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pptx
《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ppt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页/共77页2 一、国际货币体系含义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既包括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国际货币关系的法令条例、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也包括不具法律约束力的相关传统习惯和约定俗成。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国际货币体系概述第2页/共77页3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1.汇率制度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3.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4.国际货币事务的协调和管理第3页/共77页4三、国际货币体系类型国际货币国际货币 体系体系
2、按储备资产分按储备资产分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国际信用货币制度国际信用货币制度按汇率制度分按汇率制度分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按形成背景分按形成背景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第4页/共77页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时期 18161913年:典型金本位时期。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型金本位时期。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底20世纪70年代初。第三阶段:牙买加体系 1976年1月至今。第5页/共77页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以黄金作为
3、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第6页/共77页发展历程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第7页/共77页发展历程(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
4、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打算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黄金高度集中在美国、法国和英国,各国不可能恢复金币本位制。当时除美国实行金币本位,英国和法国实行金块本位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第8页/共77页发展历程(续)1929年开始,大萧条拉开序幕。在危机冲击下,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十国首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随后德国限制黄金流出,放弃金本位,各国随即怀疑英美能否确保其货币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出现了挤兑,英美被迫于1931年和1933年放弃金本位制。随后其他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至此,国际金本位崩溃。第9页/共77页发展历程(续)随后,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混乱时期,各国纷纷采取
5、竞争性贬值来扩大出口。期间,英美法先后建立了英镑区、美元区与法郎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它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第10页/共77页11金本位制1 金铸币本位制货币的含金量以法律形式固定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与输入第11页/共77页12金本位制的特征汇率固定汇率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收支调节价格铸币机制第12页/共77页 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
6、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造成的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第13页/共77页2、金块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准备,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符号(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u金块本位制的特点:v发行、流通银行券(以金块为发行准备),法定其含金量。v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也不流通金币。v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v可有条件兑换金块。第14页/共77页3、金汇兑本位制 又称虚金本位制。它将本国货币间接地与黄金联接。u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发行、流通银行券法定其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国外兑
7、换黄金。与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注意: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是残缺不全的(畸型的)金本位,因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破坏。第15页/共77页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主要原因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
8、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第16页/共77页17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 布雷顿森林会议 第二节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第17页/共77页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背景混乱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极为不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际,各国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建立新体系的两个方案:凯恩斯计划-英国怀特计划-美国第18页/共77页英美两国当时的实力对比英国:老牌的霸主,但两次世界大战使其经济遭受重创。然而,英镑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约40%的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美国:新的霸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
9、国家。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大半。最终怀特计划胜第19页/共77页建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第20页/共77页21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黄黄 金金 美美 元元 A国货币国货币 B国货币国货币 C国货币国货币.N国货币国货币第21页/共77页22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的决定确定美元金平价为1盎司黄金官价为35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以
10、黄金或美元表示各国汇率波幅为黄金平价上下1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可以兑换黄金 第22页/共77页23 2.建立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及其它有关规定构成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规定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 主要措施是由IMF向逆差国融资。第23页/共77页24 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 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美国黄金储备充裕,能够保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将黄金市场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三、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三、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第24页/共77页25 崩溃过程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外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所谓“新经
11、济政策”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其原因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其原因第25页/共77页崩溃的内在原因:制度缺陷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输出美元的唯一可持续的途径是持续逆差;持续的逆差必然导致美元贬值,美元持续贬值则无法维持其国际货
12、币的地位。输出美元与币值稳定构成两难。-特里芬难题第26页/共77页崩溃的外在原因除了其内在的制度缺陷导致其必然崩溃以外,还有其外在原因(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黄金储备源源外流1960年,其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不足以抵补当时210亿美元的流动债务(海外的沉淀美元),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1968年 3月,美国因越南战争黄金储备下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
13、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第27页/共77页崩溃的外在原因(续)(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加上石油危机,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同时,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巨大冲击。第28页/共77页崩溃的外在原因(续)(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
14、国普遍感到“美元荒”。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第29页/共77页30 1962197219621972年美元输出与黄金储备的变化年美元输出与黄金储备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第30页/共77页31 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同时,这种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极大的促进了国际
15、贸易的发展。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第31页/共77页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由11个主要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 至1976年1月,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第32页/共77页33一、牙买加体系
16、的特点 黄金非货币化 汇率制度多样化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国际收支调节方式与手段多样化第三节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第33页/共77页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1 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常态。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为促进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从2001年1月开始,连续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支付工具、储备资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欧元区、亚太区等经济体和国家也不得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本国经济衰退。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刺激了世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全球流动性
17、过剩,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产泡沫,全球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第34页/共77页2“美元悖论”现象更加突出。“美元悖论”是指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和各国美元储备资产持续增加并存的现象。3 美元主导下的“中心外围”架构逐渐形成。位于国际货币体系中心的美国获得了巨额铸币税,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着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其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国际主导性,可以轻易地将汇率风险和国际收支调节责任转嫁给其他国家,第35页/共77页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破解“特里芬难题”。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只是将原有矛盾进行适当分散,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5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有效约束国际储备货币的
18、发行数量。作为国际储备的主权国家货币都有滥发的可能。6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往往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支付带来不稳定因素。加大了遭到国际游资冲击的可能性。第36页/共77页7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导致金融危机频发。由于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汇率波动更加频繁和剧烈。汇率频繁波动,给国际金融市场留出投机空间,全球游资迅猛增长且流动日益频繁,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加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游资流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从而增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第37页/共77页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行机制难以适应经济全球
19、化发展,难以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第38页/共77页39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张1.恢复国际金本位制 2.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与货币体制集团化 3.设立汇率目标区4.建立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信用性国际清算手段 5.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上进行调整与改革6.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第39页/共77页40恢复国际金本位制在确定本位货币和储备货币上,法国经济学家吕埃夫(J.Rueff)主张恢复金本位制。他建议在提高金价以刺激黄金生产并保证世界黄金储备的增长的同时,必须废除美元的特权地位。金价提高后,美国可以用黄金兑换各国的美元,以后各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全部用黄金清算。第40页/共77页41英国学者哈罗德(R.H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国际货币 体系
限制150内