。下降。第56页/共198页57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2)低电平输出特性:即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端的伏安特性。等
19、效电路见图。低电平输出特性见图。第57页/共198页58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图反相器图反相器低电平输出等效电路低电平输出等效电路 第58页/共198页59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图图 反相器反相器低电平输出特性低电平输出特性第59页/共198页60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120页例说明了以下结论:在给定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下,74系列反相器可以驱动同类型反相器的最大数目为10,此数值称为门电路的扇出系数。(3)输入端负载特性:即输入端与地之间或者输入端与信号的低电平之间接入电阻RP时,VI随RP的变化关系曲线,如P122图所示。详见P122例。第60页/共198页61
20、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反相器的动态特性(脉冲工作状态下的特性)1传输延迟时间:输出电压波形滞后于输入电压波形的时间。(1)VO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记为tPLH;(2)VO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记为tPHL。第61页/共198页62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3)tPLH略大于tPHL。因为tPLH对应于T5由饱和跳变为截止,所需时间较长,产生传输延迟的原因:三极管(二极管)的开关时间及电路中的寄生电容所致。TTL反相器的动态电压波形见P123图。第62页/共198页63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图图反相器的动态电压波形反相器的动态电压波形第63页/共198页64TTL反相器的
21、动态特性2交流噪声容限门电路对于输入窄脉冲的噪声容限(1)为使输出状态发生变化,输入信号必须有足够的变化幅度和作用时间.(这是由于电路中存在三极管的开关时间和分布电容的充、放电过程。)(2)当输入信号为窄脉冲且脉冲宽度接近于tPHL和tPLH时,为使输出状态变化所需要的输入脉冲幅度远大于信号为直流时所需要的信号变化幅度。第64页/共198页65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3)在P124图中:(a)图中将输出高电平降至2.0v时输入正脉冲的幅度定义为正脉冲噪声容限。(b)图中,将输出低电平上升至0.8v时输入负脉冲的幅度定义为负脉冲噪声容限。第65页/共198页66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a)正脉冲
22、噪声容限(b)负脉冲噪声容限图图反相器的交流反相器的交流噪声容限噪声容限第66页/共198页67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3、电源的动态尖峰电流 指输入由10时刻,T5还没来得及退出饱和区,T4就开始导通,T4和T5在短时间内同时导通,电路中瞬时出现的较大电流(即为电源Vcc供出的电流)。(1)静态电源电流的计算:P125对图的分析计算,给出了 第67页/共198页68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图图3.5.23 TTL反相器电源电流的计算反相器电源电流的计算 (a)vOVOL 的情况的情况 (b)vOVOH的情况的情况第68页/共198页69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VIH3.4v,输出为低电平时的电源
23、电流计算公式:()V1L=0.2v时,输出为高电平时的电源电流计算公式:第69页/共198页70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2)动态电源电流的计算 Vo突然从01时,出现短时间内T4和T5同时导通,使电源电流出现尖峰脉冲,如P126图所示。此时电源电流的最大瞬时值为:ICCM=iC4+iB4+iB1=()第70页/共198页71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图图反相器的电源动态尖峰电流反相器的电源动态尖峰电流第71页/共198页72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3)考虑电源动态尖峰电流的影响后的电源电流平均值:()第72页/共198页73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4)电源尖峰电流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使电源的平均电流
24、增加了,且信号f越高,tPLH越长,平均值就越大。(电路功耗也越大)许多门电路同时转换状态时,电源的瞬时尖峰电流数值很大,此电流将通过电源线和地线以及电源的内阻形成系统内部的噪声源。第73页/共198页74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1其它门电路(1)TTL与非门与非门如P128图所示第74页/共198页75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图 与非门电路第75页/共198页76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 与非门工作原理:1)A、B中有一个为低电平0.2v,则T1必有一个发射结导通,使VB10.9v,T2、T5均截止,VO=VOH;2)只有当A、B同时为高电平,T2、T5同时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25、(VO=VOL)。故该电路实现了与非逻辑功能。(与非门输入电流的情况详见P129分析)第76页/共198页77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 图图(2)或非门 图第77页/共198页78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或非门工作原理:1)A和B中有一个为高电平时,T2或T2以及T5导通,输出为低电平;2)只有当A和B同时为低电平时,VB1和VB1都被钳位于0.9v,T2和T2以及T5均截止,输出为高电平。故(3)与或非门将图中每个输入端改为多发射极,如图所示,就得到与或非门电路。详见P130分析。第78页/共198页79其它类型的TTL门电路图 与或非门第79页/共198页80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4)异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章门 电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